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问老师的问题
1、向老师询问自家孩子在社交方面的表现
学校教育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学生能够从和同龄人的日常交流中开始学会掌握社会技能。对其中一些孩子来说,学校带给他们的主要压力和功课丝毫无关。
因为,在父母眼里近乎完美的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不一定就受大家的欢迎。在学校里,有的同学人缘好,谁都乐意与他交往;有的同学人际关系却不太理想,没有谁愿意和他来往。而且,有的同学虽然没有同任何人红过脸、吵过嘴,但他们很少有人理会,就好像他们不存在一样。
到了中学,孩子可能遇到种种人际问题,但他们并不想在家中过多地谈论他们的社会生活,这时,老师的观察和见解却能够给家长一些启发。
2、带着具体问题和关注点
对老师来说,最难回答的问题莫过于:“我的孩子在班上的表现如何?”因为我们能交流的时间有限,老师只是想立刻知道你对孩子的关注点在哪里。家长不妨这样问:
上课听讲是否认真?是否说话?走神?搞小动作?
跟同学关系如何?
是否愿意帮助别人?
是否关心班级体?
孩子不愿意整理错题本,该怎么办?
老师都喜欢问具体问题的家长,这样既节省交流的时间,又可以保证交流的精准度。
(1)家长会问老师的问题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积极配合老师和学校的工作。老师是孩子的知识传授者和道路引导者,做为家长一定要积极配合老师和学校做好工作。老师和家长一样,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老师要求孩子们做到的,家长要尽力配合。
2、家长要尽量站在学校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家长只有与学校积极配合,才能与学校形成帮助孩子成长的最大合力,让孩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Ⅱ 家长会问老师什么问题比较好
关于家长会在与老师交流时探讨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学习习惯:父母可能会注意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在进入中学后出现下滑,这往往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关。老师作为专业人士,能够提供孩子在学习习惯上的反馈和建议,帮助父母在家里进行相应的培养和调整。
2. 学习方法:尽管父母可能看到孩子在学习上非常努力,但成绩并未显著提高。这可能是因为孩子没有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提供有效的学习策略,父母可以据此在家中给予孩子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3. 社交交往:孩子的社交技能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老师能够在学校环境中观察孩子的社交行为和人际关系,父母可以通过与老师的沟通,了解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以便在家中更好地引导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4. 精神状态: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青春期。父母需要关注孩子在家中的情绪表现,同时也应了解他们在学校的精神状态。通过与老师的交流,父母可以更全面地把握孩子的心理状况,及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支持,预防潜在的问题。
Ⅲ 家长会问老师什么问题比较好
家长在问老师问题时,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行为习惯以及家校合作等方面会比较合适。以下是一些建议性的问题:
1. 关于孩子学习的问题:
- “我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出哪些优点和不足?”
- “您认为我孩子在哪些学科上有潜力可以进一步挖掘?”
- “近期有哪些学习方法或技巧可以推荐给我孩子?”
这些问题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具体学习情况,包括学业成绩、学习态度以及老师对孩子的个性化建议。通过这些信息,家长可以更好地辅导孩子,并与孩子一起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
2. 关于孩子行为习惯的问题:
- “我孩子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
- “您觉得我孩子在团队合作和社交方面表现如何?”
- “有没有哪些行为习惯是您希望我孩子在家中也能继续保持或改进的?”
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通过询问这类问题,家长可以获知孩子在校园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包括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能否与同学和睦相处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关于家校合作的问题:
- “作为家长,我该如何更好地支持学校的教学活动?”
- “学校近期有哪些需要家长配合的活动或计划?”
- “如果我想与老师您保持更紧密的沟通,有哪些渠道或方式可以推荐?”
家校合作是促进孩子成长的重要环节。家长通过询问这类问题,可以表达出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意愿,同时了解如何更有效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这有助于增强家校之间的互信和协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综上所述,家长在问老师问题时,可以从孩子的学习、行为习惯以及家校合作等方面入手,以全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同时,这些问题也为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深入交流提供了契机,有助于双方更好地携手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