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语文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篇1
我首先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掌握必要的文言基础知识如“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了解辞赋特点;体悟作者超出尘世的隐逸的情感。而教学难点就在于诵读中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我采用了诵读和了解背景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达则兼济天下”规范了多少中国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他的‘济世“的确让人费解。我们一起学习了他的名篇《归去来兮辞》,看我们能从中找到他醉情于山水田园之乐的原因,并体悟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欧阳修曾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的慨叹。那是因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起旧时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 的共鸣,
终于,我比较成功地让学生理解了作者的复杂的情感,并且使学生能从中得到正面的影响——追求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语文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篇2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焦作市优质课比赛。本次比赛,我抽的课题是《归去来兮辞》,这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抒情散文,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辞赋,在教学设计上着实让我为难。本文该作为一篇文言文来讲,还是作为一首诗歌来上?课文的定性问题,关系到整个教学的设计。若是古文教学难免要注重于基本常识,若是诗歌,则对字词不过于强求而侧重于感情的赏析与学生的感悟。最初设计,面面俱到,将重点放在内容和感情上,在理解内容的过程中梳理文言知识,结果以失败告终。散乱无味,重点不突出是第一次试讲留给听课老师的印象。于是在赵保珍老师,王军芳老师和语文组其他同仁的指导和建议下大改教学思路,确定字词以课堂检测的形式来处理,教学重点则根据课文线索“归去之因、归去之情、归去之悟”大胆取舍,舍“因”去“悟”留“情”。在经历了三次改稿五次试讲之后,于5月9日下午走上了市优质课的讲台。
然而,课堂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走下讲台之时,便是遗憾之始。遗憾对文本挖掘太浅,遗憾课堂诵读太少,遗憾与学生距离太远,遗憾自己自信不足……掩卷沉思,反思如下:
一、文本挖掘浅
从抽到题目的那刻起,茫然便一直伴随着我。在备课的一个星期里,赵老师曾多次提醒我“静下心来研读文本,要先有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再去理清思路,设计教学。”但回头思考,自己做得并不到位。第一次试讲时的全盘否定,第二次试讲时的不够投入,第三次试讲时太过随意的课堂语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我乱了分寸。使得原本就不擅长讲古文诗歌的我,更觉诗歌古文之深不可测,难以驾驭。于是大改教学思路,精心锤炼语言,回头反思,似乎本末倒置了。因为在初次试讲被推翻之后我更侧重于教学环节和教学语言的斟酌,忽视了对文本的挖掘。于是在引导学生通过景语体会作者情感处理“归去之情”这个教学重点时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二、课堂诵读少
在教学设计上既然以诗定位,就应以朗读感知为中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读的充分,是学诗的根本,读好了,字词便不是问题,情感也不再是难题。通过诵读让学生细细品味,体会文章语言,进而探究归去之因、归去之悟及作者情感,这本是水到渠成之事,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却没有注重引导学生诵读。虽然也有诵读环节,但读的太少,读的不够,故在“归去之悟”这个环节中学生回答稍显吃力。这样就给听课教师造成“课堂设计不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印象。其实,在教学设计中之所以将“归去之悟”放在“归去之因”之后,一是因为课下注释非常详细,设想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难度不大,应该能很容易找出答案。二是想要突出“归去之情”这一重点,让学生在赏析“情”的过程中由田园之乐上升到精神之乐,进而感受“悟”,因此我采用了“由果溯因”法。
但由于在课堂上让学生读的太少,致使他们对内容理解不够,导致了教学过程的.不够流畅。
三、学生距离远
党老师一语“《归去来兮辞》教学中,执教老师始终没有走近学生,使老师没有了亲和力与学生产生了距离”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在平时的教学中自认为自己不算是没有亲和力的老师,为何会在市优质课上与学生产生距离?失去亲和力?反思原因,距离是由于缺乏大赛经验导致紧张、不够自信造成的!故而忽略了走进学生,忽略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使得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另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对文章挖掘不深,把握不到位。所以,我认为深入挖掘文本,对文本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和看法是讲好一节课的决定性因素。
虽有遗憾,但也收获颇丰。
经历这次优质课,我认识到了语文老师良好的语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深入挖掘文本,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能够熟练运用精炼简洁的课堂语言是上好一节课的亮点,将亲和力融入课堂能使一节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而非“被灌”。
经历这次优质课,我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感谢赵保珍老师,王军芳老师对整个教学设计的指导和建议,感谢她们节节不落,认真仔细的听评,感谢她们对我教学语言的锤炼。感谢张军红老师,焦丹丹老师加班加点不厌其烦地对导学案及课件的修改。感谢姬琰囡老师在我8号下午去见学生时给我的勇气和帮助,感谢所有语文组老师对我的鼓励!可以说,我的成绩是语文组共同努力的结果。
优质课结束了,但我的成长才刚刚开始。成绩只是一时,成功也只是一事,而成长才是一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自己在语文教学的成长而奋斗!
语文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篇3
9月24日,我在高二年级四班、五班先后进行了《归去来兮辞》第一课时的教学。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回顾陶渊明其人其作品;认识“辞”这一文体;结合课下注释,会翻译全篇文章。至于文章的内涵主要放在下一课时探讨。
就学生的导学案完成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完成得较为认真,但还有两个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地方:一是导学案“课前学习”部分有一处明确指导学生补充积累字和读音,但大部分学生只把老师设置的空填了一下,并未自己补充,其实,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字词要远远多于那几个空,正是出于懒惰,才没有亲自补充、亲自积累。我应该经常提醒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学习语文首先就应有这种意识,否则很难做到厚积薄发、信手拈来。二是导学案“课前学习”部分有一处要求学生积累文言知识点,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有种积累的意识,这样才能从容应对高考的课外文言文阅读,但有的学生不知道该积累什么,有的只写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并未举出文中的例子,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记住,什么收获都没有;有的积累了陶渊明写作的特点。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文言知识点的积累。如果针对高考考点,另外一些例子倒值得积累,比如:“寻”译为“不久”;“胡”、“奚”、“曷”等疑问代词的用法。我应该在这一方面对学生有所引导,再结合练习题中的课外文言文阅读,培养他们积累知识点的意识。
至于本文的翻译,其实课下注释已很详尽,因此,我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先自主翻译,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最终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写到黑板上,由其他组的同学进行展示,帮助其解决疑难问题。但最终的结果是,有的课下注释明确标注的问题,又被同学们写上了黑板,这证明他们在翻译过程中没有认真完成,对文言文翻译不够重视。虽然我在后面设置了“测一测”这一环节,但我设计的问题太少,对于检测他们的翻译无异于杯水车薪,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因此,以后我会强化他们对文言文的翻译,并最好给学生一个“检测学案”,检测他们的学习情况,主要包括默写、翻译、重点字词意义及用法等与高考考点密切相关联的知识。
Ⅱ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高中《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篇一
第二次上这篇课文,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第一次上这篇课文,已经是在几年前。
怎么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怎么做好环节设计,总是萦绕在我心里。几番挣扎后,我将对陶渊明的了解和对辞文体特征的把握相结合,确定了本文重在“披文入情”,通过一个必须的理解段落内容的过程,来走进陶渊明的情感天地,去感知他辞官归家,享受田园生活背后的种种感情,以期达到“知文”与“知人”相辅相成的阅读状态。我想强调,那一刻的想法是真实的。
在教学环节设计上,我借助了几个方式:一是欣赏抒发和绘画作品,为画作陪陶渊明的经典诗句(范围是在学习的课文内);二是引入阅读一考生的佳作——《菊花人生》,以增加“知人论世”的分量;三是引入康桥的魅力诵读,但终于因为电脑程序的问题失败,便改方案为做配乐朗读(用的的《高山流水》,效果也不错);四是谈谈你心中有一个怎样的陶渊明,要求是仿照老师给的“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自由的人”这个句式;五是借用一些名家名言来做一点探究思考,促进互动,调解氛围;六是做一次仿写来结束本文的学习,内容是选择你喜欢的两位古代诗人的名句,参照“生活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诶。陶渊明说,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 句式续写两组句子。
课虽然照我的设计“走着”。但在蓦然回首时,又有了啰嗦的嫌疑,耗时不菲(用了4课时)。禁不住又忆起了蒲老的善言——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把自己的.课堂打磨得精细一点。确实,我一步小心,又有了失足。
前车之鉴啊!写下来,以作自省自勉。
高中《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篇二
一、教材处理反思:
