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张东武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分解教学

张东武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分解教学

发布时间: 2024-06-08 18:11:50

㈠ 洪传陈式太极拳有什么特点——济南刘成德

洪传陈式太极拳是陈式太极拳的一个支脉,太极拳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陈、杨、吴、武、孙式五大流派,陈式太极拳是源头,其他四家都是源自陈式他几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形成了新的流派。 在其他太极拳已经名满天下的时候,陈式太极拳一直湮没无闻,长期不为世人所知。陈式太极拳第十七代传人陈发科先生(1887-1957),1928年到当时的北平(今北京)授拳以后,陈式太极拳才为世人所了解,并广泛传播。陈先生对陈式太极拳的发扬光大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陈式太极拳能够在济南生根开花,归功于洪均生先生,也就是我的恩师。洪先生是河南禹县人,自幼随父在京,少年因体弱多病而辍学,后经人介绍从师于陈发科先生学拳,不但身体转健,而且很好地继承了陈式太极拳。1956年,洪老师赴京,经陈发科先生晚年亲自审定拳势,允许其传授这套陈式太极拳。洪师随陈师爷十五年,师徒感情深厚,时隔多年,每每提及恩师,言情间溢于崇敬之情。洪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在济南积极传播太极,弟子及再传弟子遍及世界各地。过去民间把洪老师传的这套拳称之为“济南拳”,在洪老师仙逝以后,我们为了发扬光大洪老师所传的陈式太极拳,也为了永远铭记洪老师传拳之恩情,把这套拳称之为洪传陈式太极拳。 说到洪传陈式太极拳的特点,我们认为洪老师在自己的演练、教学实践中,通过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勤奋,的确在理论总结、技击实践等方面发掘丰富了这一拳法,他在太极拳理论上首次提出了手法的公转与自转,公转的正旋、反旋;自转的顺逆以及腿部缠法的具体要求;根据“腰为车轴、立如平准”的原则,提出太极拳要求随遇平衡;首次提出眼法上也有虚实顺逆之分;他特别强调“太极是棚劲,动作走螺旋”,对棚劲做出了更加具体的说明,对螺旋缠丝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这些理论都是创造性地见解,对后学研练太极拳有很大的帮助。洪传陈式太极拳也逐步形成了法精理密、技击实用的特点。 怎样才能练好洪传陈式太极拳? 这个问题要从源头上说起,太极拳以太极为名,来源于太极,理论上是有来头的,是传统中国文化的产物,符合中国古代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理解,符合中国的哲学、医学、自然科学思想,所以太极拳不仅仅是一个拳术,而是一种文化,是一个文化拳。 道以拳显,拳以求道。太极拳是小道,他和太极比起来是雕虫小技,我们追求的是太极这个大道。 太极着,无极而生。无极是混沌,太极是什么?是阴阳。太极图中用黑白两个“鱼”来表示阴阳。 学习、练习洪传陈式太极拳是一个充满乐趣,又十分艰苦的过程,每一个有志于此的人都要做好心理准备,把太极拳当成一种事业,当成一种文化,当成一种真理的求索,谦虚谨慎,不辞辛劳,持之以恒,充满激情地投入进来,经过日积月累地磨砺,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才有可能有所成就。 太极拳每一个流派都有自己的特点,在练习中也有不同的要求,要因式而异,因人而异。济南洪传陈式太极拳经过两代人的研究整理,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点和要求,我在几十年的练习和教学实践中,也有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对热爱太极拳的同志有所启发。 一、 划圈和手 从对太极拳不认识到认识这样一个过程,应该从何处入手呢?我在教学中,强调从划圈入手,划圈是认识太极拳的开始,是基本功。 洪传陈式太极拳特别强调“圈”的运用,认为整套动作都是由正手圈和反手圈这两个圈所组成的。 描述一下正手圈的过程,以右手为例。下盘半蹲成侧马步,右脚尖向右侧与身体成45度,左脚向内扣,两脚成“川”字步;左手掐腰;右手自然伸展到最远端,与身体成45度夹角,右手手型为掌,中指领劲。 第一动为松肩坠肘,右手自然放松,随着肩、大臂、小臂的放松回落,保持指高于掌,手高于肘的状态,侧马步不变。 第二动身体向左侧转动,右手随之左转,腰裆调整,变正马步。 第三动松腰裆下塌,同时中指领劲,右手掌心对胸口,手掌斜对左肩井。 第四动身体右转,右手随之向右开出,手领肘,肘领肩,步型渐变成侧马步,恢复起始状态。 反手圈起式与正手圈相同,以右手为例。 第一动右手伸展在与身体呈45度角的最远端,松腰裆,松肩坠肘,右手以中指为圆心,向大拇指方向旋转,转至掌心朝前。 第二动身体左转,右手随之向左划弧,至胸前。 第三动松腰裆,右手继续划弧到掌心向内,随腰裆的下沉,松肩坠肘,右臂右手下沉至胸口。 第四动身体右转,松肩坠肘下塌外碾,右手随之向右侧45度开出。 左手的正反手圈与之要领相同。 这是正反手圈的外形动作,太极拳是内家拳,所谓内家就是身体内部有变化。这两个圈的动作,内里是变化的,最主要的是腰裆的调整,“暗换腰裆神不知”指的是腰裆的变化。我们在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多转腰,尽量避免上身晃动,裆劲是通过髋关节的转动体现出来的,初学者可能找不到裆劲,没有关系,经过锻炼会逐渐体会到的。松肩坠肘,下塌外碾;手领肘,肘领肩;中指领劲等不仅是外形上的要求,要真正做到内里面松沉才是有功夫。 我们这套太极拳动作都是由这两个圈组成的,要领、角度、方位等都要遵守这两个圈的规律,可以说划好圈,是洪传陈式太极拳的基本功,也是洪传陈式太极拳的最高要求,划圈是贯穿学习太极拳始终的一件事,是尽快掌握太极拳要领的一个好的方法。 二、 学习套路,天天磨练 洪传陈式太极拳,源于陈发科老先生传授的陈式太极拳,分一路拳和二路拳两套拳架,我们在此基础上编排精选一套42式的套路,这三套拳架对于学习陈式太极拳,健康体魄,增长功夫,提高修养都是很有好处的。 人们提起太极拳,印象中就是指的太极拳套路,这种运动形式就是太极拳了,所以说一个人不会套路似乎不能算是会太极拳。但太极拳的精髓又往往不是表面化的,真正有功夫的人,从拳架的表演上能看出一部分,更多的则需要动手实验。 做为学习太极拳者,学习套路是必要的,一方面提高练拳的兴趣,通过这种方式避免单纯站桩、划圈的枯燥;另一方面练拳校验动作,长期重复,产生动作定型,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 太极拳套路的学习和练习要循序渐进,第一步按照老师的传授,模仿外形,追求形似,打出点太极拳的意思来;第二步则是不断修改,学拳易,改拳难,通过不断地休正拳架,追求每一个动作到位,进而追求每一个动作的内涵,用法,变化;第四步通过多年的练习,日积月累功夫上身,动作定型达到从心所欲,一触即发,身心合一,无处不太极的状态;第五步要把拳架打出自己的境界,或雄浑、或端严、或圆和、或超逸、或雍容、或自然……。洪均生老师说“拳品高低,实以人品为准”,人的修养到什么境界,拳品也就到什么境界。此外还有第六步、第七步…….太极拳的追求是永远无止境的。 练习拳架要注意几个问题: 动作要到位。很多人满足于比着葫芦画瓢,不求甚解。平时一遍遍地练下去,动作虽然流畅,其实是错误的重复。我们学拳既求形似,更求精神,不要图多图快,要把每个动作分解开来,仔细揣摩,把每个动作做规范,一个个地连贯下来,整套动作才能有规矩。 动作要琢磨。练拳看上去是练的身体,实际是练的脑子。前人说“太极拳是个文化拳”是一点不错的,练拳关键在多思考,走脑子比走趟子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练拳不用脑不会有好的效果。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一样,学拳的经历,进步快慢也不一样,要根据自己的体会总结思考,结合体会去找规律。再一个,太极拳离不了老师,学生还要勤思善问,请老师指点,与拳友交流,在不断的思想碰撞中悟道。 不能离原则。许多拳友谈起太极拳,原理背得很熟,“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松肩坠肘、气沉丹田”等等,但到练拳上就把原则忘得一干二净了,肘也抬起来了,胸也憋上气了,上下摇晃,失去中正。太极拳不论何门何派,不论初学名宿,不论孩童老者,它的原理是一样的,都应该遵守它的科学规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可舍本求末,把太极拳练成广播体操。