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教师学校成立

教师学校成立

发布时间: 2024-07-04 11:31:12

① 涔岄瞾鏈ㄩ綈甯傞栨壒鏁欏笀鍙戝睍瀛︽牎鎻鐗

12鏈31鏃ワ紝鍦ㄥ叏鍥戒箟鍔℃暀鑲茶鏂囨暀瀛︾爺绌朵腑蹇冩柊鐤嗗垎涓蹇冩彮鐗屾毃涔岄瞾鏈ㄩ綈鑱屼笟澶у︹滄暀甯堝彂灞曞︽牎鈥濇巿鐗屼华寮忎笂锛屼箤椴佹湪榻愯亴涓氬ぇ瀛︿笌甯1灏忋23涓绛12鎵涓灏忓︹滆仈濮烩濓紝鎴愪负棣栧簻涔岄瞾鏈ㄩ綈棣栨壒鏁欏笀鍙戝睍瀛︽牎銆

銆銆鈥滄暀甯堝彂灞曚笉搴斿彧鏄鍏虫敞鏁欏笀鐨勪笟鍔$姸鎬侊紝鏇村簲鍏虫敞鏁欏笀鐨勫彂灞曞拰鐢熷瓨鐘舵併傗濅箤椴佹湪榻愯亴涓氬ぇ瀛︽暀甯堝煿璁瀛﹂櫌闄㈤暱鏌村珐鍒╄达紝甯堣祫闃熶紞鐨勫缓璁惧瑰︽牎鐨勫彂灞曞緢閲嶈侊紝鐩鍓嶆暀甯堝煿璁褰㈠紡姣旇緝鍗曚竴锛屽煿璁鍐呭归檲鏃с傛暀甯堝彂灞曞︽牎鐨勬垚绔嬶紝鑳介氳繃楂樻牎涓庝腑灏忓︾殑浜掑姩锛屽皢鐞嗚哄拰瀹炶返寰堝ソ鐨勮旀帴锛屽府鍔╀竴绾挎暀甯堣В鍐抽棶棰樺拰鍥版儜銆傚悓鏃讹紝灏濊瘯鐫甯鍔╂暀甯堣勫垝鑱屼笟鐢熸动鐨勫彂灞曘

銆銆鏌村珐鍒╄达紝寤虹珛鈥滄暀甯堝彂灞曞︽牎鈥濇湁鍒╀簬纭绔嬫暀甯堣嚜鎴戦犲氨瑙傦紝鏁欏笀鍙鏈夋垚鍔熷湴閫犲氨浜嗚嚜宸憋紝鎵嶈兘鏇村ソ鍦伴犲氨瀛︾敓銆傛垚绔嬫暀甯堝彂灞曞︽牎锛屼笉鏄瑕佸彟寤哄︽牎锛岃屾槸瑕佹妸瀛︽牎鍔熻兘鍋ュ叏璧锋潵銆備粬璇达紝鎴愮珛鏁欏笀鍙戝睍瀛︽牎锛屾暀甯堝皢鎴愪负鍏跺﹀憳銆

銆銆褰撴棩鍦ㄦ彮鐗屼华寮忎笂锛屽競20涓鏍¢暱濞勫ぇ鍗庤〃绀猴紝澶у﹀拰涓灏忓﹀叡寤烘暀甯堝彂灞曞︽牎鏄涓浠跺弻璧㈢殑浜嬫儏锛屼腑灏忓﹀彲浠ュ熷姪楂樻牎璧勬簮浼樺娍锛岄珮鏍′篃鍙鎶婁腑灏忓︿綔涓哄︾敓瀹炰範鍦烘墍銆

銆銆甯傚斿父濮斻佸d紶閮ㄩ儴闀夸换鍗庡湪褰撴棩鐨勬巿鐗屼华寮忎笂琛ㄧず锛屸滄暀甯堝彂灞曞︽牎鈥濈殑寤虹珛锛屽~琛ヤ簡鑷娌诲尯鍦ㄦ暀甯堜笓涓氬彂灞曞煿璁鏂归潰鐨勭┖鐧斤紝浣挎垜甯傛暀甯堣亴涓氳兘鍔涚殑鍩瑰吇鎻愰珮鏈変簡涓涓楂樺眰娆$殑骞冲彴锛岃繖蹇呭皢瀵规垜甯傛暀甯堢礌璐ㄧ殑鎻愰珮璧峰埌閲嶈佷綔鐢ㄣ傚悓鏃讹紝鍙浠ョ缉鐭鏂颁汉璧颁笂鏁欏笀宀椾綅鍚庯紝灏藉揩鎴愪负鍚堟牸鏁欏笀鐨勬椂闂达紝涔熷皢浼氫績杩涙暀鑲插悜娣卞叆鍖栥佷紭璐ㄥ寲鐨勫彂灞曘

