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丹老师
❶ 调整心态,适应大学作文
“从来没有离家这么远过。火车摇啊摇啊走了50个小时,感觉快要走到天边了。”家住在齐齐哈尔的刘同学考入了西北师范大学地环院,她坐着火车经过9个省才来到兰州。“每天早晨一睁眼都不是家乡那块土地了,也听不到纯正亲切的东北话。很想念父母和家乡的朋友……”说着,眼眶一红,流出两行眼泪。见到她时,她刚吃过午饭,背着书包从食堂急急忙忙往寝室赶。
像刘同学这样来自远方的新生都很挂念自己的家乡。新生告别故乡进入高校,有个适应新环境的过程。记者了解到,兰州市各高校对于新生从高中到大学心理上的调整与过渡也都非常重视。
新生中存在无法适应新环境的同学
兰州一所高校大一辅导员告诉记者:在去年报到中,有一位从武汉来的考入新闻系的新生。无法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在该生执意要求下,学院批准他的父母陪读一学期。在学期结束父母要离开时,学生大哭不止。最终,该生只上了一学期,新学期再未来学校报到。
这样的案例也不少,据了解,高校每年的新生中,总有一两名同学无法适应新环境,生活和心理都无法自觉调整。
多数新生能自我调整以适应新氛围
来自云南的甘肃政法学院大一新生禾同学告诉记者:兰州天气比较干燥,但吃饭又便宜又好。军训、社团等校园活动让她感觉自己迈出了成长的一步。谈到心理调整时,她说:在飞机上特别想念家乡,有一种惶恐感,害怕没有家人的庇护,自己会很脆弱。来到学校后,看到很多和自己同龄的同学都很坚强独立,给了自己很大的鼓励。现在会每天给家里打电话说说自己每天都做了些什么。同校生命科学院新生杨同学来自湖南,“两天两夜的火车还真有点不习惯,以前从没来过这么远的地方。兰州温差挺大,饮食还不错。我是和老乡一起来的,父母都没有来送我,但我都能应付。”他略显骄傲地说到。调查中,记者发现,多数来自省外较远的孩子虽然在生活上有点不适应,但心态都很积极,体现在他们身上的是一种独立和乐观。家住在榆中三角城的经管院李同学向记者谈到:自己的家在三角城农村。来到这里,感觉吃饭和生活都很舒适。校园很漂亮,老师同学都很亲切。心里感觉一下子自由了,没有了高考的压力,每天都很兴奋。据了解,现在多数学校来自省周边地县的同学都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由于家离学校近回家比较方便,所以,相较于省外的学生来讲,心理调整和衔接更快。
校方心理辅导积极展开
刘静和张文云来自甘肃舟曲,是西北师范大学的大一新生。刘静描述着自己入校以来感受到的来自社会和校方的种种温暖:报到那天,来到食堂三楼报到注册。老师接过手续,问到:你是哪里人?刘静回到:是舟曲。老师马上提高声音问到:“你是刘静吗?前几天为什么手机打不通啊?我们安排的负责给舟曲学生提供提前报到和全程陪护的老师都找了你好几天了!”刘静心里淌过一丝暖流。由于想到开学换了城市,手机号就没有再充话费。没想到校方对自己这么关心。张文云向记者介绍到:开学后,学校将来自灾区的11名新同学组织起来,为我们提供专门的心理辅导。为我们减免学费,开通绿色通道。我们现在都很乐观,与同学相处很愉快。现在,我们最大的想法就是一定要好好学习,要更加努力,更健康快乐的生活。
心理专家建议:新生要学着开放自我内心
任职于省心理研究协会和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心理辅导中心的左利平老师,针对新生在学院里开展了一场一对一的全班心里辅导。学院陈副书记谈到:自己参加了4场,虽然有一两名学生不是很愿意参加活动,但是同学们总体都热情高涨,发言积极,大方的敞开心灵与辅导员沟通。
学校负责学生心理咨询的左丹老师介绍说:90后的孩子大多很懂事,思想更多元化,接触外界事物和新鲜理念的能力很强。左丹老师提出:作为大学新生,除了生活学习外,也要多注重人际关系的适应。和高中时代不同,进入大学,人生要重新定位,孩子们以前都以考上大学为目标,上了大学后不能一下子失去了目标,校方的责任是要帮助新生重新找寻目标。作为新生自己,也要尽量敞开自己的心扉,学会信任和包容他人,找到努力奋斗的新方向。多多参加集体活动、参加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等,这些都是一些帮助自己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好途径。
