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教学视频
⑴ 咏雪的解释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即谢安)召开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忽然间,雪下得又急又大,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即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就是谢太傅的大哥的女儿(谢道韫 ),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⑵ 咏雪,我要讲它
咏雪》课堂教学实录
牡丹江市第十四中学 贾俊霞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地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习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养成积累和诵读文言文的阅读习惯。
3、激发学生热爱雪、热爱诗、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诵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抓注重点语句,品读课文。
教学难点:
培养学习文言文的习惯
教学背景:
在七年级的语文中,学习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这就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兴趣,创造情境,加强朗读指导,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如果教师引导好,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阅读文言文的好习惯会,为学生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开端;在教学中除本课内容外,还穿插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数学诗谜、咏雪打油诗、四季小诗等内容,对此学生也会很感兴趣。
教学准备:
搜集与“雪”有关的诗词名句、成语、俗语、歌曲等,以丰富课堂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读诗吗?
生:喜欢。
师:下面老师给同学们朗诵一首数字诗,同学们注意听,看谁听完一遍,就能把这首诗复读出来。“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芦花皆不见。”
师:同学们能一齐重复一遍吗?
生:能。“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芦花皆不见。”
师:哇,好神奇的记忆力,那么这首数字诗还是一首诗谜,哪位同学能猜到它的谜底呢?
生:(异口同声)雪!
师:非常准确,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根据什么猜到的呢?
生:因为雪是一片又一片的。
生:因为雪像芦花,所以飞入芦花就看不见了。
师:说得好,雪像芦花,芦花似雪,下面我们共同走进一千五百年前的谢家,去看一看那时候的孩子是怎样“咏雪”的。(板书课题)
师:这是一篇篇幅短小的文言文,我们学习这篇文章重点是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一定的文言词语。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字的读音和断句(老师范读,学生认真听读)。
师:接下来同学们自己自由朗读课文,有疑难问题随时可以举手,老师随时解答(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好,大家读得很认真,下面我们进行朗读练习,同桌两人一组,甲同学先读一遍,乙同学负责正音,并检查停顿是否适当;之后,乙同学朗读,甲同学指正,大家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师:开始(生合作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合作得不错,朗读过程中,一位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是在“王凝之”的后面停顿还是在“王凝”的后面停顿。
师:谁来发表一下你的意见。
生:我认为应在“王凝之”后面停顿,因为书下面有注释“王凝之”是人名。
师:回答十分准确,刚才有疑问的同学明白了吗?(同学点头示意:明白了)下面齐读一遍课文,做好单独朗读的准备。(师领起,生齐读)
师:很好。哪位同学要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才华。
(一学生站起来朗读)
师: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好。
师:他读得字音准确,节奏适当,说明他的同桌同学检验得认真,我们请他的同桌来读一下如何?(该同学的同桌站起来读)
师:看来他的同桌读得更胜一筹,那么经过朗读,我们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下面参照书下注释,练习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根据自己的意愿,商量讨论可以,自己进行也可以。(生有的自己练习,有的两人商量,有的三四人讨论)
师:谁来为大家复述?
(一生复述课文)
师:对他的复述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觉得“儿女”一词他复述的不对,这个词的含义和现代不同,在文中应是“子侄辈的人”。
师:纠正得很对,还有不同意见吗?(无人发表意见)没有不同意见,下面我们进一步练习诵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次我们来个男女生分组竞赛,看哪组读得好,男同学先读一遍。(男生读)
师:下面请女同学读。(女生读)
师:读得都很好,达到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课文。下面给2分钟背诵时间,看谁背得快?觉得能背下来就可以举手,老师到你身边去听你背诵。(生自由背诵,1分钟后有1人举手,老师过去听,学生起立,教师示意坐下,生背,老师听,点头赞许。)(又有几人同时举手)
师:齐背一遍试试。(生齐背,多数同学都能背下来)
师:谁勇敢地为大家背一遍?(一生熟背后,掌声响起。)
师:非常好,多数同学已经能够熟读成诵了,那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篇文章的内容。(此处为整体感知课文)
生:咏雪。
师:高度概括,能告诉老师,谁咏雪吗?
