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闫书平老师

闫书平老师

发布时间: 2022-05-04 09:11:54

Ⅰ 过河 女主唱叫啥名

闫书平
闫书平,女,1963年10月生,汉族,黑龙江省龙江县人,大专毕业,现任吉林省民间艺术团一级演员,吉林省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理事,1987年8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吉林分会,任会员。1997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和“跨世纪优秀人才”称号并光荣地当选为第八届省政协委员。

闫书平于1979年考入黑龙江省龙江县艺术团,担任演员,1984年调入吉林省民间艺术团,1989年被评为省文化厅先进工作者;1993年又被评为“吉林省民主促进会先进工作者”;1997年被评为吉林省民间艺术团“五好职工”;2000年被文化厅评为“四大名旦”,2001年被省政府授予“省管专家”。

1983年,闫书平参加了黑龙江省二人转调演,她的二人转《叔嫂情》获得了一等奖,1984年又以此剧目代表黑龙江省参加了东北三省二人转汇演,获得表演一等奖。1984年调入吉林省民间艺术团。

1986年4月,二人转《猪八戒拱地》获全省中青年汇演表演二人转;

1986年4月,二人转《三调芭蕉扇》获全省二人转汇演综合二等奖;

1986年9月,二人转《猪八戒醉酒》获全国新曲(书)目比赛二等奖;

1986年12月,在东北三省艺术节上表演二人转《三调芭蕉扇》获表演一等奖;

1990年参加了电视剧《原野上的马车》的演出,获得了“飞天奖”优秀戏曲片奖;

1991年她也曾东渡日本,把二人转带到海外,表演单出头《老汉背妻》、二人转《夫妻串门》等剧目,得到日本友人的认可与欢迎;

1992年,在全省二人转新剧目推广会中她表演的二人转《王婆择婿》获综合演出一等奖;

1993年,二人转《丈夫的心》获全省二人转汇演表演一等奖;

1994年5月,二人转《西厢幽会》获得了全省二人转汇演表演一等奖;

同年11月,她带着剧目单出头《老汉背妻》参加了中国曲艺家协会举办的“九四曲艺荟萃大赛”,获得“雅集新人奖”;

1995年1月二人转《西厢幽会》在第二届全国二人转观摩演出中获得表演一等奖

1995年8月在第二届全国曲艺大赛中单出头《老汉背妻》获得了曲艺界最高奖——“牡丹杯”奖。

1996年她在央视春节晚会中主演的《过河》获得了当届“春兰杯我最喜爱的春节晚会节目评选”小品类三等奖

1997年初她在吉林电视台拍摄的十二集电视连续剧《关东吉普赛》中担任女主角;

1998年在全省十四届二人转汇演中单出头《出城进城》获得表演一等奖;

1999年吉林省第十五届二人转汇演比赛上,以一场二人转《盘丝洞》,她被评为“四大名旦”之首

2000年获得北京国际曲艺节最高奖——“牡丹奖”;

2002年1月被省政府授予“省管专家”;

2002年拍摄了戏曲片《完颜阿骨打》......

整理:张义

闫书平:艺术之路上演绎传奇人生

1996年央视春节晚会,小品《过河》得到了众口难调的观众们的认可,无论是老还是少,是干部还是百姓,都喜欢上了这个曲调婉转、节奏轻快的节目,剧中的人物也受到了好评,除了“浓缩的才是精品”高峰的扮演者潘长江之外,还有一个大姑娘那就是闫书平。8年过去了,观众对当年的这个大姑娘可能是记忆犹新,但是闫书平这个名字可能有很多人淡忘了......

这次见到闫书平笔者并没有辨认出来,但是听到她的声音便能肯定的确认:这个人就是闫书平!因为当年《过河》里那清脆的“你来问,我来答”的声音再让人熟悉不过了!现在的闫书平已经是吉林省民间艺术团的骨干,也可以说是顶梁柱,打扮起来还是非常年轻,也很有气质,她还有一个特点:和《过河》里的她一样,总是微笑,给人一种很容易相处的感觉!

●“糊里糊涂”与二人转结缘

1979年闫书平凭借自己的实力考入了黑龙江省龙江县艺术团,“当时我就是歌曲唱的好,对二人转也不是很了解,不知道什么是二人转。考入团里以后,团里组织学习,对二人转才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也从不知道什么叫二人转到爱上了二人转,对二人转情有独钟!”
由于闫书平突出的业务水平,她得到了团领导的重视, 1983年她参加了黑龙江省二人转调演,参演剧目是二人转《叔嫂情》,由于她的精彩表演获得了表演一等奖,也就是这次的调演给予了闫书平一个展现自己的好机会,在全省乃至东北可以说是小有名气。同时得到了吉林省民间艺术团老艺术家的青睐,沈阳曲艺团和吉林省民间艺术团先后要人。1984年,在她的考虑之后决定到吉林省民间艺术团继续深造,“那里是我学二人转以来一直向往的沃土!” 闫书平微笑的说到。

