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棒教学
㈠ 使用气功棒的方法
气功太极棒又称太极尺功,原出自百岁老人赵中道,经其弟子关永年整理加工成套路功法,特点是柔和缓,入静较快,兼有太极拳和气功之功效,为典型的动静结合功法。该功辅助器械太极棒长33cm左右,直径3cm左右,身体可取坐式、盘坐式、卧式或站式,功法分为摇、晃、转、坠、簸、颤、抖等功式,可整套练习,也可单练其中任何一式或几式。
其特点:简单易学,易长内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功法。通过升降开合、螺旋缠绕,对调整阴阳平衡、打通任、督二脉、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功能、开发人体潜能都有特殊功效。坚持修炼定会修心养性,增长内功,强身键体,使习练者的功力明显提高。
太极棒健身法简单易行,不需什么特殊条件,根据个人体质情况,可以站着练、坐着练,还可以躺着练。其操练法总的包括转、摇、晃、抖等。可选一两种方法,反复练。
操练时,用两手掌心夹持太极棒,两掌心相对,全身放松,两眼可微闭,呼吸自然和顺。练坐式时,把太极棒置于大腿上;练站式时,屈肘把太极棒置于脐下;卧式置于腹上。刚练时,意念集中在动作上,待熟练后,意守丹田(肚脐下寸许小腹部位)诱导入静。
坐式练法
身体端坐在凳子上,身不要靠物,两脚与肩同宽,平放在地上,脚不能悬空,膝处腿弯要大于90度;含胸拔背,松肩垂肘,全身松弛,双掌夹持棒放在大腿上;两手齐动,在胸前上下提放,上提时吸气,提至胸口,然后呼气,同时把棒向前下方放下,像双手抛一重物,走半弧形曲线;两臂微屈,棒在小腹前。每分钟约做40次。这样反复做,待动作纯熟,提放与呼吸协调成一体时,意念从动作上引到丹田,即意守小腹部。气功家认为,丹田是静心调养气血的好部位。另一种方法是双手夹持太极棒在胸腹之间由里向外划圈,两手运动路线是两个竖着的圆圈,速度轻缓、均匀,可不必配合呼吸,待熟练入静后,再意守丹田。意守丹田时,要似守非守,若即若离,不要用意过重。
站立活步划圈法
两脚前后开步站立,距离一步,重心后移,抬前脚,太极棒在身前由里向外划一圈;落前脚,太极棒在身前由里向外再划一周;重心前移,提后脚、落后脚同前一样,太极棒在身前各划一周,如此重复;也可以脚不抬起,重心后移,前脚脚尖翘起,脚跟不离地;重心前移,后脚脚跟离地,脚尖不离地。做时,双腿要弯曲,重心移动要明显,棒随重心移动划圈,棒的速度要均匀。
步行划圈
就是每向前走一步,太极棒在身前划一圈。
仰卧式练法
两手夹持棒两端,以肘关节为支点放在床上不动,可向头部方向上下晃动,像钟摆一样。每分钟晃动30~50次,动作幅度要适度。
练太极棒时,开始练5分钟,以后陆续加功,但最多不要超过20分钟,以练15~20分钟为宜。每天练习两次。练太极棒的反应与练习气功的反应基本一致,逐渐会感到全身发热,手指发胀、发麻,身上有气感等。太极棒通过手、意念、呼吸以及上下肢的运动,达到以动求静的目的,它对防治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慢性疾病,有较好的效果。
㈡ 五郎八卦棍打法教学以及技巧
五郎八卦棍
五郎八卦棍法相传由宋代杨家将之一的杨五郎始创,因此而得名。杨五郎随父征契丹,后到五台山为僧,以枪化棍,棍法由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演变为六十四点棍法,符合内外八卦八八六十四之数,故名“五郎八卦”。
黄飞鸿从其父黄麒英那里学来,后来他融入南派武学功法精华,并由高徒林世荣发扬光大。这套棍法长短兼施,双单并用,法门多而密,以圈、点、枪、割、抽、挑、拨、弹、掣、标、扫、压、敲、击十四字为诀。变化多端。
一、要诀