生:谢家的孩子。
师:好,谢家的孩子们咏雪。
师:谁来回答,他们怎么咏雪的?(此处为抓住重点语句品读课文)
生二:兄子胡儿认为“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谢道韫认为“未若柳絮因风起”。
师:也就是说,一个把雪比喻成“盐”,一个把雪比作“柳絮”。(板书:“盐”,“柳絮”)大家思考:①谢太傅认为哪个比喻好?②作者觉得哪个比喻好? ③你觉得哪个比喻好?理由是什么?
下面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学生分组讨论,分四大组,每大组分三个小组。研究气氛热烈。)
师:好,研讨到这,下面就第1个问题,哪个小组发表意见。
甲组第2小组代表:我们觉得谢太傅认为两种比喻都好,因为“公大笑乐”,表明他听了两种比喻都非常高兴。
乙组第1小组代表:我们小组认为谢太傅是“笑”——“撒盐空中”,“乐”——“柳絮因风起”因为正好用了两个词,前后对应。
师:很好,英雄所见不尽相同,那么作者的观点呢?
丙组第3小组代表:我们小组觉得作者认为“柳絮因风起”好,因为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就说了作者的观点
丁组第2小组:我们也同意他的观点。
师:那么你们认为哪个比喻好?为什么?
生一:我认为“柳絮因风起”好,因为柳絮轻盈,风一吹,能飘起来,跟雪一样。
生二:我觉得“撒盐空中”更好一些,因为盐的颜色和雪一样都是白色的,还因为盐能化为水,这点也和雪一样。
师:两个同学各有道理,那么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看还可以把雪比做什么呢?
(学生纷纷举手)
生:像鹅毛。
师:不错。空中鹅毛差可拟(板书:鹅毛)
生:像蒲公英的种子。
师:好!蒲公英的种子。(板书:蒲公英的种子)还有吗?
生:(脱口而出)芦花。
师:好,信手拈来数字诗中的“芦花”。
生:我觉得还像棉花。
师:噢,冬天雪下得大,人们就称为棉花套子雪。(板书:棉花)
生:还像白纸片,白泡沫砖的碎沫。
师:非常好!在同学们丰富的想象中,一朵洁白无瑕晶莹如玉的六角冰花诞生了。(板书)
芦花
棉花 盐
雪
纸片 柳絮
鹅毛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这六角冰花吗?
生:喜欢。(异口同声)
师:为什么喜欢?随便抢答,开始——
生:(纷纷抢答)在雪天可以打雪仗、堆雪人、滑雪、滑爬犁……
师:同学们喜欢雪,古代的文人墨客也喜欢,有诗为证:唐代高骈的“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代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贺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如果说雅俗共赏的话,唐代还有一首民间的写雪的打油诗,大家想听吗?
生齐答:想。(鼓掌表示欢迎)
师:大家听好,看听完一遍能不能记住。(有感情的背诵)
“六角飘飘落九霄,山前屋后尽琼瑶。待到日出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生:(听后脸上露出喜欢的神情)(随老师齐背)“六角飘飘……使锹的使锹。”
师:老师在这儿说了这么多咏雪诗,同学们想必早已着急了吧,好,搜索你的记忆,看看积累了哪些带“雪”字的诗句、成语、谚语、俗语等。
生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好。唐代柳宗元的《江雪》。
生二:“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能漫天作雪飞。”
师:韩愈的《晚春》。
生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师:不错,民间谚语。
生四: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师:好!这是毛泽东的词。还有这样一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还有谁说?
生五: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师:民间俗语。
生六:瑞雪兆丰年。
生七:雪中送炭。
师:太棒了,大家的知识面很广,宋代王安石还有一句“遥知不是雪——
生:(齐接)为有暗香来”。
师:还有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
生齐接:雪却输梅一段香”。
师:好,大家思路很广,带“雪”字的诗句,谚语等,有这么多,那么带“雪”字的歌儿有吗?谁给大家唱一句?