● “理所当然”成为大奖得主

当时的闫书平可以说是新人,但是她的功底深厚,经常参加重要演出,也在多次参赛中获奖:1986年4月,也就是闫书平来到吉林团的第2年,她表演的《猪八戒拱地》获得了全省中青年汇演表演二等奖;同年四月,二人转《三调芭蕉扇》获全省二人转汇演综合二等奖,同年十二月还是同样的剧目,在东北三省艺术节上获得表演一等奖;

1991年她也曾东渡日本,把二人转带到海外,表演单出头《老汉背妻》等剧目,得到日本友人的认可与欢迎;1994年5月,二人转《西厢幽会》获得了全省二人转汇演表演一等奖,此戏也于1995年1月在第二届全国二人转观摩演出中获得表演一等奖;1994年11月,她带着剧目单出头《老汉背妻》参加了中国曲艺家协会举办的“九四曲艺荟萃大赛”,获得“雅集新人奖”,也是同样的剧目,于1995年8月在第二届全国曲艺大赛中获得了曲艺界最高奖——“牡丹杯”奖。

让东北观众更深一层了解闫书平的是在1999年吉林省第十五届二人转汇演比赛上,以一场二人转《盘丝洞》的出色表演,她被评为“四大名旦”之首,与阎学晶、杨金华、周春燕齐名。

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在多年的时间里可以说是硕果累累,但是她不骄不躁,一直进取努力着,她是个有心人,经常细心揣摩二人转艺术的表演特点,苦练基本功。除了二人转, 她表演过的小品也被观众朋友所喜爱:她曾与黄宏录制了小品《歇后语大全》;在央视1993年春节晚会中与赵本山等共同合作,表演了小品《老拜年》,演唱了小帽《小拜年》,让二人转又一次的登上央视荧屏,让全国人民又一次知道到了东北民间艺术——二人转!

她也多次参加过多部电视剧的拍摄,1990年参加了电视剧《原野上的马车》的演出,获得了“飞天奖”优秀戏曲片奖;1997年初她在吉林电视台拍摄的十二集电视连续剧《关东吉普赛》中担任女主角;2002年拍摄了戏曲片《完颜阿骨打》,在剧中扮演女主角......

●“真心实意”与电视观众约会

大家真正知道闫书平可以说是从1996年央视春节晚会中《过河》开始的,当时的闫书平在二人转界可以说是很有名气了,潘长江和作者崔凯一致认为闫书平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经过导演的多次敲定、经过一个月的精心彩排,《过河》终于上台。成功的表演证明了这个选择的正确性,也证明了闫书平艺术造诣的高深。这个节目名为歌舞小品,但其实是二人转的拓展,运用了二人转里非常好听的“羊调”等曲牌,得到男女老少的欣赏和喜欢。所以这个节目获得了当届“春兰杯我最喜爱的春节晚会节目评选”小品类三等奖。迄今为止这个艺术高峰尚未被人夺取,如今还是观众百看不厌的节目。

这次表演也算得上是闫书平真心实意地与全国观众在春节的一次“约会”,她有这个实力与全国观众见面、等待着全国观众的认可。这个节目则是她送给观众的“见面礼”。

●“无怨无悔”为农民送戏

到了吉林省民间艺术团,就要随团下乡演出,每年7、8、9月份都要坚持送戏下乡,条件是相当的艰苦,闫书平说到:“我们到那里都是住学校,睡教室。由于在农村,夏天傍晚下过雨,桌子上都是蛤蟆,吓得我们直叫;有时候还水土不服,经常生病。很多都是年纪轻轻的大姑娘,都把青春奉献给了二人转!但是看到农民们渴望的神情我们每一个演员都无怨无悔!”
“这么艰苦的条件你流过泪吗?”笔者问到。

“当然,比如生病的时候,挂点滴的时候,都在想,想为什么要来到乡下,为什么要唱戏?!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很多机会不去选择,偏偏选择二人转!连自己都不解。但是就是为了这门艺术,已经做了就要做到底,为自己负责,为喜欢我的广大观众负责!”一番朴实的话说到了演员的心里,总是微笑的闫书平现在略显严肃起来。这就是演员的责任心所在吧。

●“心平气和”演绎着精彩人生

闫书平性格平和,为人处事低调而且不张扬,她那心平气和的优雅气质显得平易近人,这也可能是她从艺的“秘方”,正是这个“秘方”造就了一位难得的二人转表演艺术家!多年来,闫书平一直活跃在二人转舞台,而且在实践中她十分注意向京剧、黄梅戏、民歌、舞蹈等艺术形式吸取营养,博采众长,溶入二人转的表演艺术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2000年她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栏目的录制,表演单出头《老汉背妻》,录制完成后导演汪文华当即从座位上跳了起来,拍手叫好,从此打破了二人转不能登上《曲苑杂坛》的历史

俗话说:“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闫书平的艺术生涯足以体现这句话的深刻内涵,看过她作品的观众都有同感:“这位演员无论是演还是唱都非常出色!” 闫老师从当年“糊里糊涂”地结缘二人转到今天艺术成就的硕果累累,从当年一个不知道什么是二人转的小小姑娘,到今天的国家一级演员,多年以来,闫书平创造了她人生中乃至二人转界一个又一个的传奇,相信她对事业和艺术永不言败的执着精神会演绎出更辉煌的传奇人生!

