四年级班主任家访记录
一、成为学生的朋友。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高高在上的架子,在做“良师”时,别忘了做他们的益友。师生成为朋友,是有助于教育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当教育注重体验和心灵的息息相通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就能成为朋友。当成为朋友时,教师和学生之间就能消除彼此间的隔阂。
二、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最能感召学生的灵魂,让他们将信赖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我们应该十分注重尊重学生的情感,不断用人格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教育学生,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三、教师要欣赏学生,赞美学生。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受到别人的赞赏。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并及时表示欣赏之意,你的赏识使他们眼睛一亮,看到了成绩,看到了光明,也能大大增强学生的信心。学生渴望赏识,赏识导致成功,越是成功,能力越强,以至形成良性循环。作为教师,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它会给学生带来极大鼓舞,作为回应,学生会以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教师的赏识。
⑵ 【四年级下家访记录文档】四年级家访记录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四(1)家访记录
教师 赵梅
家访时间:4月9日
家访情况:经过下午的家访,我们了解到,李林阳主要由他爸爸负责他的学习生活。父母离异,她也是一个好动的学生,因父母离异造成绩不稳定,偏科现象。他也想积极要求进步。
李林阳同学在老师和家长面前表态,以后做到:遵守校规班规;上课认真听讲,不影响老师讲课;自习课提高效率,不讲话。努力学习。 结果:学生学习认真了,基本做到自己的保证内容,现在学习进步很大,已经名列班级11名。
家访时间 4月15日
家访对象 李巧
学生情况 :李巧是班上成绩中等的学生,活泼可爱,最大的问题是自习课不遵守纪律,好讲话,自控能力差,学习成绩无法提高,但天资比较聪明,是可塑之才。
家访心得 家访过程中,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时间:2011、4、22
学生:王飞虎
学生情况 基础比较差,胆小,课堂上很少举手发言,不懂也不敢问,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完成。
家访心得 通过家访,及时了解该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她即使不在学校,也能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
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家访记录表
时间:2011年4月28日
学生:李龙
学生情况 李龙在学习上成绩总是很不理想,平时的作业也是无从下
手,近期有不做作业的情况。
家访心得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一味地逃避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只有家校合作,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寻出解决之道,才是关键。该生其实在学习上还是存在进步的地方的,只是精力只有这些,家长应该多肯定他的进步,以积极引导为原则,不要一味责骂,使孩子失去信心。
时间:2011年5月4日
学生:张义云
学生情况 基础比较差,胆小,课堂上很少举手发言,不懂也不敢问, 但是本学期拖拉现象明显减少,进步还是可观的。
家访心得 上学期,该生学习上十分吃力,本学期好转了很多。由于
学生的妈妈十分努力,对孩子也很上心,孩子才会有这样的成绩。在家校联系本上,张旸的妈妈对于孩子每一项作业都检查十分认真,而对于默写之类的题目,在孩子默写后还让孩子认真逐个订正„„正是这种态度才造就了孩子的进步。
时间:2011、5、11
学生:徐国乔
学生情况 孩子总是一副成熟老成的样子,给人感觉颇有思想。可是作业拖拉,近期还经常带许多玩具到校,在上课时玩。
家访心得 孩子的变化与家庭情况有很大关联,家访过程中,我提到经常发现该生在放学后仍在马路边逗留,有时则在马路边的花坛上边做作业边玩,所以其学习习惯糟糕,作业速度慢。家长在了解了情况后,商量如何克服放学后孩子学习的监督之任。其实,只要细心,一定能有发现和收获。
时间:2011、5、18
学生:弋正雄
学生情况 基础比较差,作业不拖拉但总是乱做一通,学习很不理想。 家访心得 该生父母离异,没有人照管,平时家长关心少,发现问题则是总以打骂来教育。其实家庭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有人都教育他学习的目的,孩子怎么会懂得学习是为了什么呢?
