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首席教师
『壹』 沈阳市第四十中学的师资力量
沈阳市第四十中学学校有一个开拓、创新、民主、求实、团结的领导集体,校领导用爱岗敬业、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人格魁力和果敢、负责、内行的工作作风带领全体师教职工走向21世纪。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事业心强,年龄、知识结构合理。现有教职工149人,高级教师68人,省、市、区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学科带头人占50%,进修研究生学力或课程班的老师占一线教师占50%,获得国家级优秀课教师19人,省、市、区优秀课教师占80%。其中有多名市、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教师学历达标为100%。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学生总数1500余人。共有十个学科组,数学组为教育部优秀教研组,英语组、体育组为沈阳市优秀教研组。英语组董莉莉老师2013年被评为皇姑区首席教师。
『贰』 沈阳市第七中学的师资队伍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教师是立校之本,强校之魂,是学校持续发展和成功的要本保证。七中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追求卓越的理念、严谨务实的教风、无私奉献的精神,造就了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多年来,七中领导秉承“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发展人”的教师培养理念,为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成为享誉省市的名师专家。这支238人的优秀群体中,有全国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省、市学科带头人、市名师、市骨干教师、区名师、区首席教师等29人;有区级骨干教师58人,区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50人;有11人获得国家级优秀课,有32人获得省级优秀课;有46人获得市级优秀课,区级优秀课不计其数。“点亮一盏灯,照亮八方星”,在他们的带动下,练内功、求发展、讲奉献蔚然成风。面对激烈的竞争,七中人旗帜鲜明地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们注重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根据学生禀赋,个性特点,切实做到着眼全体,狠抓个别,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改正自身的不足,发挥自身的潜能,使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中考成绩连续十九年蝉联沈阳市第一。2004年在全市八万余名考生中,七中学生独揽全市中考前八名,创造了教育史上的神话。
『叁』 为什么人们热情地称基马尔为“首席教师
基马尔来就任总统的那天,一位自记者问他:“你已经拯救了祖国的命运,现在你准备干些什么呢?”基马尔回答:“战争结束了,人们便以为我们已达到目的。其实,这才是开始。现在我们真正的工作开始了!”
基马尔说的“真正的工作”,是指进行改革,振兴土耳其。他利用一切场合宣传教育的意义。当时,土耳其使用的是阿拉伯文字。这种文字难读难写,不适合记录土耳其语言,因此土耳其的文盲很多。基马尔和教师、学者在一起研究和制定了文字改革的方案,采用的是拉丁化新字母。他召开会议对新文字进行宣传,要求全国教师和政府官员尽快学会;每一个土耳其人,无论是农民,还是搬运工、船工,要把这看作是爱国的民族义务。他不仅宣传,还亲自教议员、部长们学会新字母。他巡视全国,随身携带黑板,在公园,在广场,在农村,在牧场教人们识读新字母。从此,人们便热情地称基马尔为“首席教师”。
『肆』 首席教师是什么意思名词解释
2000年9月,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率先倡导“首席教师制”,为教师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机制,为优秀教师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好学校的好教师必定是有特色的,好教师需要不断充实自己,需要用科学的态度和先进的理念研究教育教学,并把研究的成果付诸实践,好教师应成为“有理念的实践工作者”。
“首席教师”作为二附中的教师代表,他们都是有思想、有理念的,也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和不断创新的实践,才使得二附中有今天的地位和影响。
(4)沈阳首席教师扩展阅读:
中西部乡村中小学将设立“首席教师”岗位
教育部要求,首席教师候选人必须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育人成绩显著;具备较强的教研能力、组织能力;副高级职称以上,50周岁(含)以下,不含乡、镇中心校正职校领导;获得过市级以上教学成果奖、优秀教师、教学名师、教书育人楷模及特级教师等优先。
首席教师将承担所在乡村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参与所在县(市、区)、乡镇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发挥教育教学示范带动作用,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名师工作室,同时通过听课评课、示范课、专题讲座、师徒结对等方式,承担本乡镇青年教师培养、指导任务;引领、带动本乡镇或学区的教科研工作,任期内取得标志性成果。
岗位设置上,以乡镇(不含城关镇)或学区为单位,原则上中小学专任教师在100人以下的乡镇或学区,分别在中学和小学设立1个首席教师岗位;中小学专任教师100人以上、200人以下的乡镇或学区,分别在中学和小学设立2个首席教师岗位;中小学专任教师200人以上的乡镇或学区,分别在中学和小学设立3个首席教师岗位。
『伍』 首席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哪个级别高
这个首席教师是全体教师里的第一。还有学科带头人,只是本学科里的最好的佼佼者。所以说相对来讲,首席教师应该是比学科带头人的级别更高一些。
『陆』 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的师资力量
120中学现有教职工294人,其中专任教师277人,教辅人员17人;任课教师中本科以上236人,硕士以上教师80人,占总数的28.8%;教师中具有中学二级职称的教师80人,占总数的29%;具有中学一级职称的108人,占总数的39%;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89人,占总数的32%;特级教师2人。多年来学校坚持“一体两翼”的师训模式。一体就是教师发展学校 ;两翼就是专家培训和自我研训。2006年,学校成立了现有建制内的教师发展学校,全面负责全校的教师培训。其中,武月英、孔桂琴成为特级教师,高惠林、宋振田、马明阳、段晋明成为沈阳市名师,赵立强、孙丹等成为皇姑区首席教师。马明阳、汤永辉、于长虹等教师经常在全市教研活动中引领学科备课,徐芳、孟春华等多位教师成为沈阳市考试命题组成员,历史组被命名为沈阳市学科基地,经常有东三省兄弟学校来观摩数学组、化学组、外语组的教研活动。每学期学校都有近20多位教师在各级公开课比赛中获奖,百余人次参与各级各类论文评比并获奖。
『柒』 沈阳市童晖小学金山分校现有教师多少人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18
『捌』 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的首席教师
1.李安萍
女,汉族,1956年4月出生,1975年1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中教高级教师。校骨干教师。
主要工作业绩
在历届中考中,所任教的班级成绩保持了本届本学科最好成绩,平均分和及格率超区或单项超区。在地大附中做过24年的班主任或年级组长的工作,带过的班多数是优秀班集体。在做年级组长工作期间,工作勤奋踏实,坚持早来晚走,顺利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
主要学术成就
在《北京青年报》、《北京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几何画板实验通讯》、《友善用脑通讯》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文章。论文曾获得过全国三面向教育成果一等奖、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成果二等奖、第八届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成果一等奖、中国基础教育回顾与展望全国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北京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海淀区首届青年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二等奖、海淀区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等。与计算机教师合作出版了《少年电脑教程》一书。在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举办的友善用脑实验课做课评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主要荣誉奖项