怎么样才能遵守太极拳的原则呢?一是练的时候有意识,随时提醒自己,是不是违背了总的要求;二是按照老师的示范做,不断地改正动作。 三、 与人交手,实践出真知。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一个门类,不是舞蹈,不是体操,更不是花拳绣腿。陈式太极拳更是一个实战技击性很强的拳种,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练拳练架子只是知己,怎么样知彼?进而验证自己?则需要动手交手,从实践中试验。 太极拳有一个很好的实验方法——推手。这是前人在总结实践中找到的一个好方法,我们在学习练习到一定阶段,可以通过推手来校验自己的水平,找劲逐渐到懂劲。关于推手的要求前人论述已经很多,简单地说就是要按太极拳的原则推手,要顺对方劲,既不能顶扛,也不能丢劲。自身要圆,随遇平衡;周身要松,棚在其中;粘连粘随,与人同步。初学者不要怕丢人,不要想沾光,更不能蛮力欺人,沾光就是吃亏。要有太极大思维,阴阳平衡,不丢不顶,把自己的事做正确就是有功夫,与对手同步就是知己知彼。 还有一些人怀疑,太极拳慢慢悠悠,能打人吗?能与拳击、散打等自由搏击吗?我认为太极拳既然是一种技击术,就不存在和什么人,什么派交手的问题,我主张与任何人、任何拳术都可以试验。推手是太极拳找劲的一个好方法,是师友之间切磋的好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试验办法,真理是不怕检验的,太极拳是真正的武术,不回避任何技击检验方式。进一步说,我们在练习和实践中,应该积极与各门各派友好试验,找出自身不足,学习各家所长,不断修正自己,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一个追求真理的人,真正热爱太极拳的人是不怕丢面子的,失败是最好的老师,善于学习总结改正才能成功。 我愿意把我的老师洪均生先生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多听多看多想多练,多问问为什么,多实践”,希望大家以此为座右铭。 太极拳怎样才能出功夫?太极拳怎么练?我觉得还是离不了太极拳的理,我的看法是一松,二圆,三意,循序渐进。 第一要松,松就不简单,任何运动都需要松,我们平时上讲台讲话也要放松,不松就会紧,只有松了才会心平气和,收放自如。从练拳讲,松了才会气血周流,打通经络。所谓内家拳不配合气是不可能的,气到血倒,气为血帅。比如枪,一个小小的弹头,产生这么大的冲击力,是因为有气在推动它,是气的压缩产生了力。没有气是不可能的,但松也不是瘫。所谓僵是一种生硬的蛮力,太极拳讲不用力是不用蛮力,不能僵硬。松了以后不是没有力,放松和有力不是一回事,两者不矛盾。 怎样做到松?是要经过多年的磨练,不要使蛮力,练的时候不要图快,欲速则不达,要按照太极拳的理去做。松本身就是很自然,不要拿捏,别过于追求什么东西。松肩转腰我们每次都强调,为什么做不到?“每见数年纯功不能悟尔”,悟不了没有关系,不定什么时候,豁然贯通!功到自然成。 因为太极是无极而生,根本是一个圆,所以要练圆,我们这个拳就是在圆里面找。练圆以后才能体现阴阳,体现对立统一,有了这两方面基础以后,用意念去指导,用意不用力才能达到。 要想练圆必须松下来,各处配合好了才能圆。内外都要圆。阴阳在圆上面表现出来,才符合太极拳的原理。圆上面阴阳才统一,统一就是不偏不倚,阴阳是平衡的。体现在圆是太极图,但这个圆是个球体,是立体的圆,我们追求的是这个立体的圆。 太极在腰裆,为什么? 因为“暗换裆劲神不知”,通过腰裆转动,把劲引化了。所以我说太极拳不是对抗项目,是引化,老百姓讲话是“诳人的”。对方来了力,借对方的力,引导他犯错误,诳对方的力,这就是太极拳。通过什么方法呢?走的是圆的切线,在圆的切点上擦出去,所以腰裆要松要圆。但话说回来了,你没有腰裆劲拿什么“换”呢?关键还是练腰裆,腰为主宰就是指的这个问题。 “牵动四两拨千斤”是指的什么? “牵动四两拨千斤”这个四两我认为是重量+速度。自己保持平衡,,引化对方失去平衡,在对方失去平衡的基础上,不是前引就是后加,加速其不平衡。有人误以为拿“四两”去拨动“千斤”,这是不对的,因为有个前提——“牵动”,只有千斤这个速度起来了,引透了,在后面在加点速度,更加其失重,帮着他犯错误,我说太极拳是“落井下石”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说太极拳不是对抗,是引化。要想做到引化腰裆就不能死,要转起来才能分力。人先天不会顶,人的这种僵力也是后来形成的,小孩子不会用力,很放松。只有圆了才会滑,圆中有引。像车轮子,它按自己的运动规律旋转,投一个石子,马上会被打出来,并不是车轮子有意识,是圆的旋转造成的,接受石子的那一点对圆来说是接点,在外边是切点,石子被圆抛出沿切线飞了。 我们练太极拳就是练这个圆,八卦在手脚,五行在腰。四肢的方位是死的,腰中的五行是活的。腰好比电机,四肢好比是叶片,是电机带动叶片旋转,腰运动带动四肢动,转的快了就是一个整体,分不出正隅,因为成为一个圆了,外力来了自然一触即发,从切线引化出去了。这一点我们练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在往往是该动的没有动,不该动的动了,四肢晃动的太多了。怎样才能找到这个“棚劲”。 棚、捋、挤、按、采、挒、肘、靠这是太极拳前辈总结的八法,加上前、后、左、右、中定为十三式。这里面棚劲是一个关键,是贯彻其中的,没有棚劲什么事也办不了,八法用起来是一个整体,分不出正隅。前人对于棚劲有许多解释,我这样表述:棚劲是把对方的劲化开,破坏他的中心,提高他的重心,减小他脚下的摩擦力,使其失重无法用力。 棚劲有人理解为架住,有人理解为顶住,还有人从字面上寻找含义,都不确切。架住是在下面,实际上在上面一样可以棚;顶住是小力支撑大力,但棚不是僵力;棚不一定有胳膊上,腿上也可以棚,它是一种圆的引化,引中有放,阴中有阳,动摇对方的根基。 有棚劲才能懂劲,只有懂劲才能“制”和“止”人家的劲,才能“借”和“截”;懂了劲还得把人引透,引不透化不开对方的劲,化开了法才好使。 怎么样练出棚劲? 还是从腰裆里练出来。所以这个练是个综合性的,缺一不可。身体节节贯穿。身体放松了,上下相随了,外表敏感了,增加了灵敏度,才会所谓“听劲”,没有灵敏度听不了劲。拳谱上说“上下相随人难进”,自身是一个整体了,贯穿了就有了功夫。“沾连粘随不丢顶”是指与对方同步,能听对方的劲,能棚住对方的劲,达到同步,同步就是没有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控制对方,发挥我的优势,所以这个棚是一系列的结果,是太极拳有没有功夫的体现。 太极拳与站桩的关系。 站桩是内家拳练习的一个重要方法,我们太极拳也讲站桩。太极拳是两方面的:由阴到阳,由阳到阴;由外到内,由内到外。我认为站桩求的是静,是松。所谓静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安静。闹市中也可以求静,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为什么?专一了,精神高度集中,别人讲话可以充耳不闻了。所以静不是无声音,是内里的静。 站桩为何能达到静?用的是意念,太极拳的站桩我认为是意念练拳。平时练拳是外动内静,站桩是外静内动,用意念去调气,找里面的势。人们所说的大圈到小圈,小圈到无圈就是这个问题。从外形的开合,到外静内动,到无圈了。无圈是没有外形的圈,但它的意念圈是有的,是无形的,还是按圆的规律走的。 我自己有时也闭上眼睛琢磨,不一定是站桩,坐着也可以,用意念练拳,劲怎么走,手怎么出,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练拳,将来与外形的练结合起来,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阴阳互成。但我不主张初学者就练站桩,因为初学者静不下来。 太极拳将来练的是无法而有法,无形而有形。 附:作者简介 刘成德先生曾学过摔跤,杨式太极拳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即拜洪均生先生为师学习陈式太极拳,他善思索,肯钻研,功底深厚。“济南市武术馆”成立后,他与张联恩、李恩久先生等带领学生多次参加全国性的太极拳推手比赛,均取得骄人成绩,代出许多全国性的冠军。曾应邀去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传授太极拳法,深受欢迎。 积极弘扬洪师之拳法,为传播洪师之拳法做了极大贡献。是洪式太极拳主要传承人之一。现为济南洪传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

㈡ 陈氏太极拳26式动作分解教学

陈氏 太极拳 26式非常重要的,要想将陈氏太极拳练好就要认真学习陈氏太极拳26式,因为它包含许多陈氏太极拳的精髓。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陈氏太极拳26式分解教学。欢迎阅读!