时间:2011、5、25
学生:李盟鑫
学生情况 学习基础差,父母离异,靠着母亲生活,在班上纪律很好,但是学习上不自觉,有懒惰情况。
家访心得 单亲家庭的孩子,母亲的教育很关键。该生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是因为长期养成了边做作业边玩的习惯,在注意力上集中不够,长期如此导致了学习存在障碍,接着便出现了偷懒的情况。学校作业做得还不错,家作总是很差,连基础的题目也不愿意翻书动脑。只有从小养成习惯,出现问题及时纠正,才能帮助他端正学习态度。
时间:2011、5、27
学生:白富贵
学生情况 基础比较差,同学说他经常出入游戏厅,学习上不自觉,作业经常不完成,尤其是每次放假之后。
家访心得 该生的父母在菜场上做的小买卖,他是家中老幺,上面还有两个姐姐,所以父母对他是有求必应,对于他的学习的监督缺乏方法,所以在他耍了小聪明后,父母一次又一次选择的或者打一顿、或者讲番大道理,很容易相信他的保证。每次作业总是询问一句“做完了吗?”却不检查,所以才造成今天的局面。家访后,父母明确了监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家访对象:张仲伟
家访时间:2011年5月26日
家访目的: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不及时。并且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是自卑心理作怪?是盲目自负心理的原因?还是由于焦虑、抑郁、嫉妒或是逆反心理的缘故呢?不能任由这种学习状态继续下去,因此我决定进行家访。
家访内容:经过深入与该生妈妈交谈,基本摸清他的问题所在。父母都在菜市场工作,时间比较紧张,环境不适合小学生。父母把她放给年迈的奶奶照顾,老人家过于疼爱孩子,基本不过问其学习方面的事,长期以来造成学生对学习不重视,作业完成不及时。
针对这些情况,我采取以下措施帮助该生:
1、多与该生进行沟通,及时掌握她的想法,鼓励其扬长避短。
2、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多表扬,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3、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建议父母多抽点时间对其在学习方面进行关心,结合家校两方面的力量帮助转化。
家访效果:学生重拾学习的信心,决定下学期更加努力的学习。 家访对象:杨义梅
家访时间:2010年5月26日
家访目的:熟悉她的生活环境,了解她的学习情况,和她的父母进行沟通,取得彼此的信任,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家访内容:
杨义梅的话语不多,看到我似乎有些紧张,不是偶尔地看看自己的父亲就是总低着头。她的父亲看上去还算友好,一直滔滔不绝地说着。孩子的学习环境不错,自己拥有一间独立的书房。这样安逸的环境,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书柜里除了一些必备的工具书,其它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还是少了一些。她的父亲告诉我,孩子的基础不好,甚至很差。我说:“没关系,只要认识到就好。就让我们从新的一个学期开始,共同努力。”我看了这孩子的练字本,虽然字写得还不算漂亮,但从第一页往后看,确是一天一天在进步了。这就很好,他让我看到了希望。我说:“孩子,继续练好字,继续把《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背完,然后以一副饱满的姿态昂扬地迎接期末考试!”她笑了。我喜欢看孩子的笑容,也很容易被孩子的笑容感染。 家访效果:发现了学生更多的优点,对于更好的发掘其潜力奠定了基础。
心得:我深深地知道,要教好一个学生,要带好一个班级,仅有激情和爱心是远远不够的。
⑶ 家访美篇范文
老师家访,孩子新学期进步的起点
今天孙老师打电话来说要来家访,我挂断电话急忙让孩子收拾屋子,倒上茶水,摆好水果与瓜子,一切刚安排好,老师就进了家门。
三个老师(班主任兼英语老师孙老师,数学老师亢老师,语文老师韩老师)来到家中,女儿给老师打过招呼就去看书了,我与三个老师聊起来,孙老师与亢老师比较熟悉,韩老师是新调来的老师有点不熟悉。孙老师一看到朝欣桌子上好多书,一下子对书特别感兴趣,几个人围绕着书的话题高兴地聊起来。
孙老师一直说很佩服我,说我很关注教育,我说只是看了校信通的博客,才发现自己在孩子教育方面做得太欠缺,看了人家对孩子的教育的付出真是深感惭愧。所以还需多多学习,我让老师针对孩子的教育给我多提建议。
孙老师说:马上要开学了,让孩子开心的玩,多接触社会。到二年级以后,家长更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学会慢慢放手,三、四年级以后家长更要有个心理准备,孩子不会像一二年级经常考一百分,不是孩子退步了,而是学的知识越来越多了。
孙老师提的建议很好,我要积极配合,然后孙老师让我提出她们要配合怎么做填写到表上。我向老师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让老师多鼓励孩子,希望孩子更加活泼胆大,二是希望老师多督促孩子,使孩子更加认真,慢慢改掉小粗心的毛病。三是希望我们家长与老师经常沟通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我们互相沟通完毕,老师就匆匆告别,进行下一个家庭的家访,又要顶着烈日上路,真是让人肃然起敬。
去年老师家访时,我提出了希望老师让孩子养成独立写作业的好习惯,女儿这一方面确实做得很好。今年通过老师的家访,我们能很好的全面了解孩子在家校的两面性,女儿在家里可是活泼开朗,在校还是有点放不开,所以希望老师多多鼓励孩子。还有就是我们共同督促帮孩子改掉小粗心的毛病。
家校联手,为孩子营造出了更好的成长学习空间,使孩子更好的成长,老师的家访,是孩子新学期进步的起点。
⑷ 沟通的例子
小伟 (化名)是名小学四年级的男生。他很爱运动,并且活泼可爱,但在他妈妈眼中,小伟却是一个不敢和人交往的孩子。在上课时,小伟经常有意无意地捣乱,并对所有教过他的老师都表现出了一种难以理解的仇恨,他说自己尤其厌恶现在的语文老师的教育方法,这也是他经常在语文课上故意捣乱的原因。但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小伟的父母却并没有将他的思想情况与老师沟通,结果反让老师对小伟的异常表现更加反感。