此法比象八卦而生,故法内有揭法、大小、运星、麒麟步等架式,用来躲身进退、闭弹挑剔,以迷惑对手。此六十四点棍法为全法中之经纬,法内有阴阳、平山、提拦、运星、标龙、揭法、两仪、四象、大小太极、左右太极、量天尺、侧手提拦、覆手、下马金钱、下马枪、大小运星、直枪、扣枪、左偏、右偏、捷打、弯弓、搭箭、撑舟、插地、脱取、麒麟步、天柱脚、十字身、尖身、卧身、金龙转尾、饿虎擒羊、羊冲饿虎、进身大取、退步撩阴、芙蓉滴露、青柳垂丝、金鸡独立、半月冲霄、避风、扑雨、青蛇扑面、毒蟒潜踪、垂柳提脚、举案齐眉、蟠龙、伏虎、连环枪、龙虎会、挑纵手、横冲、直取、应变偷弹、死里逢生、下马提拦等,共六十四点。先击四正,后击四隅,四隅即四方之角,也就是击八方,每方八点,即八八六十四点。此法比象八卦而生,故法内有揭法、大小、运星、麒麟步等架式,用来躲身进退、闭弹挑剔,以迷惑对手。此六十四点棍法为全法中之经纬,法内有阴阳、平山、提拦、运星、标龙、揭法、两仪、四象、大小太极、左右太极、量天尺、侧手提拦、覆手、下马金钱、下马枪、大小运星、直枪、扣枪、左偏、右偏、捷打、弯弓、搭箭、撑舟、插地、脱取、麒麟步、天柱脚、十字身、尖身、卧身、金龙转尾、饿虎擒羊、羊冲饿虎、进身大取、退步撩阴、芙蓉滴露、青柳垂丝、金鸡独立、半月冲霄、避风、扑雨、青蛇扑面、毒蟒潜踪、垂柳提脚、举案齐眉、蟠龙、伏虎、连环枪、龙虎、挑纵手、横冲、直取、应变偷弹、死里逢生、下马提拦等。
二、口诀
阴阳善拆无情棍 八卦圆形要认真
两仪截杀多生计 四象分明脚踏齐
揭法臂弹防恐漏 太极风云闪避身
棍星枪放麒麟步 平山子午更知踪
标龙出手如风箭 三枪下马不能容
提拦桥力身如柱 退步连环吞吐枪
锁喉枪法前师训 棍法长门习短方
拆遇迫时应退步 刚柔收缩是阴阳
平山擅打无情棍 下马金枪见阎皇
太极分开两边打 运星偷进胆魂惊
提拦接转须煞落 八卦飞开不让情
四象上头还有救 横星托夹跌如龙
真真假假正门法 引起偏门策更长
跟棍打上还恐接 梅花大煞眩奇光
浪棍埋身无处用 独地扶持取脑浆
麒麟步走如飞马 阴阳捷打影无寻
缠枝一抽魂不在 但凡摆救煞偏门
量天尺击桥手落 提转正门伏死地
锁喉枪法无些剩 拖打偏门退救长
务习纯熟为根本 莫失威仪在志诚
三、传说
相传杨五郎杨延德得知几位兄长战死,父亲撞死李陵碑,伤心欲绝,时有高僧智光大师出现,点化五郎,一切皆为杨家杀孽,为了皇上,为了杨家的好,还是出家吧,五郎遂五台山挂单出家。因为佛门不可动刀枪,所以将长枪改成木棍,又将枪法变化成棍法后创出闻名后世的“五郎八卦棍”。所以说“五郎八卦棍”完全是杨家枪法演变而来。所谓八卦,以法内有太极、两仪、阴阳、四象等名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以此法有六十四点。先击四正,后击四隅,四隅即四方之角,也就是击八方,每方八点,即八八六十四点。
㈢ 继续武术器械的介绍
中国武术器械库(古兵器大全)
大中小
一、长兵械
1.朴刀
2.象鼻刀
3.双手带
4.春秋大刀
5.长杆尖大刀
6.青龙偃月刀
7.龙头状元刀
8.三尖两刃刀
9.乾坤日月刀
10.枪
11.龙枪
12.凤枪
13.拐枪
14.抓枪
15.线枪
16.锥枪
17.棰枪
18.铁枪
19.旗枪
20.梭枪
21.花枪
22.拐刃枪
23.拐突枪
24.短刃枪
25.短锥枪
26.单钩枪
27.双钩枪
28.板门枪
29.鸦项枪
30.蒺藜枪
31.九曲枪
32.三眼枪
33.雁翎枪
34.虎牙枪
35.梨花枪
36.环子枪
37.透甲枪
38.火焰枪
39.金钱枪
40.蛇镰枪
41.铁构枪
42.欺胡大
43.巴尔恰
44.留客住
45.竹条镖
46.大鹏鸟枪
47.捣马突枪
48.十字镰枪
49.太宁笔枪
50.苗族村枪
51.太极大枪
52.伞头蛇尾枪
53.三尾短标枪
54.少林挠钩枪
55.双头钩镰枪
56.蛇矛
57.双头蛇矛
58.戈
59.少林戈
60.青龙戟
61.三戈戟
62.九曲戟
63.典韦戟
64.月葫戟
65.钩镰戟
66.方天画戟
67.少林蛇尾戟
68.殳
69.战国殳
70.少林殳
71.齐眉棍
72.夹刀棍
73.连珠棍
74.梢子棍
75.两头梢子棍
76.龙棒
77.杵棒
78.马棒
79.抓子棒
80.狼牙棒
81.牛头杆棒
82.拦马橛棒
83.带矛狼牙棒
84.武当玄武棒
85.行者金箍棒
86.锚斧
87.月牙斧
88.凤头斧
89.鱼尾斧
90.鳌头斧
91.长柯斧