陈氏太极拳26式教学

第一式、起式

1.练习者首先要将双脚并立,立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然后还要将头摆正,眼睛要平视前方,就可以了。

2.左腿抬起,大腿成平直线,重心放右脚,左脚放下与肩同宽,双膝稍曲,膝关节不超过脚尖。

第二式、金刚捣碓

1.双手前伸掌心向下,同时双膝微曲,目视前方。

2.然后再将双手回缩,紧接着在想左前方推出,双肘微曲,眼睛要随着双手的动作一起运转,才是正确的。

3.右脚尖右移45度,上身微微右转,双手与上身顺转,作左运手状,双手心朝外。

4.重心右移,抬起左腿。双手不动。

5.左脚向左前方迈出45度,此时,重心仍在右脚,上身不动。

6.重心从右脚转至左脚,上身跟着转,左手由下向上画圈,手心向下,右手向下画圈,放至右胯处,手心向上。

7.抬起右腿,右手竖起变拳,拳头高度不超过鼻尖,左手放到右肘窝处,掌心向下。

8.左手翻转,掌心向上,放至腹前,右拳落入左掌心内,拳眼向上,右脚向右落下,与肩同宽,双膝微曲,双目平视前方。

第三式、懒扎衣

1.左手由下向上画圈,右拳变掌由上向下画圈,放至腹前。双手腕相对,左手在上,手心向下;右手在下,手心向上,重心移到左脚。画圈的过程中,双目余光看着双手动作。

2.抬起右腿后,向右移半步,上身及手不变。

3.重心移到右脚,左手下滑,放至肚脐前,掌心对肚脐;右手向右上方画半圈,掌心向右前方。目视右手尖方向。

练习陈氏太极拳的 方法

心静神舒、持之以恒

习练太极拳应力戒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许多习练者在三个阶段易放弃,需要过三关。

一是初学阶段要过为难关。初习太极,身体僵硬,动作不甚协调,易使人感觉自己太笨、无灵性、不适合习武而放弃。

对此,这些问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大家多加练习和领悟,就可以克服其中的困难。

二是习练半年要过枯燥关。习练半年后,新鲜感渐失,每日按时重复演练,易因感觉枯燥无味而放弃。

三是一年半后要过气馁关。坚持习练一年半至两年,自感比较刻苦,然而进步不大,锐气尽失,易因气馁而放弃。

习练太极拳须做到“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动作柔和飘逸,柔中寓刚,形神相合,连绵不断。习练过程亦即对自己意志的磨练过程,意刚志坚,锲而不舍,何患无成?

所以说学习太极拳,不仅要练习动作,同时也要磨练自己的意志。

二、实战为准 力戒“花架”

套路中的许多手上动作幅度很小,不甚美观。比如其中的一些捋法、捌法等为后手缠腕、前手制肘,两手距离要求一前臂宽,因而显得动作不甚舒展。很多习练者无视用法要求,本末倒置。一味追求演练的视觉效果,因而枉费功夫,令人惋惜。

三、松肩坠肘 中正安舒

初学者最易出现的错误有两个方面:一是肩臂僵硬,欲起手先起肘;二是肩斜身歪,哈腰低头。此两方面毛病不仅易犯,而且很容易形成习惯,在习练之处如不严格规范,及时纠正,久之易成顽症,再纠正困难很大,因此,教与学者皆不可轻视之。

陈式太极拳的主要特点

创造了双人推手的竞技运动

推手在过去被叫做打手,是我国 武术 中一种综合性的实习技击方法,也是陈式太极拳的主要特点,自古以来就有踢、打、摔、拿、跌五种分部练习法。

同时,由于踢、打、拿、跌四法,在实践中有较大的伤害性,因此历来大都只作假想性或象征性的练习,这就为花假手法打开了方便之门,而前人苦心积累的点滴 经验 ,也由于实践不足,很难提高技击水平。

陈王廷创造的推手方法,以缠绕粘随为中心内容,综合了擒、拿、跌、掷、打等竞技技巧,并且还有所发展。譬如拿法,它不限于专拿人的骨节,而是着重拿人的劲路,这就比一般拿法的技巧高。

推手方法的出现,解决了实习技击时的场地、护具和特制服装等问题,成为随时随地两人可以搭手练习的竞技运动,并在我国的武术技击方法(踢,打、摔、拿、跌)中注入了一个新的内容——推。

创造了粘随不脱,蓄发相变的刺枪术基本练法

推手时的“听劲”方法,继而创造了双人粘枪法,这也是陈王廷独创的成就之一。这种器械对练法,解决了不用护具也可以练习实刺的问题。

练习太极拳粘枪时,采用沾连粘随的原则,缠绕进退,疾若风云,封逼掷放,往复循环,为刺枪术开辟了一条简便易行,提高技术的途径。

发展了以太极精义为依据的拳法理论

陈王廷的《拳经总歌》七言二十二句,是太极拳的原始理论,是 总结 古代技击术的一篇拳论,它阐述了攻击与防御的战略和战术,所以称得上是太极拳七个拳套的概括性拳论。

把《拳经总歌》和戚继光的《拳经三十二式》图诀相对照,就不难看出陈王廷在拳论方面怎样吸取了前辈所归纳总结的精华。但是陈王廷并不满足于吸取当时名家的拳法理论,而是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做了一系列创造性地发挥。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陈氏太极拳的奥妙

㈢ 张东武老架一路太极拳74式教学口令内容是什么

拳谱口诀:

1 、太极起势

2、 金刚捣碓

3 、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 、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鹅亮翅

8、斜行

9、搂膝

10、拗步

11、斜形

12、搂膝

13、拗步

14、掩手肱拳

15、金刚捣碓

16、撇身捶

17、青龙出水

18、双推手

19、肘底看拳

20、倒卷肱

21、白鹅亮翅

22、斜形

23、闪通背

24、掩手肱拳

25、六封四闭

26、单鞭

27、云手

28、高探马

29、右擦脚

30、左擦脚

31、左蹬一跟

32、前趟拗步

33、击地捶

34、踢二起

35、护心拳

36、旋风脚

37、右蹬一跟

38、掩手肱拳

39、小擒

40、抱头推山

41、六封四闭

42、单鞭

43、前招

44、后招

45、野马分鬃

46、六封四闭

47、单鞭

48、玉女穿梭

49、懒扎衣

50、六封四闭

51、单鞭

52、云手

53、摆脚跌岔

54、金鸡独立

55、倒卷肱

56、白鹅亮翅

57、斜形

58、闪通背

59、掩手肱拳

60、六封四闭

61、单鞭

62、云手

63、高探马

64、十字脚

65、指裆捶

66、猿猴献果

67、单鞭

68、雀地龙

69、上步七星

70、下步跨肱

71、转身双摆莲

72、当头炮

73、金刚捣碓

74、收势

(3)张东武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分解教学扩展阅读:

太极拳受传统哲学渗透影响,具有哲理性,充满辩证思想。从哲学角度来看太极拳被誉为“哲拳”,这不仅由于太极拳的称谓带有浓厚的哲学意味,也不仅由于太极拳动作要领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味,而且由于传统哲学思想对太极拳的全面渗透,形成了独特的运动思想,特别的技术要求,突出的价值功能。