案例分析:
教育心理专家与小伟沟通后,发现他是一个内心非常成熟、很有主见的孩子。在小伟的内心,他非常希望能通过校外的自主学习使自己的语文成绩有显著提高,好让老师对他另眼相看。
心理专家指出:
当孩子在学校因老师的管教而受到打击,表现出焦躁、愤恨的情绪时,家长不应急躁,既不能不问缘由对孩子横加斥责,也不能跟着孩子一起在背后数落老师的错误,这样都会使孩子在心里更加增长对老师的仇恨。家长应及时和老师沟通了解情况,在共同理解的前提下帮助孩子找回自信,也可以为他找一些锻炼的机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得到拓展。
家访 老师与家长零距离接触
学校和家庭的有效结合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而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的环境、家长的素质、教育方法都将对孩子思想道德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有责任发挥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方法传授给家长,使学生在家中受到良好的启发和科学的指导。基于这种考虑,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应运而生,近来,久违的“家访”也在我市的中小学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市教育局从5月开始启动的“万名教师家访活动”受到了老师、家长和学生的认可,这种零距离的沟通方式使家、校教育形成了合力。石老师针对这个学生进行了第四次家访,被家访的学生是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女孩子,刚升初中时,母亲解女士经常对孩子进行抱怨或责备,“供你吃供你穿,就不能得一个好成绩给我看吗?”、“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怎么总让我失望呢?”像这样的话总是挂在她的嘴上。孩子压力很大,学习也放不开。通过家访,石老师发现了孩子思想压力的真正源头,于是她耐心地告诉解女士,她的这种教育方式不正确,过多的责怪会给孩子更大的心理压力,对学习反而不利。适当的鼓励则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解女士茅塞顿开,接受了石老师的建议,开始调整自身的教育方式。一次数学考试中,女儿考的不理想,看着孩子胆怯的目光,解女士没有像平时一样抱怨责怪,而是耐心地告诉女儿:一次考试失败并不代表什么,只要努力学,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妈妈平时关心不够,也有责任,不怪你。平时内向倔强的孩子听到母亲的一席话后“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从那以后母女俩关系更加融洽,短短数月的时间,女孩成绩也快速地升了上来。家访中,石老师告诉女孩的父母:孩子在暑假的正常学习安排不要过于紧张,孩子的学习已经步入正轨,适当的放松和社会实践也是必要的。对此,两位家长不住地点头。谈到家访,其父亲孙先生表示,平日虽然担心孩子学校的各种情况,但也不好总到学校找老师询问,家访这种沟通方式,更能让家长深入了解孩子,从而达到更好教育目的,自己的孩子就是直接的受益者。
家长曹兆启是市健康小学二年一班学生曹某的爷爷,这个孩子一直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班主任李红把这家作为重点家访对象之一。谈到李老师到家里第一次家访的情景,曹爷爷说:“从未想到老师会来到我家进行家访。通过家访,老师对孩子家中的表现有了更深的了解,而家长也从老师的口中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样子,这样老师和家长更容易在教育上达成共识,更有助于这个家庭特殊的孩子的健康成长。”健康小学四年一班的学生刘子健的妈妈杨女士是个典型的“严母”,平日,无论孩子做什么,她都以“挖苦”“打击”为主导的教育方式。“你什么也不行”、“没有任何优点”是她的口头禅,连班主任姚远志老师通知要做家访时,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孩子一定犯错了。”孩子委屈的告诉她,自己是作为班级的特长生被家访时,杨女士还不屑地说:“声乐、钢琴都水平一般,这算什么特长生。”当姚老师真正到家里家访时,告诉她刘子健是班级的文艺骨干,性格开朗,很有组织能力的时候,杨女士困惑了,“他真的很优秀,我怎么平时不觉得呢?”姚老师经过与她沟通交流,终于让杨女士“开窍”了。杨女士告诉记者,正在努力改变自己,不再像以前一样限制孩子的自由发展,孩子可开心了,也越来越爱和自己沟通了,感到很开心。“我平日不习惯到学校找老师,是家访让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杨女士由衷的表示。
在没有成为教师之前,我认为一名好教师就是教学能手, 就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 但自从真正成为一名教师以后,我渐渐明白一名好教师不仅仅是教学能手, 还应当认识到与家长之间沟通的重要性,艺术地处理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但是,现在不少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都有一条还有待跨越的沟壑, 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遇到难题, 还是习惯性地把一切过错都推到家长身上,教师请家长到校不是交流、沟通,而是“告状”、甚至训斥, 家长对孩子的老师多多少少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惧意”,甚至是“敌意”,因此进而生出抵触情绪的也有很多。
那么, 教师应如何消除家长的“惧意” 、与家长之间如何进行沟通呢?