92.宣花斧
93.矬子斧
94.车轮斧
95.钺
96.对钺
97.套钺
98.铲钺
99.降魔钺
100.月上钺
101.双手钺
102.马叉
103.火叉
104.飞叉
105.叉杆
106.苗叉
107.三头叉
108.龙须叉
109.牛角叉
110.三股叉
111.四平叉
112.五股钢叉
113.抱头钢叉
114.捻军铁叉
115.少林独股叉
116.笔挝
117.鹰爪
118.朝天爪
119.金龙抓
120.笔砚抓
121.金瓜锤
122.悬星锤
123.朝鲜打糕槌
124.燕子
125.燕咀
126.金牛
127.雷震
128.阴阳
129.夜战
130.风翅
131.九曲
132.五齿
133.元宝铁
134.梅花镏金
135.风翅镏金
136.燕翅镏金
137.齿翼月牙
138.九齿迎风
139.沙氏燕子
140.长铲
141.月牙铲
142.金钟铲
143.葫芦铲
144.凤翅铲
145.槊
146.掌槊
147.禹王槊
148.枣阳槊
149.混唐槊
150.护手槊
151.少林长槊
152.响钯
153.拍钯
154.六齿钯
155.七星钯
156.排耙木
157.九齿钉钯
158.雁镰
159.手镰
160.清代镰
161.少林长镰
162.劈水亮银錾
163.少林劈雷錾
164.狼筅
165.牛角
166.判官笔
167.齐头
168.铁莲花
169.避云锄
170.日本
171.刺天皇
172.朝天镫
173.八岔树
174.少林铁板
175.天罡拦面叟
176.天荷凤尾镡
177.壬九夺命丧
178.八能九环禅杖
179.双月捧镫状元笔
180.少林八宝避云伞
181.双棍
182.连珠双棍
183.太极扎杆
184.双头双枪
185.拦马双橛
二、短兵械
1.汉刀
2.苗刀
3.菜刀
4.戒刀
5.鱼鳞刀
6.鬼头刀
7.雁翎刀
8.砍马刀
9.龙鳞刀
10.滚珠刀
11.鱼头刀
12.三环刀
13.云头刀
14.柳叶刀
15.浪花刀
16.太极刀
17.八卦刀
18.九环刀
19.三环尖刀
20.五齿九环刀
21.金挝钜齿刀
22.护手狼牙刀
23.侠家单剑刀
24.苗族尖刀
25.壮族齿刀
26.景颇长刀
27.彝族短体插刀
28.越剑
29.古龙剑
30.七星剑
31.龙泉剑
32.鱼藏剑
33.蛇形剑
34.彝族波形剑
35.镰斧
36.峨眉
37.钩镶
38.少林金钩
39.铁鞭
40.方节鞭
41.太师鞭
42.秦家鞭
43.雷神鞭
44.蛇形鞭
45.尉迟恭鞭
46.袖锏
47.龙头锏
48.狼牙锏
49.混元锏
50.方楞铜锏
51.棒槌
52.五星骨朵锤
53.蒺藜骨朵锤
54.鞭杆
55.太极棒
56.柯藜棒
57.护手狼牙棒
58.丁字拐
59.二字拐
60.刀枪拐
61.上下拐
62.十字拐
63.孙膑拐
64.钩镰拐
65.鸳鸯拐
66.少林牛头拐
67.灵牙杖
68.达摩杖
69.少林龙头杖
70.少林灵云杖
71.铁扇
72.天罡劈水扇
73.武当太极金扇
74.草镰
75.镰
76.鸡爪镰
77.并头镰
78.风车镰
79.马牙刺
80.蜈蚣刺
81.乾坤圈
82.跨虎篮
83.镏
84.马架
85.板凳
86.铁笛
87.铁箫
88.铁齿
89.铁镐
90.铁棱
91.铁算盘
92.铁扫帚
93.铁如意
94.铁琵琶
95.阴阳钟
96.量天尺
97.龙头船
98.独脚铜人
99.吕祖金锥
100.傣族铁齿
101.护身金佛
102.铜头铁身娃娃槊
三、双兵械
1.月牙刀
2.麟角刀
3.镔铁双刀
4.别离双刀
5蝴蝶双刀
6.鹿角双刀
7.乾坤日月轮刀
8.双凤日月追魂刀
9.龙凤双剑
10.四门九指剑
11.双马戟
12.回族双戟
13.少林双戟
14.双斧
15.双板斧
16.风头双斧
17.子午钺
18.护手钺
19.金钱钺
20.双手钺
21.蛇形钺
22.龙行双钺
23.子午鸳鸯钺
24.鸡爪鸳鸯钺
25.少林护手双钺
26.八卦子午鸳鸯钺
27.八卦鸡爪鸳鸯钺
28.梅花钩
29.蜈蚣钩
30.鹿角钩
31.双镰钩
32.虎头双钩
33.凤翅双钩
34.双鞭
35.双侠鞭
36.竹节双鞭
37.清代双锏