銆銆鍚嶈瘝瑙i噴

銆銆鏁欏笀鍙戝睍瀛︽牎

銆銆鈥滄暀甯堝彂灞曞︽牎鈥濊捣婧愪簬20涓栫邯80骞翠唬鐨勭編鍥斤紝渚濇嵁涓灏忓︽牎鍜屽ぇ瀛︾殑澶氱嶇爺绌跺強鍏跺満鎵鐨勫疄璺电粨鏋滀簰鐩稿悎浣溿

銆銆鈥滄暀甯堝彂灞曞︽牎鈥濆规暀甯堣亴鍓嶃佹暀甯堣亴涓氬叆闂ㄥ拰鍦ㄨ亴鏈熼棿锛岃繘琛岀郴缁熻缁冿紝鎶婃暀甯堜綔涓轰富浣撲汉鐨勪竴鑸鍙戝睍鍜屼綔涓鸿亴涓氫汉鐨勪笓涓氬寲鍙戝睍鐩哥粨鍚堬紝淇冧娇鏁欏笀鍦ㄥ︽牎鏁欒偛鏁欏﹁繃绋嬩腑涓撲笟绱犺川鑾峰緱鎻愰珮銆

銆銆棣栨壒鏁欏笀鍙戝睍瀛︽牎鍚嶅崟

銆銆鍏涓涓瀛﹂檮灏

銆銆甯1灏

銆銆甯22灏

銆銆甯30灏

銆銆甯41灏

銆銆甯42灏

銆銆12涓

銆銆13涓

銆銆19涓

銆銆20涓

銆銆23涓

銆銆41涓

② 娓╁窞甯備腑绛夊辜鍎垮笀鑼冨︽牎鏄鑱岄珮鍚

娓╁窞甯備腑绛夊辜鍎垮笀鑼冨︽牎鏄鑱岄珮銆

娓╁窞甯備腑绛夊辜鍎垮笀鑼冨︽牎鎴愮珛浜2012骞6鏈堬紝濂圭殑鍓嶈韩鏄鎷ユ湁60澶氬勾鍘嗗彶鐨勬禉姹熺渷涔愭竻甯堣寖瀛︽牎锛屾浘鏄鐪佸唴8鎵鈥滄禉姹熺渷绀鸿寖鎬т腑甯堝︽牎鈥濅箣涓锛屽煿鍏诲嚭涓婁竾鍚嶆暀甯堛傚︽牎浣嶄簬涔愭竻甯傚尯涓滃斿北楹撱傛槸涓鎵闅跺睘浜庢俯宸炲競鏁欒偛灞鐩存帴绠$悊鐨勫叏鏃ュ埗涓绛夊辜鍎垮笀鑼冨︽牎銆

瀛︽牎鎷ユ湁涓鏀娌诲︽佸害涓ヨ皑銆佹暀瀛︽濈淮娲昏穬銆佺戠爺鑳藉姏寮哄ぇ鐨勫笀璧勯槦浼嶃傜幇鏈変笓浠绘暀甯141浜猴紝鍏朵腑鐗圭骇鏁欏笀1浜猴紝楂樼骇鑱岀О鏁欏笀22浜猴紝鐪併佸競绾ф暀鍧涙柊绉銆侀ㄥ共鏁欏笀28浜猴紝涓纭曞+浠ヤ笂瀛﹀巻鏁欏笀25浜猴紝鏈绉戝強浠ヤ笂瀛﹀巻鏁欏笀140浜猴紝鈥滃弻甯堝瀷鈥濇暀甯101浜猴紝涔愭竻甯備笓涓氭妧鏈鎷斿皷浜烘墠鍜屼紭绉闈掑勾涓撲笟浜烘墠3浜猴紝娓╁窞甯傗551浜烘墠宸ョ▼鈥濆煿鍏讳汉閫1浜恒