首先, 作为老师应当放下“架子”,有的老师可能要问, 老师有“架子”吗? 有的, 以我所见, 当我们面对学生家长时,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端起自已的“架子”,把家长也当成了学生, 这时家长也仿佛一下子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对老师也诚惶诚恐起来,为了孩子也只好“委曲求全”了。其实有很多学生家长都受到过良好的教育, 有的甚至是硕士、博士,但是他们在自己孩子的老师面前,有时侯完全就像一位小学生面对自己的老师。
记得有一位学生家长,在本单位是一位“叱咤风云”的领导,但当他面对孩子的老师, 被问及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时,他竟毫不犹豫地说“一切都听老师的”。当我与他开诚布公的谈起他孩子的教育问题并征求他的意见时,他竟然感动不已。后来他才坦然的告诉:自从孩子上学,由于孩子的成绩不好,自己从来就没少受过孩子老师的训斥,他说自己今生最惧怕的就是自己孩子的老师。我觉得这位家长的话可能对老师有一点误解,也肯定是出于一种无奈,但是他的话在现实生活中却非常具有代表性。这就说明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改正,那就是我们老师应当要放下“架子”,面对家长,我们应当少一些责备,多一些沟通,少一些吩咐,多一些建议。应当把学生家长当成朋友,诤友,和他们共同探讨对其孩子的教育,不能认为“我是老师,你就应该听我的。”
其次,作为家长,也应该拿出与老师沟通的诚意。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属于“抱大的一代”,有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投入的精力不够,在教育上总是一味的“迁就”孩子,认为只要给孩子穿好,吃好就行,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特别是对孩子独立性与良好习惯的培养方面更是如此。面对老师, 他们可能也认为老师说的不无道理,但就是不愿“委屈”一下自己的孩子,对于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总是虚与应付, 完全没有一点诚意,直到老师对其孩子丧失信心。另外,家长与老师由于教育方式、方法的分歧缺少一个和谐的沟通氛围,也容易产生一些难以沟通的障碍,这也很容易导致老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有看法,家长对老师的教育方法有意见,使得两者之间的沟通不能顺利进行,这样的沟通往往就会产生这样的场景:老师成了训话人,家长成了毫不相干的听众,两者都对对方“不以为然”。这就难免陷入沟通的死胡同。其实,任何沟通都需要诚意,老师与家长也不例外,如果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能够放下自己的“架子”,家长也拿出自己的沟通诚意,这样就容易统一意见,容易对孩子选择一种更加有效的教育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可避免老师讲一套,家长做一套,学生在两边应付而无所适从,或者干脆谁都不理的尴尬。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教育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
⑸ 小学四年级新接班班主任开学第一天应该做好哪些事!
