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名师古诗教学实录

名师古诗教学实录

发布时间: 2024-09-05 21:00:45

Ⅰ 《晏子使楚》名师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一、抓课题,隐含主题

生:背古诗……最后背《墨梅》。

师:“不要花开好颜色,只要清气满乾坤。”看你们,坐得大大方方,规规矩矩,说得更是字正腔圆。我呢,也是这样精精神神、大大方方地站在同学们面前。这样吧,彼此之间鼓励一下自己,送给自己牌匾上的一句话。(出示:规圆矩方。学生齐读。)

[看似简单地交流,其间,教师那充满深情的语言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唤起了他们探究的欲望,正所谓“入境始与亲”。]

师:注意观察“矩”字,和你平时写的有什么不同?

生:“矩”的笔画都是横平竖直的。右边的“巨”里多了一点。

师:想像一下,为什么要在“矩”里多加一点?

生:是不是要强调自己规矩多一点?

生:是要告诉自己一定严格要求吧。

师:这个“点”正如同学们说的一样要规矩多一“点”儿。对外呢,要更要讲规矩,懂礼节。比如对这个人(晏子)--本来他叫晏婴,为什么称“晏子”?

生:古代有贡献的人的尊称。

师:我是女性,假如窦老师是古代值得尊重的人,那就叫我“窦子”?(笑)

生:啊,我明白了,是指对古代有贡献的男人的尊称。

[牌匾的解读既营造了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又巧妙地组织了教学,引出了本课教学的课题。]

师:晏子的故事很多。

生:我知道《二桃杀三士》,《越石父》。

师:还有《金壶箴言》等。同学们可以读读《晏子春秋》,你会知道得更多。今天,我们就走进晏子的一个故事--“晏子使楚”。(题目出示,学生读出)

[介绍晏子的同时也介绍相关的作品,很自然地把课外读物引入课堂,把小课堂置于一个大的语言环境之中,大气。这跟窦老师的主题教学是一脉相承的。]

师:“使”是--(生答“出使”);“楚”指--(生答:楚国)。让我们读读课文。

生: “春秋末期……显显楚国的威风。” (读一二自然段,内容略)

师:自评一下自己读得如何?

生:还不错。(学生表情得意)

师:的确不错,比如“大夫”,现在我们读dàifu,过去我们读dàfu。你读得很准。

生:“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师:谁来评价一下读得如何?

生:“我在这儿等一会儿”。这句有两个“儿”,儿化音,你读得也不错(该生对着刚才朗读的同学说)。

生:“晏子见了楚王……楚王只好陪着笑。”

生:刚才读的时候“临淄”的发音要准一些;“晏子拱了拱手”,不是“拱拱手”。

师:大家很注意听。读人家的书一定要读正确,不能丢字落字。我理解刚才这位同学,她在创造性朗读呢。请你再规范读一次,以后表演或复述的时候你就可以尽情创造啦。(该生又读,读正确了)。

生:“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学生评议,读得很流利。)

师:注意,这里出现了两个成语,是哪两个?

生:“面不改色”和“得意洋洋”。(要求学生把这两个成语画下来。)

师:通过全篇朗读,我们发现,第一次,楚王让晏子钻狗洞。第二次呢?

生:楚王瞅了晏子一眼,冷笑齐国没人了;第三次,楚王讽刺齐国人在楚国偷盗。

师:晏子作为使节出使楚国,按理,双方一定要做到讲规矩,各方都要规矩多一点。然而却没有得到尊重。

师:但,不管怎么样,最后的结果呢?

生: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让学生再齐读课文的最后这句话,并板书。)

师:尊重的意思就是--(生依次说出“敬重”、“佩服”之意。)

师:那“不尊重”呢?

生:尊重。(同学们啊了一声,该生一下子明白了)是瞧不起的意思。

生:侮辱,蔑视。

师:“不敢不尊重”呢?

生:尊重晏子了。

师:那就直接写了呗,为什么还要用上“不敢不”。

生:不能不尊重。(教师让学生把“不能不”送进句子中变成“楚王不能不尊重晏子了。”)

生:楚王只好尊重晏子了。

生:楚王必须尊重晏子了。

[在教师的牵引和巧妙地点拨下,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不但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而且牢牢地把握了文本的重点,紧扣“不尊重”和“不敢不”通过换词训练,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语文味极浓。]

师:那楚王佩服晏子的什么呢?

生:读了这篇课文,我认为楚王是不得不尊重晏子的才华。

师:晏子靠什么来表现他的才华?