③ 长沙教育学院的学校历史

长沙教育学院原名长沙市教师进修学院,前身为长沙市中小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创办于1954年11月22日。1957年8月10日,经湖南省高教局决定,由长沙市教育局行文,正式将“长沙市中小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更名为“长沙市教师进修学院”。
1958年9月1日经中共长沙市委批准,市教育局创办了一所全日制的长沙师范专科学校,附设在市教师进修学院,一套人马、两块牌子。1963年7月长沙师专停办。1968年12月12日市革委会[68]321号文件宣布撤销长沙市教师进修学院。
1973年5月18日市革委会[1973]44号文件批准市教育局成立长沙市教学辅导站,1973年12月成立长沙市中学教师培训班,1974年又成立了长沙市教学仪器站,1974年12月25日经市教育局决定,以上三个单位合并。
1978年6月14日市革委会做出决定,撤销长沙市教学辅导站,恢复长沙市教师进修学院,定专业编制120人,1981年9月19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恢复长沙市教师进修学院并明确学院相当于县团级机构。
1983年下期学院实行机构改革,调整行政机构。学院下设院办公室、教务处(含教材室、图书馆、电教室)、总务处、学生科、高师函授站。
1984年2月,教育部备案批准(见[84]教师字003号文)162所教育学院(含教师进修学院),长沙市教师进修学院包含其中。
1990年4月5日,学院根据国务院国字[1982]130号文件精神,报请市教委同意,市编制委员会批准,于8月11日更名为“长沙教育学院”(见市编字[1990]第120号文)。
2003年学院行政机构又作出相应调整,长沙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长编办发[2003]1号文件,同意教育学院内设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党群科、学生科、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科、教学科研科、长沙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站(长沙高师函授站)8个机构。
2003年长沙市编委下发长编办发[2003]36号文件,从教育学院划拨9个编制到长沙市电化教育馆,长沙教育学院人员编制由122调整为113名。
2004年4月22日,抓住社会迫切需要一技之长的高级技术熟练人才和国家正大力扶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这一难得的机遇,开通了非师范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商贸英语、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技术、计算机美术设计四个专业,通过普通高考面向全省招收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大专生。至此,学院在办学格局上,实现了由单一的师范类向以师范类为主兼顾社会综合类的转换;由管理型向全面办学的实体转变的性质和功能新定位。
在高职教育方面,2005年增开了“旅游管理”专业,确定了11个专业发展方向,招生人数也稳定在每年400人左右的水平。截止2010年,学院共培养高职毕业生1167名,现有在校生1018人。为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在专业队伍建设、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就业指导等方面不断出台新的措施,创新管理方法,使高职教育质量一年上一个台阶,所培养的学生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在社会化服务工作方面,无论是教育学、心理学、教师技能的培训和组考、颁证工作,还是计算机、普通话、导游和英语四、六级等专业考证培训和组考工作,学院都坚持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确保了各项工作的质量和信度。
2005年5月长沙市编委下发长编办发[2005]39号文件,同意长沙教育学院增设“对外合作语言培训中心”,为正科级内设机构,增配主任(正科级)1名。
2005年元月湖南省人民政府下发湘政函[2005]7号文“同意将长沙市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长沙教育学院,更名后,其管理体制和经费投资渠道不变。”
2005年8月长沙教育学院搬迁到河西望月湖小区,拓展了办学空间,迎来了教育学院发展的新机遇。