关于《归去来兮辞》一文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教师用书认为本文是辞官归田之初的作品,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辞官归隐之前、将归之际。该如何定位,将对教学方法产生较大影响,本着有利教学的原则和个人悟读的心得,我采用了归隐之前、将归未归这一观点。因为文学是一种精神产品,它本身与社会有一定的差异,好比理想和现实的差异。何况“辞”,追溯其源头——楚辞,本是浪漫主义之流。另一方面浪漫主义的想象,乃是陶渊明创作的重要特色,童叟皆知的《桃花源记》便是典型一例。此文理解为将归之际,人未归心已先行,由心神去想象,想象总是美好的,所以全文充斥着一股惬意、一股坚毅,而现实的归家,不说旅途之苦,清贫之家,无米下锅之际,或许愁容满面,能有此文之悠然的神韵吗?再联系作者的生平及课文之序,本文的由来便一目了然。陶渊明青少年时,曾有“大济苍生”的抱负和“骞翮思翥”的壮志,但由于东晋当时的士族门阀制度相当严酷,陶渊明并非士族之家,要想通过做官来伸展个人志向实现抱负,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一方面,他与唐时的李白经历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文风也偏走浪漫。
二、教学方法反思:
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合理的配置处理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该是做为一篇文言文来讲,还是作为一首诗歌来上?课文的定性问题,关系整个教学方法的设计,若是古文教学上难免注重于基本常识,若是诗歌,则对字词不过于强求而侧重于意境的赏析与学生的感悟。依据单元提示,本单元为汉魏晋散文赏析;但本文体裁为“辞”,根据辞的特点,虽然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但它仍然是诗。通观本文内容,不管是从句式、韵律、意境来看它是一首美诗。这点教师用书也认同,点明“此体裁重在抒情,形式上尽管后来也有若干变化,但四句一节,每句三拍的格局,还是保持了下来。”定位以诗,则以朗读感知为中心,感受并体会本文潇洒脱俗而富于人情味的特点,让学生读的充分,是诗的根本,读好了,字词便不是问题,意境也不再是难题。因而本课程以朗读为主要形式,贯穿阅读教学全过程,我预设之为“教师范读——自由朗读——提名朗读——集体朗读——自由朗读——解读练习——讨论归纳”这一教学过程,希望以一个愉快的教学过程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的资料进行收集、判断,吸取精华而弃其糟粕。
;Ⅲ 《归去来兮辞》的语文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归去来兮辞》的语文教学反思(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归去来兮辞》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1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才能更深刻的领会其中的神韵。只有多读多思才能对作品有更透彻的理解,才能真正的体味作者的良苦用心,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我觉得这也是更好进行教学工作的前提。
我所在的学校实行分层次教学,本学期我所执教的教学班跨了两个层次,这就给我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学生基础不一样,所以教学起点也会有所差别,而且必须照顾到所有学生,所以在备课时我有意识的将A层次的起点提高,B层次的起点降低,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有很多的教学情境和自己的教学预设有差别。
首先,教师应该注意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其实是老生常谈,《归去来兮辞》对于B层次的同学有点吃力,所以上课时他们的状态并不是最好的,这时教师就应该适当的停下自己匆匆的脚步,扭转这种状态,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的角色当中。如果这时我能想起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和酒的关系》,给学生讲讲魏晋时期的风尚,或者讲讲名人眼中的陶渊明,抑或是讲讲陶渊明的轶事,我想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就会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但是当时我只是提醒学生注意,过了一段时间有些学生又昏昏欲睡,我就是在这种反复的提醒中度过了这堂课,可见这堂课的效率有多差。
其次,课堂教学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给A层次同学上课时,我以为他们的基础不错,可以适当的多拓展一些知识,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在讲序的时候我有意识的多扩充了一些字词,把学生学过的没学过的字词,都讲给他们,表面上看学生多了解了很多基础知识然而实际上从第二节课反馈的情况看,第一节课的效率并不高,这就告诉我,课堂教学内容并不一定是越多越好,关键是学生能否掌握。对于本文我觉得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归去来兮辞》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2
一、教材处理反思:
关于《归去来兮辞》一文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教师用书认为本文是辞官归田之初的作品,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辞官归隐之前、将归之际。该如何定位,将对教学方法产生较大影响,本着有利教学的原则和个人悟读的心得,我采用了归隐之前、将归未归这一观点。因为文学是一种精神产品,它本身与社会有一定的差异,好比理想和现实的差异。何况“辞”,追溯其源头——楚辞,本是浪漫主义之流。另一方面浪漫主义的想象,乃是陶渊明创作的重要特色,童叟皆知的《桃花源记》便是典型一例。此文理解为将归之际,人未归心已先行,由心神去想象,想象总是美好的`,所以全文充斥着一股惬意、一股坚毅,而现实的归家,不说旅途之苦,清贫之家,无米下锅之际,或许愁容满面,能有此文之悠然的神韵吗?再联系作者的生平及课文之序,本文的由来便一目了然。陶渊明青少年时,曾有“大济苍生”的抱负和“骞翮思翥”的壮志,但由于东晋当时的士族门阀制度相当严酷,陶渊明并非士族之家,要想通过做官来伸展个人志向实现抱负,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一方面,他与唐时的李白经历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文风也偏走浪漫。
二、教学方法反思:
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合理的配置处理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该是做为一篇文言文来讲,还是作为一首诗歌来上?课文的定性问题,关系整个教学方法的设计,若是古文教学上难免注重于基本常识,若是诗歌,则对字词不过于强求而侧重于意境的赏析与学生的感悟。依据单元提示,本单元为汉魏晋散文赏析;但本文体裁为“辞”,根据辞的特点,虽然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但它仍然是诗。通观本文内容,不管是从句式、韵律、意境来看它是一首美诗。这点教师用书也认同,点明“此体裁重在抒情,形式上尽管后来也有若干变化,但四句一节,每句三拍的格局,还是保持了下来。”定位以诗,则以朗读感知为中心,感受并体会本文潇洒脱俗而富于人情味的特点,让学生读的充分,是诗的根本,读好了,字词便不是问题,意境也不再是难题。因而本课程以朗读为主要形式,贯穿阅读教学全过程,我预设之为“预读,初探——通读,质疑——精读、解疑——解读、练习”,这一教学过程,希望以一个愉快的教学过程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的资料进行收集、判断,吸取精华而弃其糟粕。本堂课本着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让语文教学既有趣味又有知识味的目标,采用愉快教学的方式,以朗读为主,通过三读:
一、学生初读,注意音义。
二、教师朗读,体会文章的情感,给学生思考空间。
三、磁带范读与学生诵读结合。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通过诵读让学生细细品味,体会文章风格,探究作者心情及归田之由。
在以课文为本的同时,适当延伸课堂内容,营造情感氛围,用情教人,教学中师生双方以情感为纽带,让学生心领神会,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和体会本文内容。整堂课过程较为流畅,教师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学生受到感染,气氛融洽,而且让学生评判老师的朗读,学生兴趣很高,听课认真,思考问题十分主动,但是教师诵读这个关键环节教学处理还有一点缺陷。学生的参与度虽然很高,但由于对学生引导不够,一部分学生想全文都抓,反而无从入手,而且读完之后,间隔时间过长,学生易遗忘,这一环节需要控制朗读速度,并事先设好分工,比如让每组学生重点落在某一段上。
《归去来兮辞》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3
刚刚结束必修五第二单元第一课《归去来兮辞》的教学,教完之后,心里总觉得有些遗憾和困惑。本单元全部是古代抒情散文,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去感受和领悟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去品鉴文章精彩的语言形式美。但在教学中,我对于引导学生感受抒情散文的优美性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关于文章诵读的问题
我带的是一个文科班和一个理科班,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语文素养不是很深。课前,我计划花3个课时将本课结束。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重点在于感受陶渊明彻底与官场决裂之后躬耕农田的愉悦和欣喜之情,以及那些许矛盾和犹豫的心理。所以我的教学设计是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层面的要求是让学生读出句内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节奏。这个层面的训练主要以范读和诵读指导为主,学生一句句、一段段地细读,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归去来兮辞》这种“辞”文体在断句、升降调方面的规律,从而读准节奏,读出语气。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诵读中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文章的六字句既可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也可以3、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第二个层面是要求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读懂文意,读出文气,读出个性化的理解,完成对文意的整体理解,从而享受诵读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激发其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但由于学生兴趣问题,他们对于“辞”这种文体了解较少,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不够深刻,而且也没有借助多媒体来进行范读。因此,在多次朗读的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一遍读还比较有激情和情感投入,但越读学生似乎越找不到感觉了。虽然安排了各种形式的诵读:教师范读、领读、齐读、分组读等等,但还是没有收到真正的效果,致使课程拖沓,不能按预期完成教学任务,也不能很好地突出教学的重点:诵读。这也让我知道了,教学中不能忽略教学的核心——学生。
二、关于内容取舍的问题
课文教学中,课文导入是一个亮点,最能体现语文课新、奇的特点;文体知识可增加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背景资料补充对理解文本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关于作者思想及其影响的介绍;文言知识更不能省,必须全面而综合地介绍……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对所有的问题我都不愿舍去。
备课时,设计所有这些内容当简则简。但在实际教学中我还是未能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愿舍弃一个内容,不愿简化一个环节,导致教学重点的突显受影响,未能迅速地进入文本的解读和欣赏,以至于淡化了文本是关键,学生是主体这一教学主旨。
三、关于课文深层次问题探究的疑惑
