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扬老师
1. 周总理每天工作多少时间200字
周总理的工作时间
如1974年1至5月的139天里
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9天
每天工作15至18小时——74天
每天工作19至23小时——38天
每天连续工作24小时——5天
其余13天,每天工作少于12小时
周总理是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活活累死的。现在我们知道什么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总理的十条家规
1、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
2、来者一律住招待所;
3、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
4、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
5、不许请客送礼;
6、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
7、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
8、生活要艰苦朴素;
9、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
10、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周总理夫妇每月工资748.3元,积蓄超过5000元,都交party费。周总理去世后,家庭全部存款5100元周恩来,字翔宇,1898年出生于江苏淮安。祖籍浙江绍兴,据说与鲁迅(周树人)是本家。少年时便随家南北飘泊,见识广博。1917年东渡日本求学,在日本思想界空前活跃的这一时期,他开始思考社会革命问题,并阅读了幸德秋水等人所著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
1919年春,周恩来得知南开学校设大学部,便返回天津,入南开大学文科。在五四运动中,他是天津学生运动的主要领导之一。
1920年11月,周恩来赴法国勤工俭学,在巴黎遇到越籍法共负责人胡志明,听他介绍了共产主义思想。翌年他由李大钊派去的张申府、刘清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他又发起组织中共旅欧党团组织。
周恩来于1924年9月回国,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后为主任),并兼中共两广区委军事部长。他根据法、俄革命经验,在国民革命军中创建了许多全新的制度,成为中国军队中革命政治工作的最早开拓者。作为蒋介石嫡系的国民党早期黄埔生,也都属于周恩来的学生,后来见面还都以“周主任”、“周老师”相称并执弟子礼。
在1927年夏的紧要关头,周恩来组织中共能掌握的2万军队于南昌起义,并担任前委书记,他当之无愧地是人民军队最早的创始人。
1927年至1931年,周恩来实际上主持中共中央日常工作,他是党的白区工作的政策制定者、秘密保卫工作的创建者。顾顺章叛变事件后,周恩来转移到中央苏区,任中央局书记。斯大林曾希望他担任中共最高领导,周恩来却自认为不适合当第一把手。在长征途中,于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他拥护毛泽东领导全党,自己此后几十年间一直自愿担任辅佐。
抗日战争期间,周恩来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主持统战工作,并兼管秘密战线的斗争。1946年回延安后,他作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伴随毛泽东转战陕北,并协助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如今档案馆中留存的当时军委的指示电,基本都是毛、周二人的笔迹。
全国解放后,“周副主席”的称呼改为“周总理”,是共和国的总管家,担子之重,事务之繁,无人能比。周恩来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日理万机,尤其是在“文革”的动乱中独撑大局。1976年1月去世时,亿万人闻哀乐而泪下,自发悼念之隆重,应叹古今无双。
2. 哪些明星是回族
影视界的有李默然,李明启,达式常,王刚,马德华,蔡明,买红妹,洪剑涛,海连池(饰沧娃),韩再峰(饰《林海雪员》杨子荣),何麟(曾主演南昌起义),洪宇宙(三国演义周瑜的扮演者),陈建斌(乔家大院 主演).
在娱乐界的有王静(王刚之妹,女高音歌唱家),蔡国庆,回乐队队员之一 沙沙(全国少数民族模特大赛亚军),赵本山夫人,满江,沙宝亮,马天宇,马德华,蔡明
3. 关于周恩来
周总理的故事
飞机遇险的时候
1946年1月,周恩来同志从延安乘飞机去重庆。同行的除了工作人员,还有叶挺的女儿小扬眉,她才11岁。
飞机飞得又快又稳。透过云层,可以看到积雪的山峰层层叠叠,好像波涛汹涌的大海。突然,飞机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而且越结越厚。不大一会儿,机身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飞机像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往下坠,还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情况十分严重。机长命令机械师打开舱门,把行李一件一件往下扔,好减轻飞机的重量,还要大家背上降落伞包,做好跳伞的准备。
大家正忙着,忽然听到小女孩的哭声。周恩来同志立刻站起来,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几步跨到小女孩面前。原来小扬眉的座位上没有降落伞包,她急得哭了。周恩来同志马上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扬眉背上,还亲切地鼓励她说:“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强,同困难和危险做斗争!”