❷ 怎样实现健康上网,让孩子不受网络垃圾的侵害、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车如山先生就目前不少身陷“网困”中的孩子给各自家庭带来种种痛苦的现状发表观点认为,从现实生活中一个个家长倍感痛苦的个性反映出孩子们不同程度身陷“网困”的共性。从共性角度来思考,作为现代文明的成果,网络很好,有很多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益的知识和信息,但对个别没有自控及分辨能力的孩子来讲又极为有害,不能因此戴上有色眼镜看网络。
如何帮助、培养孩子正确利用网络这一现代化的工具,这是目前社会各界正在深入探讨的焦点之一。对于如何帮助孩子戒除“网瘾”,车如山先生认为,虽然任何扭曲的行为都可以用强制手段解决,但他并不赞同用这一方式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由于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和氛围不同,因此家长应结合各自家庭的特点,引导孩子走出“网困”。
用“现实吸引”战胜“虚拟吸引”
兰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牛芳女士针对现状分析认为,尽管如何让孩子远离“网络垃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长、学校乃至社会的共同努力,但通过相关的调查分析不难发现,同样的孩子,为什么部分孩子成瘾了,而大部分孩子却没有成瘾,虽然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但大量的事实表明:孩子能否成瘾是两个力量较量抗衡的结果。
牛芳女士进一步分析说,现实生活与虚拟的网络都对孩子有着较大的吸引力,两个力量谁大,谁占上风,作用在孩子身上的结果自然不同。如果丰富的现实生活的吸引力超过虚拟的网络,孩子自然就不会沉迷在虚拟的网络中。因此,对“网困”束手无策的家长不妨以此着手,丰富孩子的现实生活来抗衡网络,从而引导孩子逐步从“网困”中走出。
父亲的角色无可替代
兰州市慈善总会志愿者心理帮助热线主任庄严女士通过一个个个案,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分析认为,一种习惯的养成,需要一到三个月的时间,而要改变原有习惯,建立新的习惯往往需要相应的时间,少则一至三个月,多则数月甚至几年。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家庭教育孩子的重担往往落在母亲的肩头,而缺少父亲的参与,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难度,对于目前被家长呵护过头,相对缺少责任感和自控力的孩子来讲,无疑是巨大而不可想象的。
而要做好预防工作,家长不但应熟悉并掌握电脑和网络的相关知识,还要预见到孩子接触电脑和网络后可能带来的负面结果,及时发现孩子沉迷网络的几个关键时期,是初步接触期还是严重依赖期,或者是自我放弃期,然后结合相应方式、方法,耐心细致地帮助引导孩子走出“网困”。
简单说教会让孩子产生对立情绪
西北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副主任左丹认为,网络如同社会,既有阳光,当然也有黑暗。对于孩子和家长双双身陷“网困”无力解脱,左丹认为,孩子和家长都有问题。首先,孩子在接触电脑和网络之初,家长没有及时发现,而在孩子进一步身陷“网困”之时,家长又没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办法帮助、引导没有自控及分辨能力的孩子走出“网困”。
调查发现,不少家长发现孩子沉迷网络后,不但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与孩子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反而采取简单的说教,并不厌其烦地不停“灌输”。不能否认,家长说得不无道理,可是由于没有尊重、平等做基础,孩子往往并不想听,也听不进去,时间长了,家长的苦口婆心不但对孩子没有帮助,反而让孩子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帮助效果可想而知。
-本报记者王少丹雷媛
各方观点
梁辉(兰州市文化出版局市场处处长):