新课程教学理念中,非常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关于本文,也有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那就是课后练习第三题中提到的: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流露出作者悲观、消极的意味,你是怎么理解的?这个问题我留给学生一起探究、讨论,但从几个基础不错的学生的回答来看,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陶渊明的思想,回答得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很让人困惑。而我在解答的过程中,也并没有很好地阐释清楚,这从学生那似懂非懂的表情中可略知一二。
这些都是我的疑问和困惑,还有待我进一步地思考与探索。
《归去来兮辞》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4
9月24日,我在高二年级四班、五班先后进行了《归去来兮辞》第一课时的教学。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回顾陶渊明其人其作品;认识“辞”这一文体;结合课下注释,会翻译全篇文章。至于文章的内涵主要放在下一课时探讨。
就学生的导学案完成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完成得较为认真,但还有两个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地方:一是导学案“课前学习”部分有一处明确指导学生补充积累字和读音,但大部分学生只把老师设置的空填了一下,并未自己补充,其实,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字词要远远多于那几个空,正是出于懒惰,才没有亲自补充、亲自积累。我应该经常提醒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学习语文首先就应有这种意识,否则很难做到厚积薄发、信手拈来。二是导学案“课前学习”部分有一处要求学生积累文言知识点,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有种积累的意识,这样才能从容应对高考的课外文言文阅读,但有的学生不知道该积累什么,有的只写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并未举出文中的例子,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记住,什么收获都没有;有的积累了陶渊明写作的特点。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文言知识点的积累。如果针对高考考点,另外一些例子倒值得积累,比如:“寻”译为“不久”;“胡”、“奚”、“曷”等疑问代词的用法。我应该在这一方面对学生有所引导,再结合练习题中的课外文言文阅读,培养他们积累知识点的意识。
至于本文的翻译,其实课下注释已很详尽,因此,我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先自主翻译,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最终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写到黑板上,由其他组的同学进行展示,帮助其解决疑难问题。但最终的结果是,有的课下注释明确标注的问题,又被同学们写上了黑板,这证明他们在翻译过程中没有认真完成,对文言文翻译不够重视。虽然我在后面设置了“测一测”这一环节,但我设计的问题太少,对于检测他们的翻译无异于杯水车薪,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因此,以后我会强化他们对文言文的翻译,并最好给学生一个“检测学案”,检测他们的学习情况,主要包括默写、翻译、重点字词意义及用法等与高考考点密切相关联的知识。
《归去来兮辞》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5
新课程中的阅读教学要求教师树立体验阅读、拓展阅读、创造性阅读教学观,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真情,在拓展中不断积累,在创造中得到提升。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会获得成长和发展,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这时“教学在互动中生成,在沟通中推进。与传统的教学机制相比,最大的差异就是:把学生不只看作是教学的对象,同时还是教学的资源;把教师不只是看作知识信息的传递者,同时还是课堂上不同信息的接受者、倾听者、处理者;不只是把教学看作是预设计划的执行,同时更是师生、生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教学《归去来兮辞》时,我首先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掌握必要的文言基础知识如“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了解辞赋特点;体悟作者超出尘世的隐逸的情感。而教学难点就在于诵读中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我采用了诵读和了解背景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达则兼济天下”规范了多少中国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他的“济世”的确让人费解。我们一起学习了他的名篇《归去来兮辞》,看我们能从中找到他醉情于山水田园之乐的原因,并体悟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欧阳修曾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的慨叹。那是因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起旧时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共鸣,终于,我比较成功地让学生理解了作者的复杂的情感,并且使学生能从中得到正面的影响——追求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同时,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这一开放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很容易获取更多的表象资料,拓宽视野完成知识的重组,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掘;教师更便于主导学生很好完成学习任务。可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很好体现,是学习者与教学者、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课文内容、学习者与教学媒体的和谐互动,使师生都能分享到互动之乐。
Ⅳ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篇1
关于《归去来兮辞》一文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教师用书认为本文是辞官归田之初的作品,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辞官归隐之前、将归之际。该如何定位,将对教学方法产生较大影响,本着有利教学的原则和个人悟读的心得,我采用了归隐之前、将归未归这一观点。因为文学是一种精神产品,它本身与社会有一定的差异,好比理想和现实的差异。何况“辞”,追溯其源头——楚辞,本是浪漫主义之流。另一方面浪漫主义的想象,乃是陶渊明创作的重要特色,童叟皆知的《桃花源记》便是典型一例。此文理解为将归之际,人未归心已先行,由心神去想象,想象总是美好的,所以全文充斥着一股惬意、一股坚毅,而现实的归家,不说旅途之苦,清贫之家,无米下锅之际,或许愁容满面,能有此文之悠然的神韵吗?再联系作者的生平及课文之序,本文的由来便一目了然。陶渊明青少年时,曾有“大济苍生”的抱负和“骞翮思翥”的壮志,但由于东晋当时的士族门阀制度相当严酷,陶渊明并非士族之家,要想通过做官来伸展个人志向实现抱负,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一方面,他与唐时的李白经历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文风也偏走浪漫。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篇2
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合理的配置处理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该是做为一篇文言文来讲,还是作为一首诗歌来上?课文的定性问题,关系整个教学方法的设计,若是古文教学上难免注重于基本常识,若是诗歌,则对字词不过于强求而侧重于意境的赏析与学生的感悟。依据单元提示,本单元为汉魏晋散文赏析;但本文体裁为“辞”,根据辞的特点,虽然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但它仍然是诗。通观本文内容,不管是从句式、韵律、意境来看它是一首美诗。这点教师用书也认同,点明“此体裁重在抒情,形式上尽管后来也有若干变化,但四句一节,每句三拍的格局,还是保持了下来。”定位以诗,则以朗读感知为中心,感受并体会本文潇洒脱俗而富于人情味的特点,让学生读的充分,是诗的根本,读好了,字词便不是问题,意境也不再是难题。因而本课程以朗读为主要形式,贯穿阅读教学全过程,我预设之为“教师范读、自由朗读、提名朗读、集体朗读、自由朗读、解读练习、讨论归纳”这一教学过程,希望以一个愉快的教学过程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的资料进行收集、判断,吸取精华而弃其糟粕。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篇3
新课程中的阅读教学要求教师树立体验阅读、拓展阅读、创造性阅读教学观,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真情,在拓展中不断积累,在创造中得到提升。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会获得成长和发展,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这时“教学在互动中生成,在沟通中推进。与传统的教学机制相比,最大的差异就是:把学生不只看作是教学的对象,同时还是教学的资源;把教师不只是看作知识信息的传递者,同时还是课堂上不同信息的接受者、倾听者、处理者;不只是把教学看作是预设计划的执行,同时更是师生、生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教学《归去来兮辞》时,我首先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掌握必要的文言基础知识如“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了解辞赋特点;体悟作者超出尘世的隐逸的情感。而教学难点就在于诵读中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我采用了诵读和了解背景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达则兼济天下”规范了多少中国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他的“济世”的确让人费解。我们一起学习了他的名篇《归去来兮辞》,看我们能从中找到他醉情于山水田园之乐的原因,并体悟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欧阳修曾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的慨叹。那是因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起旧时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共鸣,终于,我比较成功地让学生理解了作者的复杂的情感,并且使学生能从中得到正面的影响——追求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同时,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这一开放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很容易获取更多的表象资料,拓宽视野完成知识的重组,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掘;教师更便于主导学生很好完成学习任务。可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很好体现,是学习者与教学者、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课文内容、学习者与教学媒体的和谐互动,使师生都能分享到互动之乐。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篇4