大家看到周恩来同志不顾自己的安危,把伞包让给了小扬眉,都要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就在这时候,飞机冲出了寒流的包围。在阳光的照射下,冰甲开始融化了,整块整块的冰哗哗地往下掉。飞机渐渐升高了,继续快速平稳地向前飞行。“咱们脱险啦!”机舱里一片欢腾。
周总理的睡衣
邓妈妈七十多岁了。她戴着花镜,安详地坐在椅子上,给敬爱的周总理补睡衣。睡衣上已经有好几个补丁了。这一回,邓妈妈又穿上了线,右手捏着针略略抬起,左手在熟练地打结。她是多么认真啊。
一位年轻的护士,双手捧着这件睡衣,望着补丁上又匀又细的针脚,眼睛湿润了。
在她们面前的小凳子上,摆着个针线包。这个绣着红五星的针线包特别引人注目。它是多年来周总理和邓妈妈随身带着的。是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就带在身边,一直带到北京来的呢?是从延安窑洞,从重庆红岩,还是从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
周恩来的故事 —— 三次付饭费
那是周恩来总理陪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杭州的事
这天下午周总理就要离开杭州了。几天来随行人员十分辛苦,周总理就吩咐秘书说:“今天中午,我请大家到楼外楼去吃便饭。”
楼外楼菜馆的经理、厨师和服务员一听到周总理要来请客的消息,都非常兴奋。服务员忙着把面临西湖的餐厅打扫得窗明几净,经理和厨师忙着商量菜单。 11 时左右,周总理和随行人员谈笑风生地踱过西冷桥,漫步白堤,来到了楼外楼。席间,他热情地与随行人员一一碰杯,感谢他们辛苦地完成了这次接待任务,并向北京来的同志一一介绍杭州名菜:这是活杀活烧的西湖醋鱼,这是产自西湖的油爆大虾,这是叫化子鸡,都是北京人难得吃到的西湖佳肴。当周总理看到服务员端上一盘盘他最喜爱的家乡菜时,一边举筷品尝,一边又向大家介绍说:“好久没有吃到家乡菜了,大家也来尝尝,这是绍兴霉干菜蒸肉,豆芽菜,霉千张,味道不错的嘛 ! ”吃得大家兴高采烈。
饭后,周总理叫秘书去结账。省里同志出来阻拦说:“不必总理付了,由我们地方报销吧 ! ”周总理听了说:“今天我请大家,当然由我付钱啰!”店里 经理知道周总理的脾气,若不收钱,总理会生气的,就收了 10 元钱。谁知周 总理又不肯,当即对旁边一位姓姜的服务员说:“这许多菜 10 元钱怎么够呢 ? 一定要按牌价收足。”经理和厨师商量了一下,又收了 5 元钱。不料,又被周 总理看到,生气地说:“谁请客吃饭谁付钱。总理请客吃饭,也要和一般顾客 一样付钱嘛 ! ”楼外楼经理没办法,只好又收了 5 元钱。这样共收了 20 元钱。
哪里晓得过了 1 个小时后,笕桥机场给楼外楼经理打来了电话,说周总理临上飞机前留下 10 元钱,付中午的饭费。楼外楼经理和职工们捧着这 30 元钱,都深深地为总理的这种廉洁奉公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大家商量了一下,只有按总理的吩咐去做,当即把当天午餐的饭菜,按照牌价单仔细算了一下,总共 19 元 5 角,和普通顾客一样结了账,并给周总理写了份详细报 告,附上清单和多余的 10 元 5 角,寄给北京国务院周总理办公室。
4. 请老师帮我女儿起个名字 明天办户口急用
"玉洁"很不错,取意于"冰清玉洁"吧?下面的几个名字可供参考:
可馨
诗雅
乃菁
欣然
5. 周恩来学文还是学理
周总理的最高学历是南开学校大学部(即南开大学)文科
附:周恩来的求学历程:
周恩来五岁启蒙,进家塾读书。随着居住地的迁徙,曾在外祖父万家、嗣母陈家、表舅龚荫荪家的家塾读过书。在十二岁之前,已经学习了四书五经的一些篇章,阅读了外祖父家的大量藏书,初步接触到一些新思想和时事政治知识。一九一○年春,周恩来随堂伯父周贻谦远赴辽东,入银岗书院(在今辽宁省铁岭县)读书。同年秋,移居伯父周贻赓家,入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后改名为东关模范学校,在今辽宁省沈阳市)丁班学习。在校两年,“肆力学科,兼好读散文小说及新闻杂志”,各课成绩都名列前茅,作文尤受老师、同学赞许。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也是在此期间的一次修身课上回答老师的提问时说的。