㈣ 陈式太极拳24式分解教学

陈式太极拳24式分解教学

练太极拳腰部姿势要正确。拳师要求做到“刻刻留心在腰间”“练拳不练腰,终生艺难高”,“腰似螺丝,腿如钻”做到松、垂、直,尽量减少腰椎向前弯的屈度,达到直腰的要求,腰部姿势大体就正确了。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分享的陈式太极拳24式分解教学,欢迎阅读参考。

陈式太极拳24式分解教学

老年人常练习太极拳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特别是陈式太极拳24式,由于其精简易学、易练易记,颇受国内老年人练习,而且广传国外,是影响力最大的太极拳套路。

练太极拳腰部姿势要正确。拳师要求做到“刻刻留心在腰间”“练拳不练腰,终生艺难高”,“腰似螺丝,腿如钻”做到松、垂、直,尽量减少腰椎向前弯的屈度,达到直腰的要求,腰部姿势大体就正确了。

太极拳要求神情镇静,内外放松,用意不用力。练一套简化太极拳以四至七分钟为宜。

太极拳的动作要求协调自然,练拳时好似春蚕吐丝,绵绵不断;象行云流水,相连无间,右左前后虚实变换。

下面是陈式太极拳24式的动作手法介绍:

一 起式:

1、 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向前平视。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精神要集中。

2、 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手心向下。

3、 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视前方。

要点:心静体松,凝神静气 1、两脚开立,与肩同宽 2、两臂前举,手高与肩平,手心向下。

4、 屈蹲微按,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视前方。

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屈,重心落于两腿中间,屈膝松腰,臀部可凸出,两臂下落

二 左右野马分鬃

1、 右转,右抱球收脚。2、左转体迈步,左弓步分掌。3、身体后坐左脚尖翘起向外撇,左抱球收脚 4、右转体迈步,右弓步分掌。5、身体后坐右脚尖翘起向外撇,右抱球收脚,左转体迈步,左弓步分掌

详细:1、身体微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手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下划弧放在右手上,手心向上,两手相对成抱球状。左腿随之收到右腿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2、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同时,左右手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3、 上体慢慢后坐,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随即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重心再移至右腿上,同时左手翻转向下,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放在左手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之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4、 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脚跟后蹬成右弓步;同时左右手分别慢慢地向左下、右上哪个防呢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放在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

5、 与3同,但左右相反。

6、 与4同,但左右相反。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两手分开时要保持弧形,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做弓步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慢慢踏实,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稍后蹬,使该腿与地面保持约四十五度角。前后脚的`脚跟不要在一条线上,它们之间的横向距离(即以身体的正前方纵轴,其两侧为横向,下同)应该为十至三十厘米。

三 白鹤亮翅

1、右跟步抱球 2、后坐转体 3、左虚步分掌

详细介绍:1、上体微向左转,左手翻掌向下在胸前,右手向左上划弧,手心转向上,与左手成抱球状。

2、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腿稍向前移,脚尖点地。同时两手慢慢地分别向右下、左下分开,右手上提停于头部右侧(偏前),手心向左后方,左手落于左胯旁,手心向下。眼向前平视。

要点:胸部不要挺出,两臂上下都要保持半圆形,左膝微屈,体重后移和右手上提要协调一致。

四 左右搂膝拗步

1、右转收脚,右手从体前下落,由下向后上方划弧至右肩部外侧,臂微屈,手与耳同高,手心向上;左手由左下向上,向右下方划弧至右胸前,手心向下。同时上体微向左再向右转。眼看右手。

2、左迈步屈肘,左弓步搂推:上体左转,左脚向前(偏左30)迈出成弓步。同时右手屈回由耳侧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左手向下由左膝前搂过落于左胯旁。眼看右手手指。

3、后坐翘脚,左转收脚,右迈步屈肘,右弓步搂推:上体慢慢后坐,中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随即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重心移至左腿上,右脚向左靠拢,脚尖点地。同时左手向外翻掌由左后向上平举,手心向上;右手随转体向上向左下划弧落于左肩前,手心向下。眼看左手。

4、与2同但左右相反。

5、与3同但左右相反。

6、与2同。

要点:手推出后,身体不可前俯后仰,要松腰松胯。推掌时须沉肩垂肘,坐腕舒掌并须与松腰、弓腿上下协调一致。做弓步时,两脚跟的横向距离一般不少于三十厘米。

五 手弹琵琶

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略提起稍向前移,变成左虚步,脚跟着地,膝部微屈。同时左手由下向上举,高与鼻尖平,臂微屈;右手收回放在左臂肘部里侧。眼看左手食指。

要点:身体要平稳自然,沉肩垂肘,胸部放松。左手上起时不要直向上挑,要由左向上向前,微带弧形。右脚跟进时,脚掌先着地,再全脚落实。体重后移和左手上起要协调一致。

六 左右倒卷肱

1、 右手翻掌(手心向下)经腹前由下向后上方划弧平举,臂微屈,左手随之翻掌向上,左脚尖落地,眼随着向右手转体看左手。

2、 右臂屈肘回收,右手由耳侧向前推出,手心向前;左手回收经左肋外侧向后上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右手随之再翻掌向上。同时左脚轻轻提起向左后侧方退一步,脚尖先着地,然后慢慢踏实,重心在左腿上,成后虚步。眼随转体左看,再转体看右手。

3、 与2同,但左右相反。

4、 与2同。

5、 与2同,但左右相反。

要点:前推的手不要伸直,后撤手也不可直向回抽,仍走弧线。前推时要转腰松胯,与两手的速度要一致,避免僵硬。退步时脚尖先着地,再慢慢踏实,同时前脚扭正,退左脚略向左后斜,退右脚略向右后斜,避免使两脚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后退时,眼神随转体动作向左右看(约转九十度),然后再转看前手。

七 左揽雀尾

1、身体慢慢向右转。左手自然下落,经腹前划弧至右肋前,手心向上;左臂屈肘,手心转向下,收至右胸前,两手相对成抱球状。同时右脚尖微向外撇,左脚收回靠拢右腿,左脚尖点地。

2、 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上体微向左转,右脚跟向后蹬,脚尖微向里扣成左弓步。同时,左臂向左绷出(即左臂平屈成弓形,用臂外侧和手背向左侧推出),高与肩平,手心向后;右手向下落于右胯旁,手心向下。眼看左前臂。

要点:推出时,两臂前后均保持弧形,分手与松腰、弓腰三者必须协调一致。

3、 身体微向左转,左手随之前伸翻掌向下,右手翻掌向上,经腹前向上向前伸至左腕下方;然后两手下捋,上体稍向右转,两手经腹前向前向后方划弧,直至右手手心向上,高与肩齐,左手手心向后平屈于胸前,同时重心移至右腿上。眼看右手。

要点:下捋时,上体不可前倾,臀部不要凸出。两臂下捋须随腰旋转,仍走弧线。

4、 上体微向左转,右臂屈肘收回,右手附于左手手腕里侧(相距约5厘米),双手同时向前慢慢挤出,左手手心向后,右手心向前,左前臂要保持半圆。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变成左弓步。眼看左手腕部。

要点:向前挤出,上体要正直,动作要与松腰、弓步相一致。

5、 右手经左腕上方,向前向右伸出与左手齐,手心向下;左手翻掌向下,两手向左右分开,宽与肩同。然后上体后坐,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翘起。两手屈肘回收至胸前,手向前下方。眼向前平视。

6、 上式不停,两手向前、向上按出,手腕部高与肩平,同时左腿前弓成左弓步。眼平视前方。

八 右揽雀尾

1、 上体后坐并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里扣。右手向右上平行划弧至右侧,然后有右下经腹前向左上划弧至左肋前,手心向上;左手翻转向下平屈胸前与右手成抱球状。同时重心再移至左腿上,右脚向左靠拢,右脚尖点地。

2、 与左揽雀尾2同,把左变右即可。

3、 与左揽雀尾3同,把左变右即可。

4、 与左揽雀尾4同,把左变右即可。

5、 与左揽雀尾5同,把左变右即可。

要点:均与左揽雀尾相同,但左右相反。

九 单鞭

1、 上体后坐,重心逐渐移至左腿上,右脚尖里扣。同时上体左转,两手(左高右低)向左运转,直至左臂平举于左侧,右手经腹前运至左肋前(左手心向左,右手心向后上方)。眼看左手。