38.少林双锏
39.凹面双锏
40.布依双锏
41.立瓜锤
42.卧瓜锤
43.雷公锤
44.螺丝锤
45.霸王锤
46.卧瓜铜锤
47.护手六棱锤
48.八棱紫金锤
49.武当双木槌
50.双挠爪
51.虎爪双抓
52.少林追魂铲
53.武当自然双铲
54.京城荷叶双铲
55.男女童子槊
56.苏勒拐
57.葫萍拐
58.鸭子拐
59.双短拐
60.丁字双拐
61.牛心双拐
62.孙膑双拐
63.浮萍双拐
64.八角双拐
65.牛心里拐
66.少林转堂拐
67.少林沉香拐
68.少林乾坤双杖
69.少林分水双錾
70.双圈
71.袖圈
72.乌龟圈
73.乌鳌圈
74.少林如意圈
75.日月乾坤圈
76.日月风火圈
77.少林日月乾坤圈
78.双轮
79.少林五行轮
80.风火双轮
81.火焰风火轮
82.挎虎拦
83.跨虎双拦
84.手刺
85.月牙刺
86.峨眉刺
87.三星刺
88.双轮刺
89.鹿角刺
90.三星针
91.八卦龙形针
92.高祖太阳针
93.判官双笔
94.状元双笔
95.龙凤日月双笔
96.双手镰
97.鸡爪镰
98.鸡刀镰
99.获手师
100.双铁尺
101.少林双橛
102.羊角双橛
103.太极图
104.九龙套
105.五合掌
106.子午钉
107.金刚凿
108.日月牙
109.日月魂
110.双钹
111.铁筷子
112.点穴针
113.宫天梳
114.铁拳窝
115.双迎刷
116.僧鞋
117.铁印
118.鸳鸯手盔
119.少林宝镜
120.双钵
121.日月双
122.闭血鸳鸯铎
123.闭血鸳鸯幡
124.闭血鸳鸯
125.鸡爪阴阳锐
126.莲花夺命钎
127.千里追凤鹤
128.护手双狼牙棒
四、软兵械
1.双头链子枪
2.链子剑
3.两节棍
4.手梢子
5.三节棍
6.少林童子棍
7.铁链夹棒
8.龙头杆棒
9.银丝鹿角棒
10.独角椎
11.三仙叉
12.剑鞭
13.三节鞭
14.九节鞭
15.筒子鞭
16.虎尾鞭
17.赶山鞭
18.龙梢鞭
19.西域鞭
20.蛇形软鞭
21.少林钩鱼鞭
22.廿四节麒麟鞭
23.廿四节赫铃鞭
24.廿八节窜宫鞭
25.卅六节天罡鞭
26.十三节蛇骨鞭
27.十三节麦骨响铃鞭
28.大流星锤
29.双流星锤
30.亮银链子锤
31.棱角流星
32.彝族流星
33.狼牙球
34.锚抓
35.双飞抓
36.少林滚龙掌
37.少林大铁锚
38.蛐蜒
39.梢锤四节
40.爝
41.绳镖
42.双头镖
43.绳索
44.山河带
45.蒙仙网
46.串珠
47.拂尘
48.铁莲花
49.血滴子
50.阴阳扁
51.龙须钩
52.呜喽嘟
53.藏族白嘎
五、暗兵械
1.飞镖刀
2.单指剑
3.三指剑
4.匕首
5.袖圈
6.飞叉
7.飞铊
8.飞爪
9.鞭铊
10.有尾飞铊
11.飞锤
12.双飞挝
13.铁蛤蟆
14.铁蒺藜
15.铁鸳鸯
16.梅花针
17.点穴钉
18.锥镖
19.鸳鸯镖
20.燕子镖
21.柳叶镖
22.金钱镖
23.蝙蝠镖
24.四刃镖
25.旋风镖
26.雪花镖
27.枣仁镖
28.三星镖
29.七星镖
30.八刺镖
31.仁者镖
32.四尖四刃镖
33.少林亮银镖
34.袖箭
35.袖内箭
36.梅花袖箭
37.摔手箭
38.卖眉弩
39.少林低头弩
40.点穴针
41.飞腿踢针
42.掌心雷
43.四门张
44.铁橄榄
45.崩龙袖锤
46.少林金钗
47.双头判官笔
48.飞蝗石
49.布依飞石
50.游球
51.排鞋针
52.铁弹弓
六、御射兵械
1.弓
2.弓袋
3.弩
4.三弓床弩
5.弹弓
6.弹丸
7.矢
8.箭桶
9.火龙出水
10.长牌
11.藤牌
12.竹立牌
13.龙头盾牌
14.狮头盾牌
15.虎头盾牌
16.少林盾牌
㈣ 张吉平太极棒尺寸
张吉平太极棒尺寸
答案如下:张吉平太极棒尺寸是50cm,第一是灵活变动,然后就可以了。
㈤ 太极功夫扇第一套教学内容方法
太极功夫扇作为新的 武术 健身套路,深受老年人喜爱。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太极功夫扇第一套教学。欢迎阅读!