④ 萧山教师进修学校的校史年鉴

萧山教师进修学校建立于1978年7月。1985年,经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浙江省教育厅备案,成为相当于中等师范学校的县级进修学校。
1996年,萧山教师进修学校经浙江省教育委员会审核确定为杭州教育学院萧山小教教学点。
2003年,在原教学点的基础上批准成立“杭州师范学院萧山成教分院”。(现更名“杭州师范大学萧山成教分院”)
教师进修学校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负责在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干部的培训,包括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以及组织各层次的学历进修班等。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部分培训项目已面向社会。
建校三十年间,教师进修学校先以教师学历达标教育为主,共培养和输送中师(或相当于)毕业生3309人,高师(专、本科)毕业生686人。学校先后被评为杭州市中师函授教育先进集体、浙江省中师自学考试先进单位等。
从1996年起,学校先后与有关高校联合,举办以教师高学历进修为主的大专、本科教学班和研究生主干课程进修班。十余年来,已有2184人大专毕业,1800人本科毕业,401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学校先后被杭州教育学院和浙江教育学院评为先进(优秀)教学点。
与此同时,学校积极开展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各类学科、岗位、技能及全员培训等,累计达10万人次,为萧山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005年,学校分别被评为浙江省中学教师主题培训先进集体、杭州市“十五”中小学校长培训先进集体。
本着为萧山教育服务,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从2001年起,学校先后设立了杭州市普通话培训测试站、全国计算机等级助学考点、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培训点、省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点等,其培训项目不断拓展,培训对象已向社会延伸。先后接受8.8万人次报考,有5万人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
2003年学校被浙江省语委评为(普通话)先进测试站、2007年学校荣获“杭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称号。
萧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内设机构主要有党政办、培训处、进修处、招生办证处、总务处。学校在编教工35人,其中专任教师26人。现任校长杨炳耀。校址在城区的育才路1268号。 2008年极不平凡,有喜有悲且可歌可泣。继南方出现严重冰冻灾害后,四川汶川又发生了大地震,从中央到地方,从党的总书记到普通党员,从政府总理到一介平民,抗灾救灾的大无畏精神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得到了生动的演绎。而第29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更是实现了中国人梦想,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风采和强大的凝聚力。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与改革开放同步,萧山教师进修学校喜逢30周年校庆,这无疑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隆重而简朴的庆典活动充分展示了学校30年的发展成果。省市教育部门及萧山区委、政府、人大有关领导的到会祝贺,老领导、老同事及部分兄弟学校领导的应邀出席,校庆活动为扩大学校影响,传承学校优良品质,提升学校美誉度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
2008年,学校继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人民路迁址通惠南路校舍后,于上半年再次搬迁至育才路新校舍。从最初的木结构旧瓦房到今天的现代化高楼,三迁校址的过程折射着萧山教育的发展变化。