曾获得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先进个人、北京市紫金杯优秀班主任一等奖、北京市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海淀区教育系统先进青年教师、海淀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个人、海淀区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海淀区教育系统优秀辅导员、海淀区优秀班主任、海淀区中学班主任带头人、海淀区中学骨干教师等称号。
2.马长水
男,汉族,1954年3月出生。1971年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校地理学科带头人、史地教研组组长。
主要工作业绩
从教40年来,热爱教育事业,治学态度严谨,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目的,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对学生的前途负责。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多年担任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教学方法独到,深受学生好评,所授课班级的地理学科高考、会考成绩优秀。
主要学术成就
在教学中勤于钻研,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坚持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具有崭新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中开展版图式、问题式和探究式教学,探索社会热点与学科的结合,深入研讨历年高考、会考的趋势和走向,形成了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主张用开放民主、张扬个性、学以致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现代人才。
主要荣誉奖项
近四十年来,由于持之以恒、孜孜不倦的对地理教学的深度探讨,教学效果十分显著。每年在地理高考和会考的辅导教学中均取得超市区平均分、及格率的优良成绩,并由此获得学校的表彰和奖励。被北京市海淀区批准为首批破格高级地理教师、校骨干教师、校学科带头人。在长期担任教研组长的工作中不仅很好的团结本组的教师积极参与教研和教改活动,而且以长期积累的教科研能力来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为本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做出贡献。
3.王玉萍
女,汉族,1968年10月出生,1990年7月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海淀区学科带头人,北京市级骨干教师。中共北京市海淀区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
现任,地大附中副校长、党支部委员,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英语兼职教研员、中心备课组成员、海淀区名师工作站英语组导师,《北京市高中办学条件标准细则研究项目》英语学科专家组成员。自2007年起,多次担任海淀区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英语学科评委和初中教师任职资格英语学科评委等。
主要工作业绩
潜心研究课堂教学,且成效显著。所任教班级2008年中考优秀率超区31个百分点。多次承担公开课任务,如09年承担校内公开课3节,区级公开课一节,并接待区内数名高二英语教师来校随堂听课一周。
多次承担区教材教法课或专题发言、专题讲座任务
多次为校内外教师指导公开课、研讨课等,如2007年4月-6月任备课组长,负责市级教师培训示范课的教学设计、试讲、研讨、实录、课后反思、反思总结等等;2007年12月为北师大(版)教材全国实验区经验交流研讨会指导一节研讨课。
多次参加区课改新教学实录活动,为校内外多位英语教师评课。
指导学校教科室带领教师认真开展“友善用脑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市级子课题的研究,提出“教学场”的观点和“时段教学”模式,有效推进了课题研究。
主要学术成就
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获海淀区一等奖、北京市一等奖和三等奖(含录像课)等。
英语教学论文曾获海淀区二等奖、友善用脑课题组二等奖、市“京研杯”征文二等奖、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论文一等奖、“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一等奖等。并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小学外语教学》2008年第4期发表文章。
课改论文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试验论文一等奖。
德育论文获第八届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展评活动特等奖。
校本课程《律法人生》获海淀区“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友善用脑实践研究文集》和《全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副主编。
主要荣誉奖项
海淀区中学创新教学管理优秀奖、海淀区教育科研管理创新奖,多次被评为海淀区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多次被评为校级以上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被授予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4.田军
男,汉族,1967年3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主要工作业绩
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教学第一线,从事高三数学教学十几年,在教学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总结出自己适合学生的独特教学方法,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绩。在历年高考中,所任教班级的数学成绩排名一直在区域的前列,受到学校和家长的好评。05年加盟地大附中任教后,开始历任高三文科数学教学。在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本校学生情况,潜心研究北京卷和考纲,帮助学生抓住高考试题的脉络。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在06、07、08、09年的高考中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主要学术研究
积极参加学校和区里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尤其是积极参与学校友善用脑的课题组活动,在教学中适时使用友善用脑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师生互动活跃,提高了课堂效率。积极撰写教学论文,《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在解高考题中运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初探》等文章获得一等奖。
主要荣誉奖项
曾获得:市和盟教学能手、市名教师、市优秀教师等荣誉;获得:本校学生心目中的十佳教师等光荣称号。
『玖』 沈阳市第一中学的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市教育专家1人,省特级教师2人,省优秀教师2人,市首席教师1人,市名师2人,市骨干教师8人,市区学科带头人、区名师、区首席教师、区优秀教师等近70人。学校有专任教师14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1人,一级以上职称教师111人,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学校拥有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教师42人,约占一线教师的29%。
『拾』 首席教师的介绍
2000年9月,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率先倡导“首席教师制”,为教师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机制,为优秀教师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