刚刚结束必修五第二单元第一课《归去来兮辞》的教学,教完之后,心里总觉得有些遗憾和困惑。本单元全部是古代抒情散文,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去感受和领悟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去品鉴文章精彩的语言形式美。但在教学中,我对于引导学生感受抒情散文的优美性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关于文章诵读的问题
我带的是一个文科班和一个理科班,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语文素养不是很深。课前,我计划花3个课时将本课结束。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重点在于感受陶渊明彻底与官场决裂之后躬耕农田的愉悦和欣喜之情,以及那些许矛盾和犹豫的心理。所以我的教学设计是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层面的要求是让学生读出句内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节奏。这个层面的训练主要以范读和诵读指导为主,学生一句句、一段段地细读,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归去来兮辞》这种“辞”文体在断句、升降调方面的规律,从而读准节奏,读出语气。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诵读中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文章的六字句既可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也可以3、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第二个层面是要求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读懂文意,读出文气,读出个性化的理解,完成对文意的整体理解,从而享受诵读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激发其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但由于学生兴趣问题,他们对于“辞”这种文体了解较少,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不够深刻,而且也没有借助多媒体来进行范读。因此,在多次朗读的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一遍读还比较有激情和情感投入,但越读学生似乎越找不到感觉了。虽然安排了各种形式的诵读:教师范读、领读、齐读、分组读等等,但还是没有收到真正的效果,致使课程拖沓,不能按预期完成教学任务,也不能很好地突出教学的重点:诵读。这也让我知道了,教学中不能忽略教学的核心——学生。
二、关于内容取舍的问题
课文教学中,课文导入是一个亮点,最能体现语文课新、奇的特点;文体知识可增加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背景资料补充对理解文本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关于作者思想及其影响的介绍;文言知识更不能省,必须全面而综合地介绍……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对所有的问题我都不愿舍去。
备课时,设计所有这些内容当简则简。但在实际教学中我还是未能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愿舍弃一个内容,不愿简化一个环节,导致教学重点的突显受影响,未能迅速地进入文本的解读和欣赏,以至于淡化了文本是关键,学生是主体这一教学主旨。
三、关于课文深层次问题探究的疑惑
新课程教学理念中,非常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关于本文,也有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那就是课后练习第三题中提到的: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流露出作者悲观、消极的意味,你是怎么理解的?这个问题我留给学生一起探究、讨论,但从几个基础不错的学生的回答来看,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陶渊明的思想,回答得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很让人困惑。而我在解答的过程中,也并没有很好地阐释清楚,这从学生那似懂非懂的表情中可略知一二。
这些都是我的疑问和困惑,还有待我进一步地思考与探索。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篇5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才能更深刻的领会其中的神韵。只有多读多思才能对作品有更透彻的理解,才能真正的体味作者的良苦用心,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我觉得这也是更好进行教学工作的前提。
我所在的学校实行分层次教学,本学期我所执教的教学班跨了两个层次,这就给我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学生基础不一样,所以教学起点也会有所差别,而且必须照顾到所有学生,所以在备课时我有意识的将A层次的起点提高,B层次的起点降低,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有很多的教学情境和自己的教学预设有差别。
首先,教师应该注意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其实是老生常谈,《归去来兮辞》对于B层次的同学有点吃力,所以上课时他们的状态并不是最好的,这时教师就应该适当的停下自己匆匆的脚步,扭转这种状态,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的角色当中。如果这时我能想起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和酒的关系》,给学生讲讲魏晋时期的风尚,或者讲讲名人眼中的陶渊明,抑或是讲讲陶渊明的轶事,我想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就会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但是当时我只是提醒学生注意,过了一段时间有些学生又昏昏欲睡,我就是在这种反复的提醒中度过了这堂课,可见这堂课的效率有多差。
其次,课堂教学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给A层次同学上课时,我以为他们的基础不错,可以适当的多拓展一些知识,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在讲序的时候我有意识的多扩充了一些字词,把学生学过的没学过的字词,都讲给他们,表面上看学生多了解了很多基础知识然而实际上从第二节课反馈的情况看,第一节课的效率并不高,这就告诉我,课堂教学内容并不一定是越多越好,关键是学生能否掌握。对于本文我觉得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篇6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焦作市优质课比赛。本次比赛,我抽的课题是《归去来兮辞》,这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抒情散文,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辞赋,在教学设计上着实让我为难。本文该作为一篇文言文来讲,还是作为一首诗歌来上?课文的定性问题,关系到整个教学的设计。若是古文教学难免要注重于基本常识,若是诗歌,则对字词不过于强求而侧重于感情的`赏析与学生的感悟。最初设计,面面俱到,将重点放在内容和感情上,在理解内容的过程中梳理文言知识,结果以失败告终。散乱无味,重点不突出是第一次试讲留给听课老师的印象。于是在赵保珍老师,王军芳老师和语文组其他同仁的指导和建议下大改教学思路,确定字词以课堂检测的形式来处理,教学重点则根据课文线索“归去之因、归去之情、归去之悟”大胆取舍,舍“因”去“悟”留“情”。在经历了三次改稿五次试讲之后,于5月9日下午走上了市优质课的讲台。
然而,课堂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走下讲台之时,便是遗憾之始。遗憾对文本挖掘太浅,遗憾课堂诵读太少,遗憾与学生距离太远,遗憾自己自信不足……掩卷沉思,反思如下:
一、文本挖掘浅
从抽到题目的那刻起,茫然便一直伴随着我。在备课的一个星期里,赵老师曾多次提醒我“静下心来研读文本,要先有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再去理清思路,设计教学。”但回头思考,自己做得并不到位。第一次试讲时的全盘否定,第二次试讲时的不够投入,第三次试讲时太过随意的课堂语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我乱了分寸。使得原本就不擅长讲古文诗歌的我,更觉诗歌古文之深不可测,难以驾驭。于是大改教学思路,精心锤炼语言,回头反思,似乎本末倒置了。因为在初次试讲被推翻之后我更侧重于教学环节和教学语言的斟酌,忽视了对文本的挖掘。于是在引导学生通过景语体会作者情感处理“归去之情”这个教学重点时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二、课堂诵读少
在教学设计上既然以诗定位,就应以朗读感知为中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读的充分,是学诗的根本,读好了,字词便不是问题,情感也不再是难题。通过诵读让学生细细品味,体会文章语言,进而探究归去之因、归去之悟及作者情感,这本是水到渠成之事,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却没有注重引导学生诵读。虽然也有诵读环节,但读的太少,读的不够,故在“归去之悟”这个环节中学生回答稍显吃力。这样就给听课教师造成“课堂设计不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印象。其实,在教学设计中之所以将“归去之悟”放在“归去之因”之后,一是因为课下注释非常详细,设想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难度不大,应该能很容易找出答案。二是想要突出“归去之情”这一重点,让学生在赏析“情”的过程中由田园之乐上升到精神之乐,进而感受“悟”,因此我采用了“由果溯因”法。
但由于在课堂上让学生读的太少,致使他们对内容理解不够,导致了教学过程的不够流畅。
三、学生距离远
党老师一语“《归去来兮辞》教学中,执教老师始终没有走近学生,使老师没有了亲和力与学生产生了距离”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在平时的教学中自认为自己不算是没有亲和力的老师,为何会在市优质课上与学生产生距离?失去亲和力?反思原因,距离是由于缺乏大赛经验导致紧张、不够自信造成的!故而忽略了走进学生,忽略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使得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另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对文章挖掘不深,把握不到位。所以,我认为深入挖掘文本,对文本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和看法是讲好一节课的决定性因素。
虽有遗憾,但也收获颇丰。
经历这次优质课,我认识到了语文老师良好的语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深入挖掘文本,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能够熟练运用精炼简洁的课堂语言是上好一节课的亮点,将亲和力融入课堂能使一节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而非“被灌”。
经历这次优质课,我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感谢赵保珍老师,王军芳老师对整个教学设计的指导和建议,感谢她们节节不落,认真仔细的听评,感谢她们对我教学语言的锤炼。感谢张军红老师,焦丹丹老师加班加点不厌其烦地对导学案及课件的修改。感谢姬琰囡老师在我8号下午去见学生时给我的勇气和帮助,感谢所有语文组老师对我的鼓励!可以说,我的成绩是语文组共同努力的结果。
优质课结束了,但我的成长才刚刚开始。成绩只是一时,成功也只是一事,而成长才是一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自己在语文教学的成长而奋斗!