2008年是萧山的“教育品牌建设年”。 学校以区教育局确定的“创品牌、促均衡、提质量、树形象”为工作重点,本着“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办学理念,紧紧抓住一个中心——教师教育质量,努力做好两个服务——为基层教师服务、为基层学校服务,着力打造三个板块——干部、教师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教师的高学历进修及各类证书考试的组织。全年共开展各类培训45期(班),有10596人参加培训。举办各类专、本科高学历进修班 28个,学员927人;组织普通话测试、全国计算机和英语等级考试,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心理学》考试18次,计6229人报考,4273人获得相应的等级或合格证书。学校被杭州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评为优秀教学点。
2008年上半年,学校召开了第十一届工会会员大会,按计划进行了工会换届选举,成功实现了工会班子的新老交替任务;下半年,根据省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的统一部署,区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开展杭州市萧山区2008年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区级培训工作的通知》并召开有关工作会议,从指导思想到培训对象、时间及内容与方法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和布置。
2008年,学校财务接受审计并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有效整改。
2008年底,学校在册教工有35人,其中专任教师26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5人,占57.7%;有中级职称的11人,占42.3%。另有离退休教工33人。 姓名 职 务 内 容 备注 来玲娟 党支部书记 全面主持党支部工作 兼管幼儿园干师训工作 杨炳耀 党支部副书记 分管党务工作 校 长 全面主持学校工作
兼管中小学干训工作 项祖法 党支部委员 分管组织工作 副校长 分管培训处、进修处、
招生办证处及教科研工作 法人代表 天一业余培训学校 沈一飞 副校长 分管总务处、教导处及安全卫生、
该校教师业务培训等工作 杨曙光 党支部委员 分管纪检、宣传工作 工会主席 全面主持工会工作 4月止 办公室主任 分管档案室、网站;
负责文书、人事、劳资等工作 陈伟忠 工会主席 全面主持工会工作 4月起 总务处主任 负责后勤管理工作 陈晓澜 培训处主任 负责教师各类培训管理
(以中学为主) 戴剑云 培训处副主任 主要负责小学教师培训管理 朱黎明 进修处主任 负责高学历进修教学管理工作 暂兼办证处
主任工作 董丽鸿 教导处副主任 负责职高幼教班教务工作 潘云林 招生办证处
主任 负责各类招生、报名、办证等工作 暂负责学校
迁建工程 姓名 职 务 内 容 备注 来玲娟 党支部书记 全面主持党支部工作 兼管幼儿园干师训工作 杨炳耀 党支部副书记 分管党务工作 校 长 全面主持学校工作
兼管中小学干训工作 项祖法 党支部委员 分管组织工作 副校长 分管培训处、进修处、
招生办证处及教科研工作 法人代表 天一业余培训学校 沈一飞 副校长 分管总务处、档案室、网站、
安全卫生等方面工作 杨曙光 党支部委员 分管纪检、宣传工作 办公室主任 负责文书、人事、劳资等工作 陈伟忠 工会主席 全面主持工会工作 总务处主任 负责后勤管理工作 陈晓澜 培训处主任 负责教师各类培训管理
(以中学为主) 戴剑云 培训处副主任 主要负责小学教师培训管理 朱黎明 进修处主任 负责高学历进修教学管理工作 暂兼办证处
主任工作 潘云林 招生办证处
主任 负责各类招生、报名、办证等工作 暂负责学校
迁建工程 董丽鸿 区政府借调到瓜沥镇进行机场征地拆迁工作 陈伟忠 男,萧山人,1967年11月生。1991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体育系。199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评聘为中专高级讲师。
1991年毕业后分配在萧山城厢镇朝晖初中任教,曾担任校团委书记。1998年8月调入教师进修学校任教并先后担任总务处副主任、主任的职务。1998年起任校工会委员,2008年5月当选为学校第十一届工会主席。
1995年被评为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997年被评为杭州市业余训练先进个人;2005年校先进工作者;2006年党员积极分子。2007年取得游泳项目国家一级裁判员资格。 杨曙光 男,诸暨人,1953年7月生。1977年毕业于江西九江师范学校美术专业;1996年取得浙师大美术教育大专学历 。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8年评为中专讲师。
1970年下放在江西省瑞昌县高丰公社务农,曾担任大队团总支副书记、通讯报导组组长等职;1974年被选调至公社及电影放映队工作;1977年师范毕业后分配在江西省瑞昌县中学(后为二中)任教,曾任校工会和团委委员;1981年8月调入萧山教师进修学校并先后担任电大工作站负责人、党支部委员、办公室主任的职务。1982年起先后担任校工会委员,工会副主席、主席,工会直属片基联会主任等职。
1984至1986被县总工会评为优秀工会积极分子;1998、2003年分别被市(区)教育工会授予优秀工会主席称号;2002年被区总工会评为工会工作先进个人;2004年被评为教育系统老龄工作先进工作者。