生:(两女生商量后齐唱)“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生唱:“我爱你,塞北的雪……”
生唱:“雪姑娘,雪姑娘……”(唱得很好,歌词没能全记下来)(生全体鼓掌,掌声热烈)
师:我们徜徉在雪的世界里,留连忘返,我们回顾一下这堂课所学的内容:首先我们重点学了《咏雪》这篇文言文,大家再一齐背诵一遍,(生齐背)背得很熟,我们开始还接触了一首数字诗,一齐来一遍,数字诗(生齐背:一片二片……)还欣赏了一首唐代打油诗,共同来一遍(生齐背:六角飘飘……)雪的世界,让人乐此不疲,想到雪,老师自然地想到了下雪的季节,这个季节是——
生齐答:冬……季。
师:对,“大约是在冬季”由此教师又想起一首四季小诗:同学们感兴趣吗?(生齐鼓掌)“春天芳香,夏天明朗,秋天金黄,唱一首冬天的歌吧——冬天充满了雪花”,大家一齐来一遍好吗?
生齐:“春天芳香……充满了雪花”
师:这首诗的结尾句原来是“冬天充满了希望”,老师把它改成“冬天充满了雪花”大家能理解是为什么吗?
生一:因为我们这堂课的课题就是咏雪。
师:回答非常到位,那么现在老师想起英国诗人雪莱的一句诗:“冬天已经到了,(生齐接)春天还会远吗?”老师想把这句诗改动一下,作为我们这堂课的结束语,谁来帮老师这个忙呢?
生二:我觉得可以这样改:秋天已经到了,冬天还会远吗?
师:有其它改法吗?
生:冬天已经到了,雪的世界还会远吗?
师:能说出理由吗?
生:因为我们这堂课的课题是咏雪,我们所接触的诗句都是与雪有关的,所以结束语也应扣在雪上。
师:说得太妙了,像写作文一样,结语也要扣题,但老师想问:冬天已经到了吗?还有两周才立冬呢,还应怎样改一下?
生:冬天就要到了,雪的世界还会远吗?
师:非常好,这堂课,我们沉浸在雪的世界里,了解了谢家孩子的咏雪,了解了文人墨客的吟雪,了解了凡夫俗子的乐雪……那么等到雪的世界到来的时候,我们用自己的诗咏自然的雪可以吗?
生齐:(充满激情的)可以!
师:今天我们的作业是把《咏雪》这篇文章背熟,然后收集整理带“雪”字的诗句、成语、谚语等,看看谁搜集得多。
《咏雪》评析
孙雪梅
初听贾俊霞老师的课,似乎很平常,没有别出心裁的创新设计,没有大起大落的波澜起伏,也不着意于情境的创设和语言的雕琢,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教师深厚的功底,在平淡之中彰显其教学的艺术魅力,使我们不能不惊叹于贾老师的教学功力。
仔细回味,本节课的突出优点如下: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整节课,从导入到阅读课文,再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乃至课外的延伸,教师始终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设计和内容要求都富有情趣,让学生总是感到通过努力容易做到,教师适时而适当的鼓励和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始终兴趣昂然而又充满成就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2、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对于《咏雪》这样一篇浅易的文言文,本节课以朗读、背诵、积累和培养语感为主,体现了文言文学习规律,避免了以“教”统治“学”,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给学生很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对课文熟读成诵,而且能够背诵四首关于“雪”的诗歌,还积累了很多关于“雪”的诗句、俗语、谚语等,丰富了学习内容,激发了学生对“雪”的情感。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内容的学习,都是在学生兴致勃勃而又非常轻松的状态下完成的,教师在不着痕迹之中凸显其教学艺术,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3、尊重学生个性体验和感悟,激发学生创造才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贾俊霞老师注重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文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教学中有意识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如关于“雪”的两种比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发挥想象力,又进行多种比喻,激发学生创造才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⑶ 咏雪的意思
《咏雪》: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⑷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册识字2《咏雪》教案
雪就像白色的精灵,在空中营造最美的意境。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咏雪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目标:
1、学习古汉语知识。
2、背诵短文。
3、比较“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的美感差异。
教学过程:
一、 师生交谈家庭聚会时的情况,引入作对联,咏诗词歌赋,之后,师生共同研读南朝文学家刘义庆的一篇短文《咏雪》。
二、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释默读课文,圈画出生字、难词。之后,小组利用工具书解决。之后,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
看大屏幕 讲析文言词句:
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子侄晚辈统称。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猛。
欣然,高兴的样子。
拟,比,比拟。
未若,不如。
差,大致。
因,趁,乘。
1、白雪纷纷何所似?似何,像什么。
2.即……之妻也。“……也”,“是 ……。”
3、即……之妻也。省略主语“(谢道韫)就是……。”
三、教师范读课文。
四、教师领读课文。
五、学生自由朗读一遍。
六、教师示范、指导背颂课文(合上书,一学生读,其余学生听,三遍之后背诵)。
七、简析课文内容:文中赞赏了谁?