Ⅳ 《归去来兮辞》语文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归去来兮辞》语文教学反思(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归去来兮辞》语文教学反思 篇1
我首先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掌握必要的文言基础知识如“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了解辞赋特点;体悟作者超出尘世的隐逸的情感。而教学难点就在于诵读中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我采用了诵读和了解背景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达则兼济天下”规范了多少中国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他的‘济世“的确让人费解。我们一起学习了他的名篇《归去来兮辞》,看我们能从中找到他醉情于山水田园之乐的原因,并体悟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欧阳修曾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的慨叹。那是因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起旧时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 的共鸣,
终于,我比较成功地让学生理解了作者的复杂的情感,并且使学生能从中得到正面的影响——追求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归去来兮辞》语文教学反思 篇2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焦作市优质课比赛。本次比赛,我抽的课题是《归去来兮辞》,这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抒情散文,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辞赋,在教学设计上着实让我为难。本文该作为一篇文言文来讲,还是作为一首诗歌来上?课文的定性问题,关系到整个教学的设计。若是古文教学难免要注重于基本常识,若是诗歌,则对字词不过于强求而侧重于感情的赏析与学生的感悟。最初设计,面面俱到,将重点放在内容和感情上,在理解内容的过程中梳理文言知识,结果以失败告终。散乱无味,重点不突出是第一次试讲留给听课老师的印象。于是在赵保珍老师,王军芳老师和语文组其他同仁的指导和建议下大改教学思路,确定字词以课堂检测的形式来处理,教学重点则根据课文线索“归去之因、归去之情、归去之悟”大胆取舍,舍“因”去“悟”留“情”。在经历了三次改稿五次试讲之后,于5月9日下午走上了市优质课的讲台。
然而,课堂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走下讲台之时,便是遗憾之始。遗憾对文本挖掘太浅,遗憾课堂诵读太少,遗憾与学生距离太远,遗憾自己自信不足……掩卷沉思,反思如下:
一、文本挖掘浅
从抽到题目的那刻起,茫然便一直伴随着我。在备课的一个星期里,赵老师曾多次提醒我“静下心来研读文本,要先有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再去理清思路,设计教学。”但回头思考,自己做得并不到位。第一次试讲时的全盘否定,第二次试讲时的不够投入,第三次试讲时太过随意的课堂语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我乱了分寸。使得原本就不擅长讲古文诗歌的我,更觉诗歌古文之深不可测,难以驾驭。于是大改教学思路,精心锤炼语言,回头反思,似乎本末倒置了。因为在初次试讲被推翻之后我更侧重于教学环节和教学语言的斟酌,忽视了对文本的挖掘。于是在引导学生通过景语体会作者情感处理“归去之情”这个教学重点时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二、课堂诵读少
在教学设计上既然以诗定位,就应以朗读感知为中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读的充分,是学诗的根本,读好了,字词便不是问题,情感也不再是难题。通过诵读让学生细细品味,体会文章语言,进而探究归去之因、归去之悟及作者情感,这本是水到渠成之事,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却没有注重引导学生诵读。虽然也有诵读环节,但读的太少,读的不够,故在“归去之悟”这个环节中学生回答稍显吃力。这样就给听课教师造成“课堂设计不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印象。其实,在教学设计中之所以将“归去之悟”放在“归去之因”之后,一是因为课下注释非常详细,设想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难度不大,应该能很容易找出答案。二是想要突出“归去之情”这一重点,让学生在赏析“情”的过程中由田园之乐上升到精神之乐,进而感受“悟”,因此我采用了“由果溯因”法。
但由于在课堂上让学生读的太少,致使他们对内容理解不够,导致了教学过程的不够流畅。
三、学生距离远
党老师一语“《归去来兮辞》教学中,执教老师始终没有走近学生,使老师没有了亲和力与学生产生了距离”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在平时的教学中自认为自己不算是没有亲和力的老师,为何会在市优质课上与学生产生距离?失去亲和力?反思原因,距离是由于缺乏大赛经验导致紧张、不够自信造成的!故而忽略了走进学生,忽略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使得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另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对文章挖掘不深,把握不到位。所以,我认为深入挖掘文本,对文本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和看法是讲好一节课的决定性因素。
虽有遗憾,但也收获颇丰。
经历这次优质课,我认识到了语文老师良好的语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深入挖掘文本,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能够熟练运用精炼简洁的课堂语言是上好一节课的亮点,将亲和力融入课堂能使一节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而非“被灌”。
经历这次优质课,我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感谢赵保珍老师,王军芳老师对整个教学设计的指导和建议,感谢她们节节不落,认真仔细的听评,感谢她们对我教学语言的锤炼。感谢张军红老师,焦丹丹老师加班加点不厌其烦地对导学案及课件的修改。感谢姬琰囡老师在我8号下午去见学生时给我的勇气和帮助,感谢所有语文组老师对我的鼓励!可以说,我的成绩是语文组共同努力的结果。
优质课结束了,但我的成长才刚刚开始。成绩只是一时,成功也只是一事,而成长才是一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自己在语文教学的成长而奋斗!
《归去来兮辞》语文教学反思 篇3
9月24日,我在高二年级四班、五班先后进行了《归去来兮辞》第一课时的教学。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回顾陶渊明其人其作品;认识“辞”这一文体;结合课下注释,会翻译全篇文章。至于文章的内涵主要放在下一课时探讨。
就学生的导学案完成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完成得较为认真,但还有两个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地方:一是导学案“课前学习”部分有一处明确指导学生补充积累字和读音,但大部分学生只把老师设置的空填了一下,并未自己补充,其实,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字词要远远多于那几个空,正是出于懒惰,才没有亲自补充、亲自积累。我应该经常提醒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学习语文首先就应有这种意识,否则很难做到厚积薄发、信手拈来。二是导学案“课前学习”部分有一处要求学生积累文言知识点,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有种积累的意识,这样才能从容应对高考的课外文言文阅读,但有的学生不知道该积累什么,有的只写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并未举出文中的例子,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记住,什么收获都没有;有的积累了陶渊明写作的特点。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文言知识点的积累。如果针对高考考点,另外一些例子倒值得积累,比如:“寻”译为“不久”;“胡”、“奚”、“曷”等疑问代词的用法。我应该在这一方面对学生有所引导,再结合练习题中的课外文言文阅读,培养他们积累知识点的意识。
至于本文的翻译,其实课下注释已很详尽,因此,我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先自主翻译,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最终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写到黑板上,由其他组的同学进行展示,帮助其解决疑难问题。但最终的结果是,有的课下注释明确标注的问题,又被同学们写上了黑板,这证明他们在翻译过程中没有认真完成,对文言文翻译不够重视。虽然我在后面设置了“测一测”这一环节,但我设计的问题太少,对于检测他们的翻译无异于杯水车薪,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因此,以后我会强化他们对文言文的翻译,并最好给学生一个“检测学案”,检测他们的学习情况,主要包括默写、翻译、重点字词意义及用法等与高考考点密切相关联的知识。