一方面站在管理者的角度讲,经过我们长期的大量的检查查处后,目前,兰州市城区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现象明显在减少,当然,这个工作是有一个过程的,所以,我们的工作在继续加强的同时还会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我不认同那种持有“对孩子而言网络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观点,我更不主张禁止孩子接触网络。我觉得要想孩子不沉迷于网络,做家长的首先要有一个正确认识网络的观点,然后在这个观点的指导下正确引导孩子上网。
樊华(兰州市教育局基教处老师)
对于孩子上网问题也是对孩子教育问题的一个方面。其实,早在几年前,教育部门就这个问题专门向学校下发过文件,要求学校利用其固有的网络资源,开通学校网络教室,派专门老师指导孩子们健康上网。当然,学校的网络是采取了一些技术干预,对一些不健康的黄色的垃圾信息进行了屏蔽和删除。这种形式是受到学生尤其是家长们的欢迎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孩子们在学校上网某种程度上要比在家里上网“安全”——很多家长因为不太懂得电脑知识,所以需要屏蔽和删除的一些“东西”他们都无法进行处理,这样自然免不了孩子在上网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接触到。
高学元(兰州市公安局网络监察大队大队长)
网络是任何人也阻止不了的,孩子上网同样是一个道理,既然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那么,我们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引导的问题,而这是个综合性问题,它涵盖了家庭、学校、社会等等各方面的因素,而这之中,家庭的作用又尤其重要,如果家长在面对孩子上网问题时表现和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妥当,不正确,都会对孩子上网造成不同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田丰(电脑网络工程师)
作为一个做技术的专业人员,我想说的是那些有电脑的家庭,在孩子上网的时候,采取一些必要的技术手段对那些“网络垃圾”进行屏蔽删除是非常必要的,而且,目前,解决这个问题还是有办法的,只要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技术上的问题是容易解决的!敬凡(甘肃省心理咨询委员会“知心妈妈”成长小组)
作为老师,我接触过不少孩子因上网造成了家庭和个人悲剧,同样,作为一名心理工作者,我在这里很真切地告诉家长,当孩子已经完全沉迷于网络的时候,家长、老师的劝说是不起任何作用的,这时的孩子必须要介入心理治疗。
❸ 端砚的由来
在唐代初期广东肇庆(古称端州)东郊羚羊峡栏柯山的端溪一带,就出现了依靠采砚石、生产端砚为生的劳动者。这里,滚滚东流的西江水,穿峡而过,直奔南海。夹岸丛山峻岭,气势磅礴,重岩叠翠。端砚名坑中的水岩(老坑)、坑仔岩、麻子坑、朝天岩、古塔岩、宣德岩......就错落的分布在这风景如画的环境中。生产的端砚慢慢地成了肇庆独有的工艺美术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并得到达官贵人和帝王将相的赏识。宋朝开始把端砚列为“贡品”,蜚声中外。
端砚之所以名贵,除了石质特别幼嫩、纯净、细腻、滋润、坚实、严密,制成的端砚具有呵气可研墨、发墨不损毫、冬天不结冰的特色外。还与其开采、制作的艰辛有关。一方端砚的闻世,要经过从探测、开凿、运输、选料、整璞、设计、雕刻、打磨、洗涤、配装等十多种艰辛而精细的工序。采砚石无法用机械化操作,只能以手工为主。历代采石工人都是按石脉走向,顺其自然向深层采掘,从接缝处下凿。采出来的砚石如能有三、四成可用,已属难得。坑道向下倾斜、曲折蜿蜒,工人进出要下蹲弯腰,有些地段仅能容一人裸体匍匐爬行。古人云:“老坑匍匐仔坑斜,采石人同隔世赊。刈取紫云烦镂削,千金一砍未为奢。”
加上历代制砚艺人的精雕细作,使其造型式样多姿多彩,由初唐的实用型逐渐提高到明清时期的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高度,步入了民族工艺美术的行列。现在已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闻名遐迩。使来肇庆观光的中外游客无不以拥有一方工艺精湛、多姿多彩的端砚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