一九一三年春,周恩来随伯父周贻赓搬到天津。曾在父亲周劭纲陪同下去北京报考清华学校,却因为是南方人被歧视未予录取。返津后,周恩来在大泽英文、算学补习学校补习了三个多月的英文。八月十六日,考取南开学校,十九日报到入学,编入己三班(以后改为丁二班)。南开学校是仿照欧美近代教育制度开办的,学制四年,相当于中等学校。主科有国文、英文、数学(包括代数、几何、三角)三门,每年都有,英文课每周都有十小时;次科有物理、化学、中国史地、西洋史地、生物、法制、体操等;从二年级起,除国文和中国史地外,各科都用英文课本;三年级起,就要求学生阅读英文原著小说。各门课程每月考试一次,期末有大考,留级和淘汰的都不少。周恩来入学初期,国文成绩“早露头角”而“英文非佳”,经发奋攻读,很快赶上,各科成绩均优。入学的第二年,由于他品学兼优,经教师推荐,学校破例免除他的学杂费,成为当时南开学校少有的免费学生。一九一七年六月二十六日,周恩来参加南开学校第十次毕业典礼,获国文最佳奖,并代表毕业同学致答辞。以平均分数八十九点七二的成绩毕业。《毕业同学录》中对评价周恩来:“君家贫,处境最艰,学费时不济,而独于万苦千难中多才多艺”,“善演说,能文章,工行书”,“长于数学”,“毕业成绩仍属最优”。
关于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天津南开学校读书的情况,都有大量的原始档案资料予以证明。例如,目前保留下来的周恩来最早的文章《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被评为甲等作文,在奉天省教育品展览会上展出,并作为范文先后收入《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上海进步书局出版的《学校国文成绩》和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中学生国文成绩精华》等书中。关于周恩来在南开学校的国文、习字、速算、演说等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记载,都能在当时出版的《校风》、《敬业》等刊物上查到,不可能是后来为了某种特殊需要再编造出来的。所谓宣传拔高、夸大的说法是不能够成立的。
一九一七年九月,周恩来在师友、同学的帮助下,东渡日本留学。十月,入日本东京神田区东亚高等预备学校补习日文,准备报考官费。周恩来在日本留下的《入学愿书》和《履历书》就是上这所学校时填写的。一九一八年三月四日至六日,周恩来参加了东京高等师范的入学考试,共考日语、数学、地理、历史、英语、物理、化学、博物八科,还进行了口试,结果没有被录取。七月二日、三日投考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又因日文成绩不理想,未被录取。两次考试失利,周恩来心中难堪异常。那么,聪明非凡的周恩来为什么没能考上大学呢?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对时政和社会问题投入了过多的精力,在他的日记中记录了大量的这方面的情况。尤其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国内反段祺瑞卖国运动的兴起,使关心政治的周恩来无法静下心来读书。和他一起出国的同学对他不理解,认为他没有摆正主次关系,周恩来还和他们发生过激烈的争吵。此外,他的经济状况十分恶劣,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连租房的钱也没有,吃饭都成问题,靠朋友接济勉强维持。家庭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他,母亲万氏过世多年无钱下葬长期厝在庙里,父亲收入微薄无力供养他读书,八叔父在久病中凄然告别人世,两个弟弟的日子在艰难中苦熬,淮安老家更加衰败。这哪能不影响他的学习呢?