《归去来兮辞》语文教学反思 篇4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才能更深刻的领会其中的神韵。只有多读多思才能对作品有更透彻的理解,才能真正的体味作者的良苦用心,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我觉得这也是更好进行教学工作的前提。
我所在的学校实行分层次教学,本学期我所执教的教学班跨了两个层次,这就给我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学生基础不一样,所以教学起点也会有所差别,而且必须照顾到所有学生,所以在备课时我有意识的将A层次的起点提高,B层次的起点降低,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有很多的教学情境和自己的教学预设有差别。
首先,教师应该注意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其实是老生常谈,《归去来兮辞》对于B层次的同学有点吃力,所以上课时他们的状态并不是最好的,这时教师就应该适当的停下自己匆匆的脚步,扭转这种状态,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的角色当中。如果这时我能想起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和酒的关系》,给学生讲讲魏晋时期的风尚,或者讲讲名人眼中的陶渊明,抑或是讲讲陶渊明的轶事,我想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就会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但是当时我只是提醒学生注意,过了一段时间有些学生又昏昏欲睡,我就是在这种反复的提醒中度过了这堂课,可见这堂课的效率有多差。
其次,课堂教学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给A层次同学上课时,我以为他们的基础不错,可以适当的多拓展一些知识,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在讲序的时候我有意识的多扩充了一些字词,把学生学过的没学过的`字词,都讲给他们,表面上看学生多了解了很多基础知识然而实际上从第二节课反馈的情况看,第一节课的效率并不高,这就告诉我,课堂教学内容并不一定是越多越好,关键是学生能否掌握。对于本文我觉得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看了我的《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大家觉得怎么样。教学中反思要求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各种感官捕捉反馈信息,快速、灵活地做出调整和反应。教学中反思教师可运用录音和录象技术,与观察手段一起为以后的教学后反思提供信息。
《归去来兮辞》语文教学反思 篇5
一、教材处理反思:
关于《归去来兮辞》一文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教师用书认为本文是辞官归田之初的作品,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辞官归隐之前、将归之际。该如何定位,将对教学方法产生较大影响,本着有利教学的原则和个人悟读的心得,我采用了归隐之前、将归未归这一观点。因为文学是一种精神产品,它本身与社会有一定的差异,好比理想和现实的差异。何况“辞”,追溯其源头——楚辞,本是浪漫主义之流。另一方面浪漫主义的想象,乃是陶渊明创作的重要特色,童叟皆知的《桃花源记》便是典型一例。此文理解为将归之际,人未归心已先行,由心神去想象,想象总是美好的,所以全文充斥着一股惬意、一股坚毅,而现实的归家,不说旅途之苦,清贫之家,无米下锅之际,或许愁容满面,能有此文之悠然的神韵吗?再联系作者的生平及课文之序,本文的由来便一目了然。陶渊明青少年时,曾有“大济苍生”的抱负和“骞翮思翥”的壮志,但由于东晋当时的士族门阀制度相当严酷,陶渊明并非士族之家,要想通过做官来伸展个人志向实现抱负,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一方面,他与唐时的李白经历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文风也偏走浪漫。
二、教学方法反思:
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合理的配置处理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该是做为一篇文言文来讲,还是作为一首诗歌来上?课文的定性问题,关系整个教学方法的设计,若是古文教学上难免注重于基本常识,若是诗歌,则对字词不过于强求而侧重于意境的赏析与学生的感悟。依据单元提示,本单元为汉魏晋散文赏析;但本文体裁为“辞”,根据辞的特点,虽然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但它仍然是诗。通观本文内容,不管是从句式、韵律、意境来看它是一首美诗。这点教师用书也认同,点明“此体裁重在抒情,形式上尽管后来也有若干变化,但四句一节,每句三拍的格局,还是保持了下来。”定位以诗,则以朗读感知为中心,感受并体会本文潇洒脱俗而富于人情味的特点,让学生读的充分,是诗的根本,读好了,字词便不是问题,意境也不再是难题。因而本课程以朗读为主要形式,贯穿阅读教学全过程,我预设之为“预读,初探——通读,质疑——精读、解疑——解读、练习”,这一教学过程,希望以一个愉快的教学过程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的资料进行收集、判断,吸取精华而弃其糟粕。本堂课本着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让语文教学既有趣味又有知识味的目标,采用愉快教学的方式,以朗读为主,通过三读:
一、学生初读,注意音义。
二、教师朗读,体会文章的情感,给学生思考空间。
三、磁带范读与学生诵读结合。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通过诵读让学生细细品味,体会文章风格,探究作者心情及归田之由。
在以课文为本的同时,适当延伸课堂内容,营造情感氛围,用情教人,教学中师生双方以情感为纽带,让学生心领神会,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和体会本文内容。整堂课过程较为流畅,教师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学生受到感染,气氛融洽,而且让学生评判老师的朗读,学生兴趣很高,听课认真,思考问题十分主动,但是教师诵读这个关键环节教学处理还有一点缺陷。学生的参与度虽然很高,但由于对学生引导不够,一部分学生想全文都抓,反而无从入手,而且读完之后,间隔时间过长,学生易遗忘,这一环节需要控制朗读速度,并事先设好分工,比如让每组学生重点落在某一段上。
Ⅵ 高二语文《归去来兮辞》教案
教学目的
一、诵读
二、感受陶潜的隐士情怀
教学重点
一、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教学设想
一、诵读的准备指导
二、诵读和领悟互相推进
三、总结陶潜的隐士情怀教学
设计说明
一、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显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重视诵读”。依据以上两点,特确定两个教学目标——诵读和领悟。
三、为了便于研习课文,课前必须作好充分的预习,所以布置了明确的预习目标,其中包括诵读指导、疏通课文。
四、在研习课文的过程中,主要是诵读和领悟互为推进,同时在感悟课文某一点内容的时候,适当地引用陶潜的其他诗句,以达到以此篇带动对陶潜整个诗文的感知,反过来,对陶潜整个诗文的感知又能加深对课文内涵的领悟。
五、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采用问答法、讨论法和讲解法。让学生在一问一答的形式中,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法中,群策群力,归纳提炼;通过老师的必要讲解,巩固和加深对较难问题的理解。
辅助手段 幻灯片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预习准备
1、明确诵读要求——读出语调;读出语气;读出语速;读出语顿;读出语意
2、了解背景材料(含作者生平),以课下题注为准
3、参照课下注释,疏通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是谁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
(齐答:陶潜)那么,关于陶潜你们了解多少呢?(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可见陶潜的高尚情操,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去了解一下他的隐士情怀。
(板书课题、作者)
二、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听语顿的特点——三字句2、1顿;四字句2、2顿;五字句2、3顿;六字句3、3顿或1、2、1、2顿。
三、研习课文
(一)、读悟第1段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
指名朗读本段。
思考: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设问: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陶潜的这种“心为行役”,视入仕为‘迷途“的心情有他的诗为证:
幻灯片1
设问:结合此诗和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
明确:鄙弃官场,蔑视权贵,向往田园的隐士情怀。
(二)、读悟第2段
齐读本段。
讨论: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
2、抵家时的欣喜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从何看出?