⑤ 教师专业化的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

1.教师发展学校是在现行中小学建制内进行的功能性建设建设教师发展学校不是重新建立一所独立的专门学校,而是在现行中小学建制内进行的一种功能性建设,是为了发展、丰富和完善现行中小学的功能,着重强调中小学的教师发展功能,强调学校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学校应当具有使教师获得持续有效的专业化发展的功能。
教师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被忽略的问题。传统学校,在教师中心、师道尊严背后,掩盖着的是对教师发展的漠视或遗忘。不仅传统的理解总是把学校仅仅作为学生发展的场所,甚至在许多重要的教育改革的理论和运动中,在强调学生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时,也没有关注到教师发展的问题。显然,这出于教育仅仅是知识传递的单向度的理解。建设教师发展学校正是适应着教育从单向度知识传递到多向度文化融合的历史性变革。学校应当具有教师发展的功能,应当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从这个意义上说,具有教师发展功能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这样的学校才能使所有参与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人都得到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在教师发展的意义上也意味着对教师的重新发现。
教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表达了教育、教师专业永恒的创造性质和丰富的现实性意义。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须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才能实现,不可能在一次性的准备知识的训练中完成。迄今仍在实行的以师范院校各学科院系为主的教师职前教育,主要学习的是“教什么”,而“怎么教”则需要在中小学里学习。教师发展学校之所以是在中小学建制之内,就是为了以现实的中小学教育实践本身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真实环境。
2.教师发展学校是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建设大学的学术前沿性质以及开放,探究等文化特质逐渐融入社会,日益成为人们普遍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是学习化社会得以形成的重要的社会心理基础。大学服务社会有各种不同方式和内容,在建设教师发展学校这个问题上,我们更关注的是这种文化融合的方式。中小学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需要大学文化的参与,需要走进学术前沿,寻觅创造、发展的新的支点。同时,在中小学里,天真活泼的儿童、青少年,丰富生动的教育生活,不仅始终成就着中小学自身的文化,并且对参与其中的大学文化也产生着重要影响。国外PDS学校建设和教师即研究者运动都强调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建立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关系是教师发展学校的实施保障。教师发展学校是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建设,以文化融合的意义理解这种合作,是我们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一个基本态度。
在文化融合的意义下理解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有着特定的含义,这种合作的基础是参与双方的相互理解,其实质是在理解基础上意义和精神的重新建构,其结果是新质文化的生成和参与双方在同一过程中获得的各自的发展。这种合作关系是一种平等、共生的伙伴关系。他们共同的合作,在改变中小学教育实践的同时,也在实现着教育理论的建构,使教育理论朝着既是科学的又是生动的方向发展。教师发展学校是一座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实现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建构。
3.教师发展学校是在合作的实践中实现教师的发展。教师发展学校通过大学教育工作者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研究,在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中实现中小学教师教育,使他们获得有效的持续发展。以研究的实践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研究的实践中持续展开中小学教师教育,是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突出特点。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教师职业的研究性质密切关联。“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义语,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运动中一个重要观念。教师即研究者的早期倡导者布克汉姆曾经表达过这样的看法:研究不是一个专有的领域,而是一种态度,它与教育本身没有根本的区别。这对我们今天理解教育研究和教师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教师的工作是否具有研究的性质,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理解教育和如何理解研究。如果仅仅从知识的传递出发去理解教育,教师只能是一个教书匠的角色;如果从每个学生的成长出发,那么,教师的工作就总是在实现着文化的融合、精神的建构,永远充满着研究和创造的性质。当我们把研究看作是教育实践中的一种态度、方式,体现着教育的根本意义,那么,教师就是教育研究的主体,他们的研究意识、主体意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教师的教育实践内在地包含着研究的意义,并且,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真正当之无愧地从事教育事业。
当前,面向实践本身、注重主体间理解的方法论转向在我国教育中的突出表现,一方面是理论工作者以一种实践的自觉进入中小学,和中小学教师一起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研究教育实践;另一方面是行动研究、质的研究近年来在我国教育领域的日益兴起。行动研究把实践者的行动和专业人员的研究结合在一起,形成实践者在实践中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改善自己的实践为取向的研究方式。质的研究以参与观察、开放性访谈、原始材料的真实描述和深入分析以及扎根于原始材料的理论建构展开一条面向实践本身,把教育行为、行为的意义以及行为发生的情境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实现意义的解释性理解的研究道路。

⑥ 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的历史沿革

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 原称奉化县教师进修学校,建立于1978年9月29日。它的前身是奉化县教师函授辅导站、教师学习函授站、教师学习函授部。1988年10月13日撤县设市后,更名为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为市教育局直属单位。建校时,校舍附设在县教育局内。1981年底,新校舍在公园路18号落成,1982年2月,学校迁至新校舍办公。2007年10月16日,因市政建设需要,公园路18号原校舍拆除,学校迁入桥东岸路555号办公。
1985年3月5日学校经宁波市教育局检查验收合格,宁波市人民政府于同年3月19日市政发[1985]104号文件批准备案;同年6月11日浙江省教育厅浙教发师字[1985]332号文件宣布,同意奉化县教师进修学校备案,并规定享有中等师范学校同等地位和待遇。
1985年8月28日,奉化县教师进修学校、奉化县教育局教研室、奉化县教学仪器站合并为奉化县教师进修学校,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
1991年4月26日,奉化市教科所成立,2002年8月,奉化市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成立,它们自成立之日起即在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内办公。至此,学校实行五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

热点内容
教师学校成立 发布:2024-07-04 11:31:12 浏览:858
异界老师 发布:2024-07-04 08:49:02 浏览:891
天弈数学 发布:2024-07-04 05:15:01 浏览:508
小学教师师德师风个人总结 发布:2024-07-04 04:16:19 浏览:945
爱华教育培训中心 发布:2024-07-04 03:36:02 浏览:331
萧老师生物 发布:2024-07-03 21:36:30 浏览:677
澳佳教育 发布:2024-07-03 19:51:28 浏览:485
家庭教师姐姐h偏差值 发布:2024-07-03 19:30:20 浏览:569
师德演讲稿40篇 发布:2024-07-03 19:15:27 浏览:721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发布:2024-07-03 18:38:36 浏览: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