太极功夫扇第一套教学 挑选太极扇注意事项1、看扇茎和扇面粘合是否牢固。
2、扇面展开时应呈半圆型,两条扇骨成一条直线。
3、合扇时扇茎能否完全闭合。
4、两条扇骨要有一定的厚度,以便开扇。
5、扇握在手中要有一定的质感。
6、建议初学者选择竹制扇。
太极扇的各式扇形陈式太极扇
陈式太极扇是在陈式 太极拳 的基础
上创编的一套具有独特风格的武术健身项目,它突出了陈式太极拳传统性特点,内容丰富、结构合理,通过穿插蹬腿、摆莲、翻腰、跳跃,集中了东式太极拳典型动作。该套路缠绕折叠、松活弹抖、扇势多变、造型优美,极具健身性、观赏性及艺术性。
杨式太极扇
杨式太极扇是一种深受大众尤其是女性喜爱的太极健身器械。它集太极拳基本功、扇法基本功、武术技击基本功和舞台造型基本功于一体,不仅动作优美流畅,造型典雅大方,而且富有浓郁的现代气息。
经常习练,可以收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陶冶情操的动效。杨式太极扇动作紧凑,节序清晰,中正雅致,舒展大方,动作速度舒缓适中,动作劲力势势贯劲,劲力内含。
练法上,强调每势以起永开合贯串,严格遵循太极原理的要求,适合大众学练和养生健身的需要,符合竞赛的规范化要求。
莲花太极扇
含单扇和双扇两个套路。这两套扇是宗老师为喜迎澳门回归而创编的,因而有回归扇的美称。
两个套路均以杨式太极拳架为基础,采用了传统的民间扇术技术,整套动作舒展大方、刚柔相济,扇面时开时合,武舞共融,潇洒飘逸,富有情趣,深受广大太极拳 爱好 者的喜爱。
在1999年澳门回归的庆典中,1200名太极拳友集体表演的莲花太极单扇,气势宏伟,盛况空前,成为整个庆祝活动中的重头戏。澳门人至今引以自豪。
四维太极扇
四维太极扇是“四维太极”系列运动套路之一。它以太极拳理为指导,吸收内外家技法融冶为一个有机整体。以扇子为运动器械,表现各种武术攻防动作。
全套38个式子,以横弓步、歇步、仆步、跪步、独立步、交叉步等步型为主,有多种平衡难度动作,扇法凌厉,姿势优美,形式活泼,有较深的艺术内涵和较强的武术攻防意识。
有以意导动、柔和连贯、虚实互变、动静相兼、节奏鲜明、击拍清脆、气氛活泼的特点。具有广泛的普及性、表演娱乐性、攻防实用性和健体强身性。
太极扇歌词
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如一阵风。
南拳和北腿,少林武当功,太极八卦连环掌,中华有神功。
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如一阵风。
南拳和北腿,少林武当功,太极八卦连环掌,中华有神功。
棍扫一大片,(那个)枪挑一条线,身轻好似云中燕,我们豪气冲云天。
外练筋骨平,(那个)内练一口气,钢柔并进不低头,我们心中有天地。
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如一阵风。
南拳和北腿,少林武当功,太极八卦连环掌,中华有神功。
清风剑在手,(那个)双刀就看走,行家功夫一出手,他就知道有没有。
手似两扇门,脚下是一条根,四方水土养育了我们中华武术魂。
东方一条龙,儿女是英雄,天高地远八面风,中华有神功。
东方一条龙,儿女是英雄,天高地远八面风,中华有神功。
学习太极功夫扇的 心得体会太极功夫扇使扇子的挥舞和太极的运动技巧灵活结合,吸取中华传统武术精华,把太极拳的动作和不同风格的武术动儿共熔一炉,将扇子挥舞与太极运动技巧灵活结合。
使武术动作与中国功夫和歌曲旋律巧妙结合,揉合了不同流派的太极拳、太极剑动作,以及快速有力的长拳、南拳、京剧舞蹈动作等等。
内容丰富新颖,载歌载“武”,而且易学易练,确实是我们大学生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的首选!