明确:1、“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尤其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2、“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
3、“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设问: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
提示:与下面的诗句具有相同的心境
幻灯片2
明确:一诗一赋,表达了相同的心境,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之二。
(三)、读悟第3段
“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作者再一次表明自己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也是其隐士情怀之三。
指定小组朗读此段。
思考: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明确:(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
(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
(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
(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之四。
(四)、读悟第4段
魏晋焦虑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潜是最为焦灼的一个,在第三段结尾处两句——“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见端倪,在第4段中又有何表现?
齐读本段。
明确:“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此种情感也有诗为证:
幻灯片3
既然知道人生苦短,作者是否还快然自足于隐士生活?依据何在?
明确:“怀良辰以孤往,植杖而耘耔”“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从正反两方面,想象地表明自己怡然于隐居生活的情怀。
讨论: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明确: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有陶潜的诗为证:
幻灯片4
四、总结
陶潜,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
读《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
五、布置作业
(一)、书面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二)、以《我眼中的陶潜》为题,写一篇随笔。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一.教材处理反思:
关于《归去来兮辞》一文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教师用书认为本文是辞官归田之初的作品,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辞官归隐之前、将归之际。该如何定位,将对教学方法产生较大影响,本着有利教学的原则和个人悟读的心得,我采用了归隐之前、将归未归这一观点。因为文学是一种精神产品,它本身与社会有一定的差异,好比理想和现实的差异。何况“辞”,追溯其源头——楚辞,本是浪漫主义之流。另一方面浪漫主义的想象,乃是陶渊明创作的重要特色,童叟皆知的《桃花源记》便是典型一例。此文理解为将归之际,人未归心已先行,由心神去想象,想象总是美好的,所以全文充斥着一股惬意、一股坚毅,而现实的归家,不说旅途之苦,清贫之家,无米下锅之际,或许愁容满面,能有此文之悠然的神韵吗?再联系作者的生平及课文之序,本文的由来便一目了然。陶渊明青少年时,曾有“大济苍生”的.抱负和“骞翮思翥”的壮志,但由于东晋当时的士族门阀制度相当严酷,陶渊明并非士族之家,要想通过做官来伸展个人志向实现抱负,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一方面,他与唐时的李白经历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文风也偏走浪漫。
二.教学方法反思:
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合理的配置处理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该是做为一篇文言文来讲,还是作为一首诗歌来上?课文的定性问题,关系整个教学方法的设计,若是古文教学上难免注重于基本常识,若是诗歌,则对字词不过于强求而侧重于意境的赏析与学生的感悟。依据单元提示,本单元为汉魏晋散文赏析;但本文体裁为“辞”,根据辞的特点,虽然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但它仍然是诗。通观本文内容,不管是从句式、韵律、意境来看它是一首美诗。这点教师用书也认同,点明“此体裁重在抒情,形式上尽管后来也有若干变化,但四句一节,每句三拍的格局,还是保持了下来。”定位以诗,则以朗读感知为中心,感受并体会本文潇洒脱俗而富于人情味的特点,让学生读的充分,是诗的根本,读好了,字词便不是问题,意境也不再是难题。因而本课程以朗读为主要形式,贯穿阅读教学全过程,我预设之为“预读,初探——通读,质疑——精读、解疑——解读、练习”,这一教学过程,希望以一个
愉快的教学过程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的资料进行收集、判断,吸取精华而弃其糟粕。本堂课本着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让语文教学既有趣味又有知识味的目标,采用愉快教学的方式,以朗读为主,通过三读:
一、学生初读,注意音义。
二、教师朗读,体会文章的情感,给学生思考空间。
三、磁带范读与学生诵读结合。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通过诵读让学生细细品味,体会文章风格,探究作者心情及归田之由。
在以课文为本的同时,适当延伸课堂内容,营造情感氛围,用情教人,教学中师生双方以情感为纽带,让学生心领神会,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和体会本文内容。整堂课过程较为流畅,教师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学生受到感染,气氛融洽,而且让学生评判老师的朗读,学生兴趣很高,听课认真,思考问题十分主动,但是教师诵读这个关键环节教学处理还有一点缺陷。学生的参与度虽然很高,但由于对学生引导不够,一部分学生想全文都抓,反而无从入手,而且读完之后,间隔时间过长,学生易遗忘,这一环节需要控制朗读速度,并事先设好分工,比如让每组学生重点落在某一段上。
Ⅶ 语文《归去来兮辞》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语文《归去来兮辞》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归去来兮辞》的教学反思 篇1
我首先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掌握必要的文言基础知识如“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了解辞赋特点;体悟作者超出尘世的隐逸的情感。而教学难点就在于诵读中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我采用了诵读和了解背景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达则兼济天下”规范了多少中国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他的‘济世“的确让人费解。我们一起学习了他的名篇《归去来兮辞》,看我们能从中找到他醉情于山水田园之乐的原因,并体悟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欧阳修曾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的慨叹。那是因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起旧时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共鸣。
终于,我比较成功地让学生理解了作者的复杂的情感,并且使学生能从中得到正面的影响——追求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语文《归去来兮辞》的教学反思 篇2
刚刚结束必修五第二单元第一课《归去来兮辞》的教学,教完之后,心里总觉得有些遗憾和困惑。本单元全部是古代抒情散文,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去感受和领悟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去品鉴文章精彩的语言形式美。但在教学中,我对于引导学生感受抒情散文的优美性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关于文章诵读的问题
我带的是一个文科班和一个理科班,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语文素养不是很深。课前,我计划花3个课时将本课结束。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重点在于感受陶渊明彻底与官场决裂之后躬耕农田的愉悦和欣喜之情,以及那些许矛盾和犹豫的心理。所以我的教学设计是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层面的要求是让学生读出句内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节奏。这个层面的训练主要以范读和诵读指导为主,学生一句句、一段段地细读,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归去来兮辞》这种“辞”文体在断句、升降调方面的规律,从而读准节奏,读出语气。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诵读中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文章的六字句既可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也可以3、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第二个层面是要求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读懂文意,读出文气,读出个性化的理解,完成对文意的整体理解,从而享受诵读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激发其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但由于学生兴趣问题,他们对于“辞”这种文体了解较少,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不够深刻,而且也没有借助多媒体来进行范读。因此,在多次朗读的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一遍读还比较有激情和情感投入,但越读学生似乎越找不到感觉了。虽然安排了各种形式的诵读:教师范读、领读、齐读、分组读等等,但还是没有收到真正的`效果,致使课程拖沓,不能按预期完成教学任务,也不能很好地突出教学的重点:诵读。这也让我知道了,教学中不能忽略教学的核心——学生。
二、关于内容取舍的问题
课文教学中,课文导入是一个亮点,最能体现语文课新、奇的特点;文体知识可增加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背景资料补充对理解文本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关于作者思想及其影响的介绍;文言知识更不能省,必须全面而综合地介绍……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对所有的问题我都不愿舍去。
备课时,设计所有这些内容当简则简。但在实际教学中我还是未能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愿舍弃一个内容,不愿简化一个环节,导致教学重点的突显受影响,未能迅速地进入文本的解读和欣赏,以至于淡化了文本是关键,学生是主体这一教学主旨。
三、关于课文深层次问题探究的疑惑
新课程教学理念中,非常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关于本文,也有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那就是课后练习第三题中提到的: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流露出作者悲观、消极的意味,你是怎么理解的?这个问题我留给学生一起探究、讨论,但从几个基础不错的学生的回答来看,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陶渊明的思想,回答得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很让人困惑。而我在解答的过程中,也并没有很好地阐释清楚,这从学生那似懂非懂的表情中可略知一二。
这些都是我的疑问和困惑,还有待我进一步地思考与探索。
语文《归去来兮辞》的教学反思 篇3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才能更深刻的领会其中的神韵。只有多读多思才能对作品有更透彻的理解,才能真正的体味作者的良苦用心,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我觉得这也是更好进行教学工作的前提。
我所在的学校实行分层次教学,本学期我所执教的教学班跨了两个层次,这就给我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学生基础不一样,所以教学起点也会有所差别,而且必须照顾到所有学生,所以在备课时我有意识的将A层次的起点提高,B层次的起点降低,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有很多的教学情境和自己的教学预设有差别。
首先,教师应该注意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其实是老生常谈,《归去来兮辞》对于B层次的同学有点吃力,所以上课时他们的状态并不是最好的,这时教师就应该适当的停下自己匆匆的脚步,扭转这种状态,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的角色当中。如果这时我能想起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和酒的关系》,给学生讲讲魏晋时期的风尚,或者讲讲名人眼中的陶渊明,抑或是讲讲陶渊明的轶事,我想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就会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但是当时我只是提醒学生注意,过了一段时间有些学生又昏昏欲睡,我就是在这种反复的提醒中度过了这堂课,可见这堂课的效率有多差。
其次,课堂教学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给A层次同学上课时,我以为他们的基础不错,可以适当的多拓展一些知识,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在讲序的时候我有意识的多扩充了一些字词,把学生学过的没学过的字词,都讲给他们,表面上看学生多了解了很多基础知识然而实际上从第二节课反馈的情况看,第一节课的效率并不高,这就告诉我,课堂教学内容并不一定是越多越好,关键是学生能否掌握。对于本文我觉得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语文《归去来兮辞》的教学反思 篇4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焦作市优质课比赛。本次比赛,我抽的课题是《归去来兮辞》,这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抒情散文,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辞赋,在教学设计上着实让我为难。本文该作为一篇文言文来讲,还是作为一首诗歌来上?课文的定性问题,关系到整个教学的设计。若是古文教学难免要注重于基本常识,若是诗歌,则对字词不过于强求而侧重于感情的赏析与学生的感悟。最初设计,面面俱到,将重点放在内容和感情上,在理解内容的过程中梳理文言知识,结果以失败告终。散乱无味,重点不突出是第一次试讲留给听课老师的印象。于是在赵保珍老师,王军芳老师和语文组其他同仁的指导和建议下大改教学思路,确定字词以课堂检测的形式来处理,教学重点则根据课文线索“归去之因、归去之情、归去之悟”大胆取舍,舍“因”去“悟”留“情”。在经历了三次改稿五次试讲之后,于5月9日下午走上了市优质课的讲台。
然而,课堂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走下讲台之时,便是遗憾之始。遗憾对文本挖掘太浅,遗憾课堂诵读太少,遗憾与学生距离太远,遗憾自己自信不足……掩卷沉思,反思如下:
一、文本挖掘浅
从抽到题目的那刻起,茫然便一直伴随着我。在备课的一个星期里,赵老师曾多次提醒我“静下心来研读文本,要先有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再去理清思路,设计教学。”但回头思考,自己做得并不到位。第一次试讲时的全盘否定,第二次试讲时的不够投入,第三次试讲时太过随意的课堂语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我乱了分寸。使得原本就不擅长讲古文诗歌的我,更觉诗歌古文之深不可测,难以驾驭。于是大改教学思路,精心锤炼语言,回头反思,似乎本末倒置了。因为在初次试讲被推翻之后我更侧重于教学环节和教学语言的斟酌,忽视了对文本的挖掘。于是在引导学生通过景语体会作者情感处理“归去之情”这个教学重点时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二、课堂诵读少
在教学设计上既然以诗定位,就应以朗读感知为中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读的充分,是学诗的根本,读好了,字词便不是问题,情感也不再是难题。通过诵读让学生细细品味,体会文章语言,进而探究归去之因、归去之悟及作者情感,这本是水到渠成之事,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却没有注重引导学生诵读。虽然也有诵读环节,但读的太少,读的不够,故在“归去之悟”这个环节中学生回答稍显吃力。这样就给听课教师造成“课堂设计不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印象。其实,在教学设计中之所以将“归去之悟”放在“归去之因”之后,一是因为课下注释非常详细,设想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难度不大,应该能很容易找出答案。二是想要突出“归去之情”这一重点,让学生在赏析“情”的过程中由田园之乐上升到精神之乐,进而感受“悟”,因此我采用了“由果溯因”法。
但由于在课堂上让学生读的太少,致使他们对内容理解不够,导致了教学过程的不够流畅。
三、学生距离远
党老师一语“《归去来兮辞》教学中,执教老师始终没有走近学生,使老师没有了亲和力与学生产生了距离”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在平时的教学中自认为自己不算是没有亲和力的老师,为何会在市优质课上与学生产生距离?失去亲和力?反思原因,距离是由于缺乏大赛经验导致紧张、不够自信造成的!故而忽略了走进学生,忽略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使得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另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对文章挖掘不深,把握不到位。所以,我认为深入挖掘文本,对文本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和看法是讲好一节课的决定性因素。
虽有遗憾,但也收获颇丰。
经历这次优质课,我认识到了语文老师良好的语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深入挖掘文本,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能够熟练运用精炼简洁的课堂语言是上好一节课的亮点,将亲和力融入课堂能使一节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而非“被灌”。
经历这次优质课,我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感谢赵保珍老师,王军芳老师对整个教学设计的指导和建议,感谢她们节节不落,认真仔细的听评,感谢她们对我教学语言的锤炼。感谢张军红老师,焦丹丹老师加班加点不厌其烦地对导学案及课件的修改。感谢姬琰囡老师在我8号下午去见学生时给我的勇气和帮助,感谢所有语文组老师对我的鼓励!可以说,我的成绩是语文组共同努力的结果。
优质课结束了,但我的成长才刚刚开始。成绩只是一时,成功也只是一事,而成长才是一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自己在语文教学的成长而奋斗!