Ⅱ 郑桂云的主要成就

2008年,晋级为国家一级演员。
2002年3月8日,郑桂云老师及其爱人创建了“郑桂云二人转艺术学校”,意在培养出更多二人转表演人才,弘扬民族文化,使传统的老腔老调得到继承和发展。
建校至今,学校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二人转表演人才。并吸引了吉林省的乡村频道的《农村俱乐部》栏目到访。
著名二人转曲作家那炳晨老师,著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郑淑云、韩子平、董玮,《过河》中与潘长江搭档的闫书平老师都曾来校莅临指导。其中,郑淑云老师常亲自来访,教授学生二人转基本功。
著名演员王小利(《乡村爱情》中刘能扮演者)也曾来校参观访问。
2005年春晚《明日之星》的演员魏三,也多次来校指导。
郑桂云老师秉承“德艺双馨,艺无止境”的宗旨,不仅育才,更育人。
郑桂云二人转艺术学校学制为两年,首年为学习期,次年为深造期。主要教受说学逗唱等二人转基本功。学校内自设舞台,每周表演,使学生们得到实践,并在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
郑桂云二人转艺术学校常年招生。地址:吉林省梅河口市黑山头乡志强村 郑桂云二人转艺术学校

Ⅲ 二人转演员闫淑萍多大年龄

闫淑萍老师是个人最喜欢的二人转女艺术家,她1963年生人,今年53岁了,她现在是长春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副院长。

Ⅳ 这是什么二人转不要土豆那个、要清楚地有字幕的

对不起朋友 这不是二人转 我们东北二人转没有这打扮!!这些垃圾是披着二人转的外衣 嘴里却不是唱二人转 而是满嘴的喷粪。如果朋友想听真正的二人转 请搜索:韩子平 董玮 董孝芳 秦志平 闫书平 董振武 孙晓丽 尹为民。。。真正的二人转南方人是不爱听的 但是我们东北地方人很爱听 就像山东的越剧 我们也不爱听。某些人打着发展二人转的名义去演出 有些根本不会唱的也来演出 节目名字是二人转 可嘴里说的是荤口 甚至粗口 很可耻!因为南方人没听过二人转 所以当这些荤口二人转传到南方的时候 都以为东北二人转是这样?这么低俗?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二人转 想听二人转 按我上面的演员名字搜索 就可以听到了。分辨真假二人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如果说口和杂耍一类的 超过了演唱的四分之一 那么就肯定是假的二人转。。。对不起 上面的董振武发错了 应该是徐振武 是韩子平老师的徒弟

Ⅳ 东北三省二人转有什么差异辽宁,吉林,黑龙江的都有什么不同

二人转是扎根在东北人民的心里的艺术形式,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一说。大体有东西南北四派之分,
黑龙江二人转,亦称北派,沿袭民间乡土气息,老腔老调,韵味十足。以梁子戏为主,曲牌运用较多,规整,转接富于变化,比如《西厢》就有多个版本。北派艺人多以“云遮月”嗓音为主,发声位置似乎靠后,高亢略带沧桑,苦情戏感染力强。发祥地海伦县。
代表人物:白玲 王文轩 ,张志霞 朱玉臣 ,石桂琴,孟丽君 王文臣等老师。赵晓波老师的二人转可能由于声线因素似乎不是纯粹北派,但曲调仍为北派,唱腔很据个人魅力。
吉林二人转亦称东派,除了郑桂云等少数老师有老腔调味道以外,多以改良曲调的谱子戏为主,”吉剧式二人转'’“民歌式二人转”,唱腔华丽,男嗓温润,女嗓尖亮,发声位置似乎靠前,很少唱苦情戏。发祥地梨树县。

代表人物:高茹 秦志平,郑淑云 韩子平等,其它还有徐振武,董宝贵,佟长江,孙忠洪,董玮,闫书平,闫学晶等。
辽宁二人转亦称南派,纯正、优美、字重、腔清、干板夺字是南派二人转的精华所在,也很板正。重说口,三节板, 发祥地黑山县。

代表人物:李秀媛,包玉梅 吴艳秋 孙小喜 张桂兰 刘景文 李桂芬
西派,以讲板头为特点,其他不大清楚了

热点内容
污水生物除臭 发布:2025-04-29 13:52:08 浏览:257
三年级语文资料 发布:2025-04-29 13:13:37 浏览:761
物理卷pv 发布:2025-04-29 12:28:19 浏览:54
三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表 发布:2025-04-29 11:38:35 浏览:466
5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4-29 11:26:02 浏览:21
贵阳典石外教学校 发布:2025-04-29 11:15:20 浏览:291
三年级数学上册书 发布:2025-04-29 10:43:18 浏览:604
醉酒后吃什么好 发布:2025-04-29 10:36:30 浏览:979
全国英语4级 发布:2025-04-29 10:20:27 浏览:509
数学自命题 发布:2025-04-29 09:22:43 浏览: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