2、 身体重心再逐渐移至右腿上,左脚向右脚靠拢,脚尖点地。同时右手向右上方划弧至右侧方时变钩手,臂与肩平;左手向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停于右肩前,手心向后。眼看左手。

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侧方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在身体重心移向左腿的同时,左掌慢慢翻转向前推出,手心向前。手指与眼齐平,臂微屈。眼看左手。

要点:上体正直,松腰。右臂肘部稍下垂,左肘与左膝上下相对,两肩下沉。左手向外推时,要随转随推,不要翻掌太快。全部过渡动作,上下要协调一致。

十 左云手

1、 重心移至右腿上,身渐向右转,左脚里扣,左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至右肩前,手心斜向后,同时右手变掌,手心向后。眼看左手。

2、 身体慢慢左移。左手由面前向左侧运转,,手心渐渐转向左方;右手由右下腹前向左上划弧至左肩前,手心斜向后,同时右脚靠近左脚,成小开立步(两脚距离十至二十厘米)。眼看右手。

3、 右手继续向右侧运转,左手经腹前向上划弧至右肩前,手心斜向后;同时右手翻转手心向右,左腿向左横跨一步。眼看左手。

4、 与2同。

5、 与3同。

6、 与2同。

要点:身体转动要以腰脊为轴,松腰、松胯,避免忽高忽低。两腿随腰运转,要自然、圆活,速度要缓慢均匀。下肢移动时重心要稳定。眼的视线岁左右手而移动。

十一 单鞭

1、 右手继续向右运转,至右侧方时变成钩手,左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至右肩前,手心向后。眼看左手。

2、 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侧方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在身体重心移向左腿的同时,左掌慢慢翻转向前推出,成单鞭式。

要点:与前单鞭式相同。

第五组

十二 高探马

1、 右脚跟进半步,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右钩手变掌,两手心翻转向上,两肘微屈,同时身体微向右转,左脚跟渐渐离地,成作虚步。眼看左手。

上体微微左转,右掌经耳旁向前推出,手心向前,手指与眼同高;左手收至左侧腰前,手心向上,同时左脚微向前移,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要点:上体自然正直,双肩要下沉,右肘微下垂。

十三 右蹬脚

1、 左手手心向上,前伸至右手手腕背面,两手相互交叉。随即两手分开自两侧向下划弧,手心斜向下;同时左脚提起向左前方进步成左弓步。

2、 两手由外圈向里圈划弧合抱于胸前,右手在外(手心均向后);同时右脚向左脚靠拢,脚尖点地。眼平视右方。

3、 两臂左右分开平举,手心均向外,同时右脚提起向右前方慢慢蹬出。眼看右手。

要点:身体要平稳。两手分开时,腕部与肩齐平。左腿微屈,蹬脚时脚尖回勾,劲使在脚跟,分手和蹬脚须协调一致。右臂和右腿上下相对。

十四 双峰贯耳

1、右腿收回,膝盖提起,左手由后上向前下落,右手心也翻转向上,两手同时向下划弧分落于右膝盖两侧,手心均向上。

2、 右腿向右前方落下变成右弓步,同时两手下垂,慢慢变拳,分别从两侧向上向前划弧至脸前成钳形状,拳眼都斜向后(两拳中间距离约十至二十厘米)。眼看右手。

要点:头颈直立,松腰,两拳松握,沉肩垂肘,两臂均保持弧形。

十五 转身左蹬脚

1、 重心渐渐移至左腿上。右脚尖里扣,上体向左转,同时两拳变掌,由上向左右划弧分开平举,手心向前。眼看左手。

2、 重心再移至右腿上,左脚靠近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两手由外圈向里圈划弧合抱于胸前,左手在外,手心均向后。眼平视左方。

3、 两臂左右分开平举,手心均向外,同时左脚提起向左前方慢慢蹬出。眼看左手。

第六组

十六 左下势独立

1、 左腿收回平屈,右手变成钩手,然后左掌向上,向后划弧落下,立于右肩前,眼看右手。

2、 右腿慢慢屈膝下蹲,左腿向左侧(偏后)伸出,成左仆步,左手下落左下经左腿内侧穿出。眼看左手。

要点:右腿全蹲时,右脚尖微向外撇,左腿伸直,左脚尖须向里扣,脚掌全部着地,左脚尖与右脚跟在一条线上,上体不可过于前倾。

3、 以左脚跟为轴,脚尖向外扭直(略外撇),随着右脚后蹬,左腿前弓,右脚尖里扣,上体微向左转并向前起身,同时左臂继续向前伸出(立掌)。眼看左手。

4、 右腿慢慢提起平屈(成独立式),同时右钩手下落变成掌,并由后下方顺右腿外侧向前摆出,屈臂立于左腿上方,肘与膝相对,手心向左;左手落于左胯旁,手心向下。眼看右手。

要点:上体要正直,独立的腿微屈,右腿提起时脚尖自然下垂。

十七 右下势独立

1、 右腿下落于左腿前,脚尖点地,然后以左脚掌为轴向左转体,左脚微向外撇。同时左手向后平举变成钩手,右掌随着转体向左侧划弧,立于左肩前。眼看左手。

2、 与2同。将左变右。

3、 与3同。将左变右。

要点:右脚尖触地后必须稍微提起,然后再向下仆腿,其他均与“左下式独立”相同,但左右相反。

第七组

十八 左右穿梭

1、 身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前落地,脚尖外撇,右脚跟离地成半盘坐式,同时两手在前成抱球状(左上右下)然后右腿向左腿内侧靠拢,脚尖点地。眼看左前臂。

2、 右腿向右前方迈出成右弓步,同时右手由前向上举并翻掌停在右额前,手心斜向上;左手先向左下再经体前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手心向前。眼看左手。

3、 身体重心略向后移,右脚尖稍向外撇,随即体重再移至右腿上,左脚跟进,附于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两手在右胸前成抱球状(右上左下)。眼看右手。

4、 与2同,但左右相反。

要点:推出后,上体不可前俯。手向上举时,防止引肩上耸。前推时,上举的手和前推的手的速度要与腰腿前弓上下协调一致。做弓步时,两脚跟的横向距离以不小于三十厘米为宜。

十九 海底针

右腿向前跟进半步,左腿稍向前移,脚尖点地,变成左虚步。同时身体稍向右转,右手下落经体前向后、向上提抽,并由右耳旁斜向前方插出,指尖向下;与此同时,左手向前、向下划弧落于左胯旁,手心向下。眼看前下方。

要点:身体要先向右转,再向左转,上体不可太前倾,避免低头翻臀部外凸,左腿要微屈。。

二十 闪通臂

上体稍向右转,左脚向前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右手由体前上提,掌心向上翻转,右臂平屈于头上方,拇指朝下;左手上起向前平推,高与鼻尖平,手心向前。眼看左手。

要点:上体自然正直,松腰、松垮,左臂不要伸直,背部肌肉要伸展开。推掌和弓腿动作要协调一致。

第八组

二十一 转身搬拦锤

1、 上体后坐,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里扣,身体向右后转,然后重心再移至左腿上。同时右手随着转体而向右向下(变拳)经腹前划弧至左肘旁,掌心上举于头前方。掌心斜向上。眼看前方。

2、 向右转体,右拳经胸前翻转撇出,拳心向上,左手落于左胯旁,同时右脚收回后再向前迈出,脚尖外撇。眼看右拳。

3、 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腿向前迈出一步。左手上起经左侧向前平行划弧拦出,掌心向前下方,同时右拳收到右腰旁,掌心向下。眼看左手。