而作为一个女生,当太极扇齐齐舞动时那冠盖京华的美丽,那随扇舞动的青春魅力才是最让我沉醉其中的。
犹记得,在运动会上我们太极扇表演队齐齐开扇,亮扇,马步,金鸡独立时赢得的喝彩与掌声。
难忘记,我们学习太极扇的女生在车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努力训练,合作无间的默契。
在这里,我要深深地感谢我们的太极功夫扇老师车艳丽车老师,是她的严格要求让我们从一开始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往后才能循序渐进,越学越好,趣味无穷。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深感太极内涵的博大精深及扇式的奥妙无穷。
太极功夫扇既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养生作用,更是攻防、技击、实战性极强的武术。
猜你喜欢:
1. 太极功夫扇的简介
2. 24式养生功夫扇
3. 73式太极扇的动作
4. 太极拳的主要器械
5. 太极拳的主要器械有哪些
㈥ 赵中道太极棒尺寸
赵中道太极棒尺寸直径3厘米。太极棍又名太极短棍,又称太极鞭杆。长度抄为使用者的一臂加一百肘长约1.2米,粗直径3点5至3点8厘米,一头度略粗,另一头略细,粗的一知头称为把,细长的一头称为梢。演练时,单手或双道手持鞭杆,梢把并用,常常调手换把。
㈦ 24式养生太极扇教学
太极与扇的挥舞动作结合之下,刚柔并济、可攻可守,充满了飘逸潇洒的美感与武术的阳刚威仪。24式养生太极扇教学是什么?下面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4式养生太极扇教学
第一段
01.起势(开步抱扇)
02.斜飞势(侧弓步举扇)卧似一张弓
03.白鹤亮翅(虚步亮扇)站似一棵松
04.黄蜂入洞(进步刺扇)不动不摇坐如钟
05.哪吒探海(转身下刺扇)走路一阵风
06.金鸡独立(独立撩扇)南拳和北腿
07.力劈华山(翻身劈扇)少林武当功
08.灵猫捕蝶(转身抡压扇)太极八卦连环掌
09.坐马观花(马步亮扇)中华有神功
第二段
10.野马分鬃(弓步削扇)卧似一张弓
11.雏燕凌空(并步亮扇)站似一棵松
12.黄蜂入洞(进步刺扇)不动不摇坐如钟
13.猛虎扑食(震脚推扇)走路一阵风
14.螳螂捕蝉(戮脚撩扇)南拳和北腿
15.勒马回头(盖步按扇)少林武当功
16鹞子翻身(翻身藏扇)太极八卦连环掌
17.坐马观花(马步亮扇)中华有神功
第三段
18.举鼎推山(马步推扇)棍扫一大片
19.神龙回首(转身刺扇)枪挑一条线
20.神鞭策马(叉步反撩扇)身轻好似云中燕
21.立马扬鞭(点部撩扇)豪气冲云天
22.怀中抱月(歇步亮扇)外练筋骨皮
23.迎风撩衣(并步贯扇)内练一口气
24.翻花舞袖(云手劈扇)刚柔并济不低头
养生太极扇 各式扇形
陈式太极扇
陈式太极扇是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
上创编的一套具有独特风格的武术健身项目,它突出了陈式太极拳传统性特点,内容丰富、结构合理,通过穿插蹬腿、摆莲、翻腰、跳跃,集中了东式太极拳典型动作。该套路缠绕折叠、松活弹抖、扇势多变、造型优美,极具健身性、观赏性及艺术性。
杨式太极扇
杨式太极扇是一种深受大众尤其是女性喜爱的太极健身器械。它集太极拳基本功、扇法基本功、武术技击基本功和舞台造型基本功于一体,不仅动作优美流畅,造型典雅大方,而且富有浓郁的现代气息。经常习练,可以收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陶冶情操的动效。杨式太极扇动作紧凑,节序清晰,中正雅致,舒展大方,动作速度舒缓适中,动作劲力势势贯劲,劲力内含。练法上,强调每势以起永开合贯串,严格遵循太极原理的要求,适合大众学练和养生健身的需要,符合竞赛的规范化要求。
莲花太极扇
㈧ 太极拳中的缠丝劲如何练得
首先把你的身肢尽量放长,并且把太极拳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领做到位(是那种在运动中也能够到位的),然后以腰为中心做为源动点,带动身体各个部位慢慢运动,要有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之感觉。就好象电动机带动其他的齿轮旋转一样,大小齿轮虽有不同,但动转却要相随,不会出现这个动哪个不动的现象,也就好比哪个时钟的时针,分针,秒针的动转一样,看是速度不同,但却是一起在动。
练习中尽量要把身体各个部位节节贯串起来,体会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感觉,日久自然产生缠丝劲。
㈨ 太极棒的尺寸有几种
太极棒的尺寸有2种。
太极棒尺气功的主要器械是太极棒和太极尺,长度约为33厘米,棒尺的直径约3.8~5厘米。