一九一九年三月,周恩来得知南开学校即将创办大学部的消息后,决定回国学习。临行前,他把《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书赠给南开同学张鸿诰,在附言中表示:“返国图他兴。”回国后不久五四运动爆发,周恩来全力参加运动,并且逐步成为运动的领导核心,九月十六日觉悟社成立。在此前后,九月八日,周恩来注册入学,学号是六十二号,进南开学校大学部文科学习;九月二十五日,周恩来出席南开学校大学部的开学典礼,大学部设文、理、商三科,学制四年,学生共九十六人,教师十七人,周恩来为该部的第一届文科学生。稍后不久,大学部决定改名南开大学,并在十一月二十五日召开南开大学成立大会。周恩来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南开大学的第一期学生。这就是周恩来提到的“名义上进了大学一年级”。为什么说“名义上”呢?因为周恩来当时领导学生运动,“没有好好读书”,一九二○年一月二十九日,周恩来等四人领导天津各校学生数千人赴直隶省公署请愿,竟被拘捕。羁押期间,周恩来被南开大学开除,他的学籍直到西安事变之后才由校长张伯苓亲自宣布恢复。南开大学是周恩来以正式在校生身份就读过的唯一的高等院校,这一身份最多也只有四个月的时间。
一九二○年七月,周恩来出狱。为进一步探求救国真理,经南开学校创办人严修推荐和资助,周恩来决定到资本主义的发源地——欧洲留学考察,从一九二○年十一月到一九二四年七月回国,周恩来在欧洲度过了四年的岁月。他先后到过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所谓留过学,但是从来没有进过这些国家的大学之门”(周恩来语)。一九二一年一月,周恩来准备投考英国的爱丁堡大学,因入学考试在秋天,他在法国巴黎的阿利昂法语学校补习法文,后又转到法国中部的布卢瓦镇继续学习法文,还在雷诺汽车厂做过工。但是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迫使他投入到火热的革命斗争之中。特别是一九二一年春,周恩来经张申府、刘清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八个发起组之一的巴黎共产主义小组。从这时起,他开始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也就是说,他自己主观上已经不准备象普通的学生那样考个大学,安安稳稳读三四年,然后找个谋生的工作。象张若名,后来不问政治,一门心思在象牙塔里苦读,获得博士学位,但周恩来没有走这条路。他没有参加爱丁堡大学的入学考试,此后也没有报考过其他高等院校,他的学生时代无形中划上了句号。他参加领导了争取勤工俭学学生到里昂中法大学入学的运动,参加筹建、领导青年团旅欧支部,他撰写了大量通讯寄回国内,介绍欧洲情况。他把“研究主义”放在第一位,深入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周恩来在欧洲四年,没有弄到一纸文凭,在有些人眼里简直是“虚度光阴,自暴自弃”,但是事实证明,他的抉择无疑是正确的。如果周恩来当时象张若名那样选择读书,那么中国或许会多一个无足轻重的博士,又会少一个举足轻重的领袖。
周恩来的学历只能算大学肆业,但是如果我们以此作为证据来怀疑周恩来的学识水平,只能证明我们自己的浅薄无知和趋炎附势。我们都应该知道一个最浅显的道理,学历和能力之间并不是总能划上等号的。周恩来在实践中学习,在革命工作中学习,提倡“活到老,学到老”,他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而独特的贡献,这都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他决不是一个自谦的什么“中等知识分子”,而是具有真才实学的大学问家。比起现在那些学历随着职务长的庸官俗人,周恩来的中学毕业生的学历显得那样沉甸甸,也不知那些头戴博士桂冠的人有几个自认为在学识上、能力上超过了周恩来。至于说到周恩来因为自己的学历低从而压制有本事的人,更是无稽之谈。建国以后,党内高层在知识分子政策上意见不尽一致,但周恩来是始终如一地尊重和信任知识分子的,钱学森、李四光都是在他的精神感召下回国的,这样的事例实在太多。
6. 周恩来的事迹
周恩来的故事大全篇一
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妓?”不少人纳闷:怎么提这种问题?大家都关注周总理怎样回答。周总理肯定地说:“有!” 全场哗然,议论纷纷。周总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补充说了一句:“中国的妓在我国台湾省。”顿时掌声雷动。
中国大陆解放以后封闭了内地所有的妓院,原来的妓经过改造都已经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位记者想:问“中国有没有妓”这个问题,你周恩来一定会说“没有”。一旦你真的这样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会紧接着说“台湾有妓”,这个时候你总不能说“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周总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俩,这样回答既识破了分裂中国领土的险恶用心。
周恩来的故事大全篇二
外国记者问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
这位记者的用意是把中国人比作牛马,和牲口走一样的路。如果你真的从“马路”这种叫法的来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确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周总理把“马路”的“马”解释成马克思主义,恐怕是这位记者始料不及的。
周恩来的故事大全篇三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周恩来的故事大全篇四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时,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周恩来的故事大全篇五
一个西方记者说:“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 l元、5角、2角、 l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6)刘清扬老师扩展阅读
主要贡献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创建革命统一战线、创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立了不朽功勋。
2、在大革命中,他出色领导了国民革命军军政工作、广东地方政权工作、震惊中外的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成为我们党最早认识武装斗争重要性和最早从事军事工作的领导人之一。
3、周恩来在“文革”时期对党和国家的巨大贡献“文化大革命”时期是周恩来生命的最后十年,他所遇到的艰难困苦,超过了过去任何时期。他既要竭力进行党和国家的正常工作,又要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也要以坚强的革命毅力忍受恶性癌症的痛苦,最后为共产主义事业鞠躬尽瘁。周恩来的最后十年,是他一生中最光辉的十年!