4、 左腿前弓变成左弓步,同时右拳向前打出,拳眼向上,高与胸平,左手附于右前臂里侧。眼看右拳。

要点:右臂不要握得太紧,前臂要慢慢内旋后收,然后再外旋停于右腰旁,拳心向上。在向前打出时,右肩随拳向前引伸,沉肩垂肘,右臂要微屈。

二十二 如封似闭

1、 左手由右腕下向前伸出,右拳变掌,两手心向上并慢慢回收;同时身体后坐,左脚尖翅起,重心移至右腿上。眼看前方。

2、 两手在胸前翻掌,向前推出,腕部与肩平,手心向前;同时左腿前弓变左弓步。眼看前方。

要点:身体后坐时,避免后仰,臀部不要突出,两臂随身体回收时,肩、肘部略向外松开,不要直着回抽。两手宽度不要超过两肩。

二十三 十字手

1、 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里扣,向右转体。右手随着转体动作向右平划弧,与左手成两臂侧平举,肘部下垂;同时右脚尖随着转体稍向外撇,成右弓步。眼看右手。

2、 身体重心慢慢移至左腿上,右脚尖里扣,然后右脚向左收回与左脚成开立步,两脚距离与肩同宽;同时两手向下经腹前向上划弧交叉于胸前,右手在外,手心均向后,成十字手。眼看前方。

要点:两手分开和合抱时上体不要前俯,站起后,身体自然正直,头要微向上顶,下颏(ke)稍向后收。两臂保持半圆环抱于胸前。沉肩垂肘,须圆满舒适。

二十四 收势

两手向外翻掌,手心向下,慢慢下落于两胯外侧。眼看前方。

要点:两手左右分开下落时,全身要注意放松。同时气也徐徐向下沉(呼气略加长)。呼吸平稳后,把左脚收到右脚旁再走动休息。

附注: 在文字说明中,凡有“同时”两字的,不论先写后写身体某一部分动作,都要求一齐活动,不要分先后去做。

;

㈤ 陈式太极拳74式老架一路分解教学

陈式 太极拳 老架一路又称大架,是由中国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在祖传太极拳的基础上,精炼归纳编定而成。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陈式太极拳74式老架一路分解教学。欢迎阅读!

陈式太极拳74式老架一路分解教学
陈式太极拳74式老架一路名称

【第一段】

1、太极起势 2、金刚捣碓 3、懒 扎 衣

4、六封四闭 5、单 鞭 6、金刚捣碓

7、白鹅亮翅 8、斜 行 9、搂 膝

盯汪10、拗 步 11、斜 行 12、搂 膝

13、拗 步 14、掩手肱拳 15、金刚捣碓

【第二段】

16、撇身捶 17、青龙出水 18、双 推 手

19、肘底看拳 20、倒卷肱 21、白鹅亮翅

22、斜 行 23、闪通背 24、掩手肱拳

25、六封四闭 26、单 鞭 27、云 手

28、高探马

【第凯键仔三段】

29、右擦脚 30、左擦脚 31、左蹬一跟

32、前趟拗步 33、击地锤 34、踢二起

35、护心拳 36、旋风脚 37、右蹬一跟

38、掩手肱拳

【第四段】

39、小擒打 40、抱头推山 41、六封四闭

42、单 鞭 43、前 招 44、后 招

45、野马分鬃 46、六封四闭 47、单 鞭

【第五段】

48、玉女穿梭 49、懒扎衣 50、六封四闭

51、单 鞭 52、云 手 53、摆脚跌叉

54、金鸡独立 55、倒卷肱 56、白鹅亮翅

57、斜 形 58、闪通背 59、掩手肱拳

60、六封四闭 61、单 鞭 62、云 手

63、高探马

【第六段】

64、十字脚 65、指裆锤 66、白猿献果

67、单 鞭 68、雀地龙 69、上步七星

70、下步跨肱 71、转身双摆莲 72、当头炮亮运

73、金刚捣碓 74、收势

陈式太极拳的奥妙

陈氏太极拳在一般人心目中,总是觉得不适于老年人,或是妇女们为了健身所作的运动,甚至有些青年人也是这样想法,以为不是正宗的太极拳,直到学习了陈氏太极拳之后,对于陈氏太极拳才有些认识,而等到练上多年入门了,才能知道其中的奥妙。

一、陈氏太极拳的动作,有快有慢,而且蓄发明显,而一般的太极拳动作速度均匀,蓄发不明显。

二、陈氏太极拳是肢体呈螺旋运动及缠绕运转,它是一种缠丝劲,而一般的太极 拳是肢体呈弧形运动,圆转简单,是一种抽丝劲。

三、陈氏太极拳的呼吸 方法 ,是以腹部呼吸为主,是采用复式的丹田呼吸法,也就是反呼吸法,一般的太极拳是采用单式的丹田呼吸。

上面所说的不同三点,是荦荦大者, 其它 小节尚多,姑不具论。陈氏太极拳是以内劲与外功为表里,健身与技击并重,锻炼着重于内气的运行,即陈鑫所谓之「 中气 」。

这个中气是发于丹田,布于周身,开则达于四梢 (手足尖端 ),合则仍归于丹田,是为一开一合,亦即一动一静。

陈氏太极拳是名副其实的以太极阴阳、消息盈虚之理为立论,本屈伸开合、缠丝螺旋之法为演练,呼吸自然,动作雍容,以身法中正不偏为根本。

因之,具有增强体质,疗治疾病的功能,而于技击则有以小力胜大力,弱慢胜强快的效果。实为我国 武术 中极为上乘、高深、奥妙的拳法。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特点

㈥ 陈式太极拳第二十四式的分解教学

陈式太极拳第二十四式的分解教学

初学太极拳的人一般都会跟着一些专业的'老师或者是视频学习,其实还有一些动作的分解图也可以跟着学习哦。下面我就来为你介绍一下关庆派于陈式太极拳第二十四式高探马动作的分解。欢迎大家阅型差喊读。

陈式太极拳: 第二十四式高探马

1.左转搠臂

左脚尖外摆,重心移于左腿并屈膝半蹲,身体微左转(胸偏向西北)。同时两臂微屈,左掌内旋,继续向右、向上、向左划弧于左肩前上方,指尖向右上方,掌心向外;右掌外旋向右、向下划弧于身体右前方,同胸高;指尖向上,掌心向外。目视左手。见图232。

动作要点: 左手经面前,划一上弧;右手经腹前,划一下弧,合于左侧前方。

注意事项: 左转搠臂时采用吸气。

如果对方向我面部扑掌进攻,我用手在其肘外侧掤接来劲.并向一侧引化,顺势提脚向前上步,落在其脚外侧,用肩臂挤靠对方使其失去平衡而向后跌出。

2.马步分掌

身体继续微左转(胸向西),重心移向左腿并屈膝,同时两臂微屈,两手外旋,左手向下、向右,右手向下、向左划弧相合交叉于胸前,左手在右手上,指尖向前,左掌心向右,右掌心向左。接着重心全部移至左腿.右脚提起经左脚内侧,以脚跟内侧贴地向右铲出,重心稍移向右腿,右脚踏实,右腿屈膝半蹲或成卜野右偏马步。同时两手内旋掌心转向外,分别向左右分展于体侧前方,臂微屈,腕同肩高,指尖斜向上,掌心向外。目视右手。见图233、图234。

注意事项: 马步分掌时采用吸气。

如果对方向我进攻,我接其手臂,顺势将对方向一侧捋出。

;

㈦ 陈式40太极拳分解教学

陈式40太极拳分解教学

人体是一个不断运动着的有机整体,易学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无一不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人的生命运动,其本身就是阴阳对立双方,在不断的矛盾运动中取得统一的过程。接下来我为你带来陈式40太极拳分解教学,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陈式40太极拳分解教学

陈式太极拳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太极拳种类之一,可以分为陈式老架、陈式新架两大类,下面的陈式太极拳6组56式就是其中的概况。虽然陈式太极拳有56式,但是其中的动作的动作是相辅相成、一气呵成的。

陈式太极拳第一组:

1.起势(分脚开立)(假设起势方向向南) 2.右金刚捣碓(1.转腰摆手 2.转身右平捋 3.擦步推掌 4.躬腿前棚 5.虚步撩掌 6.震脚砸拳)

3.揽扎衣(1.转腰托拳 2.转腰分掌 3.提脚擦步合臂 4.马步立掌) 4.右六封四闭(1.转腕旋掌 2.下捋前挤 3.左刁右托 4.虚步按掌) 5.左单鞭(1.左推右提 2.提脚擦步 3.转腰托掌 4.马步立掌) 6.搬拦捶(1.转腰摆拳 2.马步横打 3.转腰翻拳 4.马步横击) 7.护心捶(1.转腰塞拳 2.跳转龙摆 3.马步棚打) 8.白鹤亮翅(1.擦步插掌 2.虚步分掌)