太极行功棒,是习练太极功夫拿法和化解拿法的一种器械,形似手腕,选用各种果木制做为宜,随着太极拳功夫的增长,将演练的手法结合到推手当中去,在双方交流中把技巧用到散手当中来,在演练时每个动作都要结合丹田内转,舍己从人,随机应变。
通过太极棒练习的升降开合、螺旋缠绕,对调整阴阳平衡、打通气脉,促进新陈代谢、培根润源、提高免疫功能大有进益,太极棒气功又称尺功和太极柔术,原出自百岁老人赵中道,经其弟子关永年整理加工成套路功法,特点是柔,较快,兼有和之功效,为典型的功法。
㈩ 基本太极拳推手步骤教学
基本太极拳推手步骤教学
太极拳内功劲力的基础是动作柔而不软、刚而不僵。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基本太极拳推手步骤教学,欢迎大家点击查看。
第一步:学拳架、练拳架、调拳架,求得动作的内功劲力
一般来讲,拳架中的每一个动作既是推手化、发的技术,又是散手实战搏斗的技法,不然的话拳架就成了脱离实际的花架子。(旨在健身娱乐则另当别论。)所以,要学练太极拳的技击功夫,首先要一丝不苟地学习太极拳的套路,要按照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逐步做到准确、熟练、轻松,自动化动力定型,继而进一步求得太极拳独具特色的内功劲力。
太极拳内功劲力的基础是动作柔而不软、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在于韧,刚而不僵在于松”。“松在静中取,韧在动中求”。要达到人体各部既松柔又坚韧的效果,应采取动静结合的训练方法。
如调架时外松内紧,外静内动,外慢内快,外柔内刚。其具体做法是在意识的指导下,一方面由丹田处向四周梢节徐徐贯劲,一方面在沉静的基础上有意使身体内部上下、前后、左右各处产生对拉拔长和螺旋滚转的内力,但在外形上看去仍是轻缓柔和、连贯圆润的,这也就是术语所讲的无形的内练法。这种练法的好处是能有效地促使身体各部位协调地配合行动,由矛盾抗争而达到力出统一、气力充沛、生动和谐、整体机动灵活。在这种意识指挥下的内力在体内各关节肌群中不停地如链条般滚转缠绕,时上时下、时左时右,以及螺旋转化,使得身体各部位动作准确合拍、变化无穷,这样就既训练了柔而不软、刚而不僵的内功劲力,又增加了动作技术的实用程度。
求得松柔又坚韧的效果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在自由散推中求之。当拳架动作达到能不假思索而准确自如完成时,就进行散推实践。其做法是首先精神放松不必紧张,注重沾连黏随、听探顺化、随彼运动而求训练沉静中的松柔。其次是当对方用大力、猛力推掷我时,我不要怕倒,要有意接住对方来劲并尽力以拥法掤架,随机监听,保持外柔内刚、虚灵沉着,以内力的虚撑控制好自己的重心,防止对方突破我的'防线而长驱直入,甚至要有意与对方相持一段时间然后再控制好,在有把握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或上或下地引化对方大力,或在保全自己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沉气发劲,以挤压劲贯注身肢到达接触部位,此时身劲抖发,起如钢叉,在掀挫对方重心时待对方将要倒地的一刻复又施以重压贯劲下砸、挫其锐气,训练出我韧柔中之坚刚。
第二步:换劲训练
所谓换劲就是通过一定的练功方式,将人体固有的先天自然的笨拙力量,变换成符合太极拳技法要求的劲力。这一步也是求懂劲、身上装劲的训练。
1.以内引外训练法
所谓以内引外训练法是指以内动引导外动的练习方法。“内动”指人体内部的意、气、力三者的动转,“外动”指人体外部形态的变动。“外动”依赖“内动”而启动,内不动则外不发。“内动”通过“外动”来表达,外不动则内不显。这种训练法能有效地形成内动外即随的条件反射,促进意、气、力、形四者的有序化配合,—动俱动,一到俱到,其主要手段是以调架子和单盘操练某一个或几个、一组或几组式子来求得。
2.以外导内训练法
所谓以外导内训练法是指以外动导引内动的练习方法。“内动”指意识指挥内劲功力,“外动”主要指肢体的运动。这种训练法的要点是“以体训练”、“开关利气”,在配合走转步法和身法的吞吐开合、起伏转折的同时,身体各关节依次松沉,协调而灵活自如地运动,即拳经所谓“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并能促使内力穿肩、越肘、过腕、达于指端。这种训练法由练外入手,看得见、摸得着、易于运用,因而较为科学有效,并有助于学者获得以外形变动导引内劲贯注,从而形成形动劲随的条件反射,对听探顺化、沾连黏随劲法的形成特别有效,能促成意、气、劲、神、形的有序化配合。以外导内通过散推及其接劲,以及接住对方劲力后的耗劲、问劲和滚旋钻撑磨合劲的推揉来训练发动内劲功力。
第三步:抢招抢劲训练
抢招抢劲训练是两人相互搏斗,力求制人而不制于人的训练方法,普遍运用于提高实战搏斗技能。抢招抢劲训练分为限定型和自由型两个阶段。