赞赏谢道韫的才气。从哪一句得知?文末交代道韫的身世可见。
八、两个小孩都很快做出了句子,且小男孩最快,随后小女孩微起朱唇出妙语“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而公大笑乐,比较“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形容“白雪纷纷”,哪一个更好?学生各抒己见,自圆其说即可。
教师见解:“撒盐空中”这句虽然形似,但给人的感觉不美,“柳絮因风起”句则形象、动态、美感兼具,有意蕴。举例:有一首打油诗写道:“江山一笼统,井上一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首打油诗有形象,无意象,我们体会不到景物美,这不是成功的文学创作,好的文学形象要有美感,有情趣。如:“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咏雪》)
《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 、”大笑乐”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营造了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这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家庭。
九、齐背课文。
十、拓展练习。
要求学生背出自己熟悉的咏雪诗句,师生共同欣赏。
附课文《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⑸ 天地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诗是什么意思啊
天地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首诗的意思是大雪把整个江山染成了一片白色,只有屋前的那口井成了一个黑窟窿。在雪中追逐的黄狗和白狗,黄狗身上染成一片雪白,而那只白狗身上堆起了雪,似乎变得肿了起来。
诗名为《咏雪》,是唐朝诗人张打油所作的一首打油诗。这首诗用了白描的手法,形象而风趣地出雪中景物特点。全诗观察独特、比喻恰当、形象鲜明、表达准确,虽通篇没有一个“雪”字,雪的形象却跃然纸上。
首句写大雪覆盖下一片白茫茫的景象,人看雪景,视野模糊,在白茫茫一片之中,只见井口开了一个“黑窟窿”。江山极大,井口极小,首行两句,以江山之白对照井口之黑,看似“荒谬”,对照却极鲜明。三四两句写黄狗与白狗在下雪时候的变化,更是具体生动,别饶“奇趣”。
(5)咏雪教学视频扩展阅读
打油诗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以后瓜瓞绵绵,不断发展,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这类诗一般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
唐人张打油不过是一般的读书人,有人说他是个农民,总之是个无名小卒。但他的这首《咏雪》“天地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在后人看来算得上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名垂千古。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通篇写雪,不着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跃然。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生动、传神。用语俚俗,本色拙朴,风致别然。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悦人,广为传播,无不叫绝。
⑹ <世说新语>咏雪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预定在中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做游戏。违约的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不在?”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而离去。”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时份见面,中午了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小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客人感到惭愧不安,忙下车前来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失信无礼的人。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⑺ 《咏雪》文言文的翻译
一、翻译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二、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三、出处
南北朝的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7)咏雪教学视频扩展阅读
一、赏析
《咏雪》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收录在《世说新语》中的一段文言散文。始出于东晋谢安与其子侄辈们的一段即兴对话。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
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并因此而流传千古,成为一段佳话。《咏雪》作为清谈名士的教科书,特别注意传达魏晋清谈家的独特的语言形象,重视人物语言的润饰。
二、创作背景
《世说新语》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这篇《咏雪》就始出于东晋谢安与其子侄辈们的一段即兴对话。
三、作者简介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
刘义庆曾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典籍。17岁升任尚书左仆射,位极人臣,但其堂弟宋文帝和刘义康的“主相之争”日益激烈,因此刘义庆也惧遭不测之祸,29岁便乞求外调,解除左仆射一职。曾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
刘义庆是刘裕的侄子,在诸王中颇为出色,自幼就被刘裕所知,称赞其“此吾家丰城也”。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著有《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明录》。为中国古代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