9.斜行拗步(1.转腰绕臂 2.踏脚擦步 3.收掌扭腰提勾 4.马步展臂) 10.提收(1.扣脚合手 2.收脚收手 3.提膝推按)

11.前趟(1.落脚擦步下捋 2.转体搭手 3.转腰翻掌 4.提腿擦步 5.马步分掌)

陈式太极拳第二组:

12.左掩手肱拳(1.提膝刁收 2.震脚擦步 3.马步掩手 4.弓步冲拳.) 13. 披身捶(1.右转腰掩肘 2.左转腰掩肘) 14. 背折靠(1.折叠缠绕 2.拧腰折靠)

15.青龙出水(1.转体绕臂 2.转腰缠臂 3.马步撩弹 4.马步迸掌) 16.斩手(1.提脚翻掌 2.震脚切掌)

17.翻花舞袖(1.旋臂伸掌 2.挑掌抢劈) 18.海底翻花(1.转腰提臂 2.提膝翻抖)

19.右掩手肱拳(1.震脚收掌 2.擦步合臂 3.马步掩手 4.弓步出拳) 20.左六封四闭(1.转腰下捋 2.转腰前挤 3.转身虚步刁托 4.虚步按掌) 21. 右单鞭(1.右推左提 2.提脚擦步 3.转腰托掌 4.马步立掌)

陈式太极拳第三组:

22.右云手(1.收脚摆掌 2.开步推掌 3.擦步右云 4.开步左云 5.转腰摆掌 6.缠臂横击)

23.左云手(1.震脚摆拳 2.开步推掌 3.擦步左云 4.开步右云)

24.高探马(1.转身分手合掌 2.马步分掌 3.扣脚转身旋掌 4.虚步推掌)

25.右连珠炮(1.转腰捋棚 2.侧步刁托 3.跟步推掌 4.侧步刁托 5.跟步推掌) 26.左连珠炮(1.退步左捋 2.退步刁托 3.跟步前推 4.侧步刁托 5.跟步前推) 27.闪通臂(1.转腰带掌 2.弓步穿掌 3.拧腰旋掌 4.扫腿推掌)

陈式太极拳第四组:

28.指裆捶(1.转身缠摆 2.震脚擦步 3.马步掩手、收拳 3.弓步发拳) 29.白猿献果(1.转身左缠 2.转腰右缠 3.提膝上冲拳) 30.双推掌(1.落脚收掌 2.虚步双推档)

31.中盘(1.换掌前推 2.换掌前推 3.换掌前推 4.穿掌绕臂分手 5.踏脚合臂擦脚 6.马步拢手上提)

32.前招(1.转腰悬腕 2.虚步摆掌) 33.后招(1.转腰活步 2.虚步摆掌)

34.右野马分鬃(1.转体绕臂 2.提脚绕臂 3.马步穿靠) 35.左野马分鬃(1.转腰提脚绕臂 2.马步穿靠) 36.摆莲跌叉(1.转身旋掌 2.折叠下按掌 3.收脚摆掌 4.摆莲拍脚 5.震脚握拳 6.跌叉步穿拳)

第五组:

37.左右金鸡独立(1.弓步举拳 2.独立上穿掌 3.踏步按掌 4.擦脚摆掌 5.收脚收掌 6.独立穿掌)

38.倒卷肱(1.退步右推掌 2.退步左推掌 3.退步右推掌) 39.退步压肘(1.转腰左摆掌 2.转腰右摆掌 3.退步压肘) 40.擦脚(1.转身右捋 2.盖步叠臂 3.分脚拍脚) 41.蹬一根(1.转身叠拳 2.换手叠拳 3.撩拳侧踹) 42.海底翻花(1.收脚合拳 2.提膝翻抖)

43.击地捶(1.落脚摆拳、跳步绕拳 2.擦步绕拳 3.弓步栽拳)

44.翻身二起脚(1.转身提拳 2.转身虚步举拳 3.上步摆拳 4.腾空拍脚) 45.双震脚(1.分掌后跳 2.虚步按掌 3.双震脚按掌)

第六组:

46.蹬脚(1.收脚收掌 2.蹬脚架推)

47.玉女穿梭(1.落脚穿掌 2.跳擦步架推) 48.顺莺肘(1.转身合臂擦脚 2.马步顶肘)

49.裹鞭炮(1.翻身跳转绕臂、交合 2.马步分砸拳) 50.雀地龙(1.转腰合臂 2.仆步穿掌)

51.上步七星(1.弓腿举拳 2.虚步架拳 3.翻腕撑掌 4.翻腕架拳) 52.退步跨虎(1.退步转身分掌 2.丁步合掌)

53.转身摆莲(1.转身旋掌 2.提膝分手 3.落脚摆掌 4.摆莲拍脚) 54.当头炮(1.落脚后推掌 2.坐腿收拳 3.马步棚打)

55.左金刚捣碓(1.旋掌左捋 2.弓步前棚 3.虚步撩掌 4.震脚砸拳) 56.收势

篇二:陈式40太极拳分解教学

1、把拳术与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相结合

易学认为,凡是属于温热的、上升的、明亮的、兴奋的、轻浮的、活动的等方面的事物或现象,统属于阳的范围;凡是属于寒冷的、下降的、晦暗的、抑制的、静止的待方面的事物或现象,统属于阴的范畴。而太极拳就顺从阴阳变化之理,在一招一势运作之中,阴中含阳,阳中具阴,阴阳互变,相辅而生。

2、把拳术与中医学中的导引、吐纳等理论相结合,将气功运用于拳术之中

中医学中的导引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们发明的一种养生术。主要是通过呼吸仰俯,手足屈伸的形体运动,使人体各部血液精气流通无阻,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

导引在太极拳中的应用即把意与形相结合,使心脏生理正常,从而引导血气于身畅通。中国古代医学家认为,心为神之居,主掌血脉运行,对人体各个脏腑均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主宰,人人身上最重要的脏器,位于五官之首。

五脏主藏精气论中以心藏脉,肺藏魄,肝藏魂,肾藏志。人体全身的血液依赖于心脏的推动作用才可以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因此,陈王庭在创造太极拳时,把始祖陈卜所传授下来的一百单八势长拳等状术与中医的导引相结合,在周身放松的条件下,使形体的运动符合并且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演练太极拳可使心气旺盛,心血充盈,脉道通利,心主血脉的一切功能正常发挥,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起到练拳养生的作用。否则,会使演练者气血不足,引起推动血液运行循环的力量减弱,脉道堵塞,产生病变,不利于演练者的身体健康。

吐纳,也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们所发明的一种养生术。吐,即从口中吐出,意为呼和浩特气;纳,即收入,意为吸气,由鼻孔而入。吐纳术就是呼吸之术,通过口吐浊气,鼻及清气,吐故纳新,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

肺脏主掌呼吸之气,呼吸功能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人体在一生之中,需要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要消耗掉大量的清新之气(即氧气),产生出大量的浊气(即二氧化碳)。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全靠肺的呼吸、吐纳功能。

太极拳把拳术着势的形体运动与吐故纳新相结合,首先保证形体运动不能妨碍人体的肺脏呼和浩特吸运动,以保障肺脏机能正常发挥,新陈代谢自然进行。其次,通过拳术着势的形体运动来促进人体内部宗气的形成。所谓宗气,与叫大气,是相对于先天元气而论的后天之气,是人之生命根本。宗气的功能就是推动肺的呼吸和心血在脉管内的运动。宗气主要是由肺脏吸入的自然界之清气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相结合而成,集聚于胸中,称作上气海,是全身之气运动流行的本始。第三,通过拳术着势的形体运动来促进人体宗气的分布,在心脏、肺脏的协同下,将上气海中之宗气通过血脉分别送入全身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达到全身表里上下,肌肤内脏,发挥其滋润营养之作用。

太极拳把拳术的形体运动与中医学中的导引、吐纳等理论相结合,使形体运动更有益于身体健康和技击功能的发挥。

3、把拳术与中医学中的经络学说相结合

中国古代中医经络学说主要是论述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经络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国古代知学理论袋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把拳术与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相结合