4、敬爱的周总理保护大庆油田的举动震慑了“四人帮”一伙围剿破坏大庆的嚣张气焰,给处在困境中的大庆广大干部、职工以巨大鼓舞和支持。人们奔走相告传送总理的指示,从中获得了力量。不少基层干部白天挨批斗,晚上回去抓生产。
7. 西华师范大学美术系有什么选修课
美术教学不知道
我只知道我们设计班的
有公共选修课,是环境艺术设计和平面艺术设计
(这两个专业本来以前是要分班的,但现在课改了,只选修了)
其他的可能就是些心理学之类的了吧
因为每一年级课都不一样
8. 天津名人简介
李叔同(佛教人士),霍元甲(武林高手),华世奎(书法大家)马三立(相声泰斗)张伯苓
天津历史名人http://www.tianjin.gov.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476
天津历史名人 天津名人
【查为仁】(1695~1749)清代诗人。字心谷,号莲坡,又号莲坡居士。天津人。出身书香门第,其父曾建查氏园林别墅水西庄。查为仁于此广置图书金石鼎彝,结纳国内著名文人、学者。杭世骏、江沆、厉鹗等著名文学家、经学家、诗坛领袖等都曾寓居水西庄,或吟诗作赋,或挥毫书画,或埋头经史,或著书立说,或鉴赏金石、书画、图籍,产生了大量诗词、文章、书法、绘画作品,使天津古代文学艺术事业以水西庄为中心进入了极盛时期。其文人之盛,与扬州马氏玲珑山馆、杭州赵氏小山堂南北并称,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文化胜地。查为仁本人也大展才华,与厉鹗合笺《绝妙好词笺》被收入《四库全书》。著有《庶塘未定稿》9卷、《外集》8卷、《莲坡诗话》3卷等。
9. 周恩来的功绩
1. 参与筹备欧洲共产主义小组,成为党的创建人;
2. 发动南昌起义,开创共产党武装革命的先河,是人民军队的创建人;
3. 创建和领导中央特科,是中共秘密战线的创始人;
4. 他是中共早期的最高军事负责人, 领导全国的根据地建设,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5. 领导南方局,在国统区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是中共统一战线的奠基人;
6.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实现国共二次合作,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7. 与毛泽东一起,领导了全国的解放战争,是中共的开国元勋;
8. 主持制定共同纲领,筹组新政府,是新中国国体的设计师;
9. 设计四个现代化国家发展蓝图, 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设计师和先驱;
10. 领导国防建设,实现两弹一星上天,为建立中国的大国地位做出了贡献;
11. 主持召开全国科技大会,首次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论断;
12. 领导中国外交,带领中国摆脱国际孤立、建立邦交、进入联合国;
13. 提出和平共处处理国际关系的五项原则,它已成为指导中国外交的国际关系准则;
14. 领导对港台的工作,提出指导方针和解决方案,为后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15.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提出反冒进,纠正大跃进的错误,制定经济调整的四点方针;
16. 文革期间,拖着病体,独掌危局,保护老干部和社会精英,批判极左,排除干扰,维持国民经济的运行,避免国家崩溃;
17. 主持四届人大,安排中央人事布局,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和文革的结束奠定了组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