限定型抢招抢劲训练主要用于提高运用个别动作和组合动作的能力。常用限定条件包括攻防对象、攻击招法、攻击次数、攻击部位。开始时限定条件较多,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逐渐减少限定条件,直至过渡到无限定条件的自由型抢招抢劲。
自由型抢招抢劲训练是在无任何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接近实战的训练方法。要注意和不同技术风格、不同身高甚至是不同体重级别的对手进行自由抢招抢劲训练,以提高推手中适应不同对手、不同打法的能力。此外,自由型抢招抢劲训练的目的是提高攻防技能和体能,而不是要伤害对方,因此应以友好为基础,相互切磋提高。如果是为参加推手竞赛而进行的专门训练,还应以竞赛规则的有关规定为准绳,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训练。
第四步:采拿折别训练
1.学习必要的解剖知识,明白运动器官的结构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了解某关节有几个活动面、最大活动度是多少、其上附着几对主要韧带等。还要学习人体主要穴位和要害的准确位置,只有做到应手而得,方可在掐穴、拿筋、折别捏扣、钳制关节时灵活运用。
2.锻炼手的抓拧握掐、捏扣折别能力。通过动作贯劲、空握抓扣,以及拧棒子、卷棒功、上罐功、麻辫功等功法的锻炼,有效地提高两手臂的抓钳扣折能力。
3.学习基本采拿折别技法。在学习时可采用一人喂招递手、一人训练的方法,反复练习采拿折别法或化解方法,一法练熟再换一法,并在学习中逐步领悟采拿折别法的基本技法和原理。
4.练习连环采拿折别法,将多个技法连续不断地串起来练。即一方采拿折别住对方,对方先解脱再反采拿折别,又复而化解,又采拿折别,如此拿、解交替循环练习。
5.两人抢机采拿折别练习。这种练习不限定谁进攻谁防守,由练习者根据对手变化抢到机会随势应用。练习中先采用只准用一种方法采拿折别某一部位的抢机练习,然后逐次增加招法数量和可采拿折别的部位,直至两人进行完全无限定的训练。
第五步:跌掷发放用劲的实战应用训练
跌掷发放用劲的实战应用训练属太极推手功夫的应用训练阶段。这一阶段开始训练时,一般先由老师诱导学生体会各种劲道和跌掷攻守应用的方法。老师打出不同的劲和跌掷技法让学生感受,然后再让学生将同样的劲力、跌掷之技用在老师身上,待老师鉴定正确无误时再和对手进行比试相较、切磋提高。
此阶段的训练,以注重采拿折别、跌掷摔打兼施并用的推手方法为最佳。传统的赵堡架三合一太极拳上下步(亦称进一退一)顺式推手法,极讲究一胆、二巧、三功夫,重视运用上中下三盘明暗四十八技法,其中的抓拿折扣、别挫掷跌、摔打兼施并用之法,在训练中几乎没有限制,非常接近实战搏击,极易过渡到散打比技,实用性强、见效也快。
1.训练内劲的蓄、发
蓄,将弛散的意识收敛集中,将散向四梢的意气收归丹田,同时以吸气配合,放松各部肌肉,肢体外形适度屈曲,以至被收敛的意气好似被压紧的弹簧,有一松即弹之势。放松的肌肉被屈曲的关节预先拉长,好似以躯肢为弓胎、以筋肉为弓弦而拉满的弓,有一放即发之势。
发放体内劲力的方法有两类。一类是以有意识的“蓄劲”为前凑,“蓄而后发”。这类发劲要求意气先回敛、汇聚成一点,再迅速通过身体某部向攻击目标发出,同时以呼气配合,收缩主动肌和协调肌,肢体外形适度展开。另一类是以任一形态为预备式,“一触即发”。这类发劲一般是在运动过程中通过加快呼气和收缩肌肉来完成发劲,也有在静止和放松形态时突然收缩肌肉呼气发劲的。这类发劲由于未经有意识的蓄劲准备,发劲较快,无预兆,但劲的力度没有前一类大。冷劲和抖劲就属这一类。
2.训练寸劲与长劲的发放
寸劲是突然加速收缩肌肉发出的短促、刚脆的爆发力。寸劲的关键在于把握住运用加速度的时机,这个时机应在我肢体着力点出击至沾贴对方衣服时,突然加速地发劲。
长劲是在原有化发劲力的基础上继续伸长的劲力,在意识的指挥下加大了化、发动作的幅度(贯劲作用超过了对方维持平衡的极限),使对方随之不及、化之不尽而被迫受制。“挤”、“按”、“塌”、“压”、“靠”、“撞”等均可附以长劲发之,让内劲蠕蠕出击不断延伸,使对方愈退愈促。
3.训练透劲与通透劲的发放
欲发透劲,首先意识要有穿透感,意气要有穿透感,目光要有穿透感,内劲冲力要有穿透感。其次要延长发劲的量度,使意感与劲力配合整体而行。如穿心肘横击对方前胸,“意感”是透过对方前胸击其后背,劲力也须击中对方前胸后仍继续透达其后背,甚至延长至其背后远处。
通透劲是指以腰脊发放内力,通肩串臂过腕于稍端,迅速爆发击出的劲力。发放此劲时先舒胸含肩、挺腰拔背,使腰背部肌肉充分展开,以增加肌肉的初长度,然后突然展肩、吐胸、挺顶、撑腰,使内劲瞬间节节贯串而出。
4.训练鞭劲和飘打劲的发放
发放鞭劲的要点是摧、探、抖、弹四字,要求以腰脊为劲源,通过活肩、松臂、抖腕,使内劲功力通肩过臂达于手梢,似鞭如棒弹击而出。
飘打劲是要打得飘摇多变,使对方应付不了、捉摸不透,包括三种运动方法,一是在运动中加快速度,二是在运动中改变运动方向,三是在力点上延长时间或加大压力强度,使对方难以承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