人体是一个不断运动着的有机整体,易学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无一不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人的生命运动,其本身就是阴阳对立双方,在不断的矛盾运动中取得统一的过程。

易学认为,凡是属于温热的、上升的、明亮的、兴奋的、轻浮的、活动的等方面的事物或现象,统属于阳的范围;凡是属于寒冷的、下降的、晦暗的、抑制的、静止的待方面的事物或现象,统属于阴的范畴。而太极拳就顺从阴阳变化之理,在一招一势运作之中,阴中含阳,阳中具阴,阴阳互变,相辅而生。

2、把拳术与中医学中的导引、吐纳等理论相结合,将气功运用于拳术之中

中医学中的导引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们发明的一种养生术。主要是通过呼吸仰俯,手足屈伸的形体运动,使人体各部血液精气流通无阻,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

导引在太极拳中的应用即把意与形相结合,使心脏生理正常,从而引导血气于身畅通。中国古代医学家认为,心为神之居,主掌血脉运行,对人体各个脏腑均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主宰,人人身上最重要的脏器,位于五官之首。

五脏主藏精气论中以心藏脉,肺藏魄,肝藏魂,肾藏志。人体全身的血液依赖于心脏的推动作用才可以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因此,陈王庭在创造太极拳时,把始祖陈卜所传授下来的一百单八势长拳等状术与中医的导引相结合,在周身放松的条件下,使形体的运动符合并且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演练太极拳可使心气旺盛,心血充盈,脉道通利,心主血脉的一切功能正常发挥,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起到练拳养生的'作用。否则,会使演练者气血不足,引起推动血液运行循环的力量减弱,脉道堵塞,产生病变,不利于演练者的身体健康。

吐纳,也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们所发明的一种养生术。吐,即从口中吐出,意为呼和浩特气;纳,即收入,意为吸气,由鼻孔而入。吐纳术就是呼吸之术,通过口吐浊气,鼻及清气,吐故纳新,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

肺脏主掌呼吸之气,呼吸功能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人体在一生之中,需要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要消耗掉大量的清新之气(即氧气),产生出大量的浊气(即二氧化碳)。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全靠肺的呼吸、吐纳功能。

太极拳把拳术着势的形体运动与吐故纳新相结合,首先保证形体运动不能妨碍人体的肺脏呼和浩特吸运动,以保障肺脏机能正常发挥,新陈代谢自然进行。其次,通过拳术着势的形体运动来促进人体内部宗气的形成。所谓宗气,与叫大气,是相对于先天元气而论的后天之气,是人之生命根本。宗气的功能就是推动肺的呼吸和心血在脉管内的运动。宗气主要是由肺脏吸入的自然界之清气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相结合而成,集聚于胸中,称作上气海,是全身之气运动流行的本始。第三,通过拳术着势的形体运动来促进人体宗气的分布,在心脏、肺脏的协同下,将上气海中之宗气通过血脉分别送入全身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达到全身表里上下,肌肤内脏,发挥其滋润营养之作用。

太极拳把拳术的形体运动与中医学中的导引、吐纳等理论相结合,使形体运动更有益于身体健康和技击功能的发挥。

3、把拳术与中医学中的经络学说相结合

中国古代中医经络学说主要是论述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经络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国古代知学理论袋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肺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通路,是经脉、络脉及其连属组织的总称,是人体特有的组织结构和联络系统。其中,经脉是人体经络系统的纵行干z线;络,有网络之意,是人体脉络的大小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人体的经络系统主要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别络、孙络、浮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几个部分,起着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重大作用,但是决不可不通。

经络系统通过有规律的循行和错综复杂的联络交会。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官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来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其一,把拳术与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相结合

人体是一个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降窍、皮肉筋内等组成的整体。它维护机体的协调统一,主要就是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十二正经及十二经别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循行于脏腑和官窍之间;奇经八脉联系与调节正经;十三经筋与十二皮部联络筋脉皮肉。陈五庭将人体经络学说中的联络作用应用于太极拳术之中,就形成了太极拳技击理论之一的“一静无有不静,一动百骸皆随。

其二,把拳术与经络系统的运输作用相结合

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均需要气血的濡润滋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而气血之所以畅通无阻,通达于周身,营养脏腑组织,抗御外邪,保卫机体,必须得依靠经络系统的传注。陈王庭将经络系统的运输作用应用于太极拳术之中,通过经脉运行血气而营养阴阳,以养丹田刚中柔表之气,溢发于体外,助于技击施展;濡筋骨,使自己体格健壮,表里筋骨坚实,内气充足,以此承受、化解外来之击;利关节,使演练者身体各部位活动轻灵,以己不动化彼之动,后趁势出击,克敌制胜。

其三,把拳术与经络系统的感应传导作用相结合

所谓感应传导,就是经络系统对于外界的刺激的感觉,有传递通导作用,即为人体的触觉系统。陈王庭将经络系统的感应传导作用应用于太极状术之中,保证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顺利完成。正如《拳论》云:“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其四,把拳术与经络系统的调节作用相结合。人体的经络系统不仅具有联络作用、运输作用和感应传导作用,同时,它还能够保持人体各部机能活动的平衡与协调。陈王庭将经络系统的调节作用应用于太极拳术之中,领先经络的平衡与协调作用对身体的和部位进行灵活调节,变幻虚实,以虚诱敌,引实落空,避其实而击其虚,从而克敌制胜。

拳术与经络学说的结合,使太极拳术独创了顺应经络变化的缠绕螺旋运动方式而滋生的缠丝劲,旋转发力,增大出拳发劲的威力,令人难提难防。

4、综合百家拳术之长,独树一帜

明朝嘉靖年间,中国有一名扬海外的武将,姓戚名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晚年号孟诸,系山东省蓬莱人。戚继光编制新军,并传以集百家拳术之长编制而成的三十二势,变化无穷,微妙莫测,似有神意。

陈王庭创造太极拳时,从菽继光所编的《三十二势拳经捷要》中吸取精妙,采纳了二十九势,即懒扎衣、金鸡独立、采马拳、七星拳、雀地龙、悬脚虚、伏虎势、兽头势、朝天蹬、朝阳手、指裆势、跨虎势、当头炮等。

由于陈式太极拳既广纳诸家拳术之长,又有自己独特的神奇之处,所以每战必胜,拳理上包容万家,独树一帜,不断发扬光大。

;

㈧ 张东武精编陈氏太极拳拳谱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精编四十六式拳谱2012-08-08 09:04

作者: 张东武

1、起势
2、金刚捣碓
3、懒岁兄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并步云手
7、高探马
8、右擦脚
9、左擦脚
10、左蹬乎猛袭一根
11、拗步
12、击地捶
13、翻身二起脚
14、护心拳
15、旋风脚
16、右蹬一根
17、掩手红拳
18、撇身拳
19、青龙出水
20、小擒打
21、抱头推山
22、前招
23、后招
24、野马分鬃
25、玉女穿梭
26、插步云手
27、摆脚跌叉
28、金鸡独立
29、倒卷肱
30、白鹅亮翅
31、斜行
32、搂膝
33、闪通背
34、十字脚
35、指裆捶
36、猿猴献果
37、双推手
38、肘底看知氏拳
39、倒步披架
40、雀地龙
41、上步七星
42、退步跨肱
43、转身双摆莲
44、当头炮
45、金刚捣碓
46、收势

热点内容
国脉生物科技 发布:2024-12-25 13:31:17 浏览:849
语文背诵表 发布:2024-12-25 12:48:15 浏览:677
语文二年级下册 发布:2024-12-25 12:42:15 浏览:826
吴忠安全教育平台 发布:2024-12-25 10:36:07 浏览:489
西阳中学 发布:2024-12-25 10:03:26 浏览:328
古剑奇谭校园贵族后续 发布:2024-12-25 09:31:05 浏览:248
加盟龙文教育 发布:2024-12-25 09:13:20 浏览:768
化学化工资源 发布:2024-12-25 09:12:37 浏览:221
堕落jk与废人老师 发布:2024-12-25 08:55:04 浏览:962
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 发布:2024-12-25 08:02:09 浏览: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