作为班主任,开学第一天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好印象,以下这几件事必须要做好:
一、做好学生报名登记工作,记住学生姓名,摸清学生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可以让学生填写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一张照片、父母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身体状况等。一方面,班主任通过对学生的了解,能掌握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教育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班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为以后的一些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和家长联系、家访、填医疗保险等。
二、迅速调配好座位,稳定学生心理和情绪。
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坐上“好座”,可班里的“好座”是有限的,特别是一开始自由选择时,有的学生就已经占据“好座”,把他调走,学生肯定会闹情绪,有的甚至会哭鼻子叫屈。安排座位历来是学生、家长和教师最敏感的问题。
对此,首先,要教育学生,在学习上客观条件不是主要的,坐在第一桌和最后一桌都有成绩好的,也有成绩坏的,重要的是主观能动作用。
1、教育学生要有先人后己的思想,处处谦让,把好座位留给他人。
2、制定学生基本上能接受的分位方案;如:有缺陷的(如视力、听力不够正常的)优先,个子较矮的优先等。
3、要结合学科和小组活动特点。
4、让学生做好家长的解释工作。一旦坐定,若没有特殊原因不予调动。
三、选好班干部,发挥班干部的积极能动作用。
在班级建设中,班干部的作用非同一般。因此,班主任在选派办干部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扬民主。为真正选好班干部,班主任还要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第一,摸清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要全面了解,当过班干部的可优先。
第二,毛遂自荐,实行竞聘制,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在全体学生面前发表竞聘演讲,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民主选举,有利于调动学生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第三,实行试用制,凡有兴趣当学生干部的,班主任都应该给他们机会,在工作中根据能力决定任免;
第四,多鼓励,多培训,对班干部要多培养其信心和能力,经常培训他们怎样做才能当好班干部。这样既表明了班主任民主公正管理班级的态度,更为班集体形成良好的风气奠定了基础。
四、开好第一次班会,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在第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要对一学期的发展目标进行规划这是班主任的态度要诚恳,期望要真诚,要求要具体。同时班主任好要利用第一次班会,为学生明确本学期的发展目标,引导学生从思想深处对自我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鼓励他们不断向各自的目标迈进。
使班级运行有个良好的开端,同时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第一次劳动正是班主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大好时机,老师的一次劳动会感染学生的千百次劳动,身教胜于言教。在学生看来,他们会认为班主任平易近人,而这有利于树立班主任的威信。
还有第一次考勤等。总之,就是以你的形象吸引人,以你的魅力感染人,以你的威信慑服人,以你的情感亲和人。
五、班主任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班级公约》。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难成方圆。班主任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班级公约》使学生有“法”可依,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做到有“规”可依,班主任还要及时公布学生评比成绩,使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经常化、系统化。逐渐养成良好的各种习惯。
六、及时和家长沟通,开好家长座谈会,通过这个窗口进一步了解学生,形成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思想日趋复杂,我们要尽快地了解学生,融洽师生关系,因材施教,区别管理。除了直接对学生进行观察外,还要积极主动地接触家长,和家长联系,还可以开一次家长会,简单地向家长们介绍各科任教教师情况,然后开诚布公地表明自己的决心,本班的奋斗目标以及规约制度等。争取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5)四年级班主任家访记录扩展阅读
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一、以“亲”为主,以“勤”为辅。
“亲”就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和蔼可亲。一个好的班主任,他不会动辄发怒,而会耐心地给予教育和引导;当学生有异常表现或行为时,他能观察入微,及时地与学生谈心并帮助解决问题;当学生遭受挫折时,他能“扶”起学生,鼓励其树立坚定的意志和信心。
学生只有得到班主任的爱,才会向班主任倾吐自己的真情,特别是班中的“后进生”,他们最容易产生自卑感,班主任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更多的信任和更多的爱,必然会点燃他们奋发向上的火花。
二、抓住教育时机,促进学生发展。
抓住教育学生的“时机”,就是要求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和运用最适合的方法和手段,在最有效、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段对学生进行教育。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时间”这个客观条件,当教育学生的“时机”未到时,要善于等待;当“时机”来临时,要立即抓住;当“时机”已过,应善于迂回并创设、捕捉另外的“时机”。
孔子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次数学课上,我请学生99乘20进行简算。大家多高高的举起手,随后我请一个后进生来板演,他上来就用竖式计算,教室里哄堂大笑,我想这个同学本来就自卑,怕被人笑话,这下不更糟了?我得帮他!
我严肃地说:“你们还笑得出来?刘安然同学不但已经会用简算来计算这道题,而且还知道了老师后面要用竖式计算来验证一下我们这道题做的对不对,只是他还没说完,是这样吧?他点点头,眼里含着感激,教室里一片哗然。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班级管理,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产生良好的“时机效应”。
三、捕捉闪光点——鼓励上进
捕捉闪光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难免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这是班主任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别人看来,后进学生,不求上进,没有任何优点,我不那么认为。谁说他们没有优点?我班的霍少康每天为班级开门锁门,孙天朗为班级摆桌椅,吴凡主动收集同学们的矿泉水瓶,并给卖掉,把钱做班费……这是发现出来的,是表扬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