语文《归去来兮辞》的教学反思 篇5
一、教材处理反思:
关于《归去来兮辞》一文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教师用书认为本文是辞官归田之初的作品,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辞官归隐之前、将归之际。该如何定位,将对教学方法产生较大影响,本着有利教学的原则和个人悟读的心得,我采用了归隐之前、将归未归这一观点。因为文学是一种精神产品,它本身与社会有一定的差异,好比理想和现实的差异。何况“辞”,追溯其源头——楚辞,本是浪漫主义之流。另一方面浪漫主义的想象,乃是陶渊明创作的重要特色,童叟皆知的《桃花源记》便是典型一例。此文理解为将归之际,人未归心已先行,由心神去想象,想象总是美好的,所以全文充斥着一股惬意、一股坚毅,而现实的归家,不说旅途之苦,清贫之家,无米下锅之际,或许愁容满面,能有此文之悠然的神韵吗?再联系作者的生平及课文之序,本文的由来便一目了然。陶渊明青少年时,曾有“大济苍生”的抱负和“骞翮思翥”的壮志,但由于东晋当时的士族门阀制度相当严酷,陶渊明并非士族之家,要想通过做官来伸展个人志向实现抱负,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一方面,他与唐时的李白经历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文风也偏走浪漫。
二、教学方法反思:
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合理的配置处理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该是做为一篇文言文来讲,还是作为一首诗歌来上?课文的定性问题,关系整个教学方法的设计,若是古文教学上难免注重于基本常识,若是诗歌,则对字词不过于强求而侧重于意境的赏析与学生的感悟。依据单元提示,本单元为汉魏晋散文赏析;但本文体裁为“辞”,根据辞的特点,虽然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但它仍然是诗。通观本文内容,不管是从句式、韵律、意境来看它是一首美诗。这点教师用书也认同,点明“此体裁重在抒情,形式上尽管后来也有若干变化,但四句一节,每句三拍的格局,还是保持了下来。”定位以诗,则以朗读感知为中心,感受并体会本文潇洒脱俗而富于人情味的特点,让学生读的充分,是诗的根本,读好了,字词便不是问题,意境也不再是难题。因而本课程以朗读为主要形式,贯穿阅读教学全过程,我预设之为“预读,初探——通读,质疑——精读、解疑——解读、练习”,这一教学过程,希望以一个愉快的教学过程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的资料进行收集、判断,吸取精华而弃其糟粕。本堂课本着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让语文教学既有趣味又有知识味的目标,采用愉快教学的方式,以朗读为主,通过三读:
一、学生初读,注意音义。
二、教师朗读,体会文章的情感,给学生思考空间。
三、磁带范读与学生诵读结合。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通过诵读让学生细细品味,体会文章风格,探究作者心情及归田之由。
在以课文为本的同时,适当延伸课堂内容,营造情感氛围,用情教人,教学中师生双方以情感为纽带,让学生心领神会,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和体会本文内容。整堂课过程较为流畅,教师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学生受到感染,气氛融洽,而且让学生评判老师的朗读,学生兴趣很高,听课认真,思考问题十分主动,但是教师诵读这个关键环节教学处理还有一点缺陷。学生的参与度虽然很高,但由于对学生引导不够,一部分学生想全文都抓,反而无从入手,而且读完之后,间隔时间过长,学生易遗忘,这一环节需要控制朗读速度,并事先设好分工,比如让每组学生重点落在某一段上。
Ⅷ 《桃花源记》优秀教案设计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优秀的教案才能有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记》的优秀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
4.理清 文章 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 成语 ?(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包含着一个神奇的、引人入胜的 故事 ,是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来,人们便利用“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比喻生活安乐、环境优美的理想境界,现在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这篇课文是怎样具体描绘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为什么创设这么一个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2.板书《桃花源记》,齐读课题。《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
二、作者简介,了解背景
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生先说,师后补充)。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2.写作背景。
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诵读课文
(1)范读课文,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等)、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 句子 等),要求学生认真听清,仔细记。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朗读要求:①字音要读准。②句读要分明。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3)指名读,学生或老师进行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桃源意境。
2. 感知课文
(1)文章以 为线索,以 为顺序,从 桃花源,到 桃花源,再到 桃花源(或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
明确: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发现——访问——离开(或发现——进入——作客——辞别——再寻)(意思对即可)。
(2)请用简单的语言讲讲这个故事,并 说说 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
四、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1. 结合注释了解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质疑。
2. 重点掌握:
(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
(2)古今异义字词
鲜美 古:鲜艳美丽 今:(味道)新鲜
交通 古:交错相通 今:指运输事业
妻子 古:妻子和儿女 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不管
绝境 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不足 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满
如此 古:像这样 今:这样
延 古:请 今:延长.延伸
(3)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4)一词多义
舍:舍弃 房子 乃:于是,就 竟然
具:都 详细地 志:作标记 所作的标记
遂:终于 于是,就 寻:寻找 随即,不久
(5) 同义词
具、悉、咸、皆:都 缘、扶:沿着 云、道:说 乃、遂:于是
(6)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鸡犬相闻、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
3.课文翻译,讲述桃源故事。
五、本课回顾,各说收获
这节课学到现在,相信大家都有收获,请你将本课所采摘的知识之果与大家分享吧!
六、布置作业 ,巩固迁移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篇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
豁然俨然衣着阡陌鬓要邑诣骥语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1)通假字:具、要;(2)古今异义:交通、妻子、绝境、无论;(3)一词多义:舍、寻;(4)辨析同义词:悉、并、具、咸、皆;(5)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
(二)能力目标
1.借助《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查找有关词的意思。
2.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这样可以品味语言的神韵、气势和感情色彩,体会语言形式、修辞 方法 、写作手法的表现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读准生字的字音。
2.了解作家陶渊明。
3.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4.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
5.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整体感知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带动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l.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
2.在桃林尽头渔人看到了什么?
3.渔人在桃花源作客时,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谈?
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
(三)教学过程
1.简介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东晋时人,祖居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渊明少年时代深受儒家学说影响,有着“大济苍生”的志向。二十九岁出什,但几次做官都不过担任祭酒、参军一类低微的职务,不仅济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而且还要屈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他十分厌恶官场生活。四十一岁时,他出任彭泽县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几天,就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亲自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较多地接触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他此后的创作起了积极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归隐后写的,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因而成为我国有名的“田园诗人”。
《桃花源记》(原名《桃花源诗并记》,诗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岁时所作,标志着作者思想发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想象出了“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洁身自好、要求人人劳动、人人平等、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的希望。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
2.读准字音
3.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的注释,老师稍加指点,让学生弄清全文内容。
4.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
讨论明确:描写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来会出现“奇景”,为渔人进入桃花源作了气氛上的渲染,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弄清以下词句的含义:“忘路之远近”中的“远近”是偏义复词;“夹岸数百步”,指两岸数百步之宽,不是指沿岸之长;“渔人甚异之”中的“异”为意动用法。
5.讨论第二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渔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有哪些?从这些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
明确:第二自然段写了两层意思,即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一是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歼陌交通,鸡犬相闻。二是人——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
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在这一段中要弄清下列语言现象:一是一词多义现象,如“便舍船”和“屋舍俨然”中的“舍”,前者是动词,作“舍弃”讲,后者是名词,作“房舍”讲。二是古今词义的区别,如“阡陌交通”的“交通”作“交错相通”讲,是两个词。三是同义词的辨析,如“悉”和“并”两个词意思基本相同,作“都”讲,但这两个词也有差别,“悉”指数量上的全部,“并”指各种类别合并在一起。四是句子成分的省略,如“林尽(于)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渔人)便舍船,从口入。(小口)初极狭,才通人。”
6.讨论学习第三段的内容。
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样对待渔人?村中人见到渔人,先是“大惊”,然后听了渔人的回答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热情招待。这些描写说明桃花源里的人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风淳朴。
村中人与渔人的谈论之语有何含义?通过村中人之口,补充交代了他们的来历和长时间与世隔绝的缘由。作者还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当时东晋社会兵连涡结、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似乎想给人们指出一条出路,要想摆脱黑暗统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时乱”一样,去找一个“绝境”,过着男耕女织的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本段结尾写道“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此语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笔。
本段应掌握的古汉语知识为:一是一词多义现象,如“见渔人,乃大惊”与“乃不知有汉”中的“乃”,前者作“是”讲,表示前后两个动作的关联,而后者作“竟”解,表示出乎意料。二是古今词义的区别,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作“妻子儿女”解,是两个词,而现代汉语中是指“男子的配偶”,是双音词;“绝境”是指“与世隔绝的地方”,也是两个词,而现代汉语中是指“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魏晋”中的“无论”是“更不用说”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是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三是同义词辨析,“具”、“咸”、“皆”可作“都”解,但“具”作“详细”讲,表示无所遗漏;“咸”作“全”、“都”讲,指人的全体,“皆”为“都”之意,指人、物、事的全数。四是通假字的归纳,具(俱),要(邀)。五是省略主语和宾语的现象,如“(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
7.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作者为什么详细地写渔人在回来的路上“处处志之”,又“诣太守”,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却或迷路,或病终,未能再找到桃花源?明确:这样写的目的是要给人一个真实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渔人回来时顺着原路处处作了标记,生怕以后再来时找不到,可谓小心极了!回到武陵,还向一郡之长太守做了 报告 ,可谓慎重极了!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总之,作者不厌其烦地写这些,都是为了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
但与此同时,结果是不令人满意的,结局的安排是很巧妙的。这样一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个安居乐业的桃花源世界。
学习本段要弄清以下词语的含义:向(从前),志(作标记,动词;标志,名词),诣(到……去),寻(不久,随即,副词)。
8.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如何看待作者描绘的这个理想社会?
这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社会。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四) 总结 、扩展
作者用一个似假似真似虚似实的动人故事,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资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人民的理想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篇三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 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如作者、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线索、顺序、故事内容等方面。
2. 展示背诵成果,此时的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二、品读课文
第一段:故事开端,写渔人 捕鱼 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豁然开朗。 渔人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 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学生大胆想像,尽情诉说。)
第二、三段:故事的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作者写这个理想的社会有什么用意?
(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 这个理想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
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
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5.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何“不复出”?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6、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当渔人要离开时,桃源人为何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为世上的动乱黑暗、秦朝以后
的朝代变化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 这一句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笔。)
第四、五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1. 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不矛盾,这样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美丽的世外桃源。)
2. 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3. 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鉴赏写作特色、体悟主旨
1.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序,线索清楚,重点明确,详略分明。本文重点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达社会感想,所以中间部分对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详细描写,而对“忽逢桃花林”和归来得寻“遂迷”“未果”的传奇性开头、结尾,则写得清晰简略。
2. 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表现在: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⑥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⑦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
3.你是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的?
(言之有理即可,如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愿望的寄托。)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下一页更多精彩“《桃花源记》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