生:表现在晏子说的那些话,也就是说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能言善辩的口才。

二、依文字,铺垫主题

师:那好,三个故事中,任选一个,找出晏子的话,给大家读读,看看晏子的话给你什么印象。(学生自由读。而后发言)

生:我说说第二个故事中晏子的这句话:“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人们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没有人了呢?”甩一把汗,真的就下一阵雨?袖子举起来,真的就一片云?用夸张手法啊。楚王不是说我们国家没人吗,这样一来,楚王没话说了。

师:晏子的语文修辞手法用得真好(笑)。这是古文中晏子的话“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摩肩接踵而在,何为无人。”后人从中概括了三个成语,结合课文,看看是哪三个。

生:有“张袂成阴”,意思是“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有“挥汗成雨”,意思是人们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

师:快把这两条成语写在课文相应的意思下面。一边写一边记在心里。还有呢,谁再说。

生:“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这句话的就是“摩肩接踵”。还可以说成“比肩继踵”(另一个学生脱口而出)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读别的书读到的,我平时看书看得多。

师:唉哟,你真用心。谢谢你给同学们提的醒儿,要多看书,注意积累。同学们赶快把这同一意思的两个成语写下来。也要工工整整地写,一边写就一边记在心里啊。

[既有词语的积累,又有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一举多得。]

生:第二个故事中晏子还说了这句话:“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晏子的理由真充分,你想啊,先说我们国家的规矩,然后再说我最不中用,最后呢,就得出结论--“楚国是最下等的国家”所以只好我就来了。

师:晏子的话里有“所以”,既然有“所以”,那就必然有--

生:“因为”。

师:用上“因为”说说这句话。

Ⅱ 小学古诗名师教学实录(3)

三、升:夜半钟声化愁眠

师:月亮已经落下去了,诗人还看得见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见了。

师:(擦去“月落”)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乌鸦凄厉的叫声也已经消失了。(擦去“乌啼”)那满天的霜气看得见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见。

师:(擦去“霜满天”)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之中,那瑟瑟的江枫看得清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清。

师:(擦去“江枫”)点点渔火忽明忽暗,若有如无。(擦去“渔火”)还有那姑苏城外的寒山寺,看得见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见。

师:(擦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到客船”)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景物可以相对了。(擦去“对”)

(形成如下板书)

愁眠

钟声

师:突然,听——(钟声和音乐缓缓响起)

师:一声!一声!又是一声!(在“钟声”下面画上三条波浪线)声声敲打着愁眠,声声陪伴着愁眠,声声抚慰着愁眠。(在“愁眠”下面画上三条波浪线)

(最后形成如下板书)

愁眠

~~~

~~~

~~~

钟声

~~~

~~~

~~~

师:这钟声,仿佛在说,张继啊张继……孩子们,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接着“张继啊张继”,写一写钟声的诉说。

生:(随着音乐,想象写话)

师:好!请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像张继那样,用心去感受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悠悠传来的钟声,好像在对孤独的张继这样说——

生1:(朗读)张继啊张继,如果你无法入睡,如果你很孤单,就让我来陪伴你吧。(掌声)

师:好一个知冷知热的钟声!(笑声)

生2:(朗读)张继啊张继,人的一生有悲欢离合,不可能是事事如意的,当你烦恼忧愁的时候,要学会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呀。(掌声、笑声)

师:知足常乐,心平气和。多么善解人意的钟声啊!

生3:(朗读)张继啊张继,你的亲人在等着你回家,赶紧回去吧,赶紧回去吧!(笑声)

师:家是你永远的港湾,家是你永远的温暖!这钟声有抚慰,这钟声有劝解。当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款款消失的时候,张继的愁眠之情也渐渐化去了。(擦去“钟声”和“愁眠”)

四、转:月落时分听钟声

师:孩子们,其实“愁眠”是人人会有的一种心情。这种心情,会伴随人的一生,也伴随着人类的全部历史。所以,古今中外,写愁眠的诗歌成千上万、数不胜数。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写愁眠,尤其是写思乡的愁眠,更是比比皆是。大家看——

(大屏幕出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师:因为愁眠,大诗人李白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李白的诗句)

师:因为愁眠,大诗人杜甫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杜甫的诗句)

师:因为愁眠,诗人张九龄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张九龄的诗句)

师:也是因为愁眠,王安石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王安石的诗句)

师:还是因为愁眠,苏轼苏东坡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苏轼的诗句)

师:大家一定已经发现,所有的愁眠都跟一种景物连在了一起,这个景物就是——

生1:明月。

生2:明月。

生3:明月。

生4:明月。

生5:明月。

生6:明月。

师:正所谓,明月千里照愁眠,愁眠一夜望明月。于是,诗人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都寄托在了那一轮皎皎的明月上。那么,在没有明月的夜晚,在月亮落下去的夜晚,诗人张继又把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寄托给了谁呢?

(大屏幕出示)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张继的《枫桥夜泊》。

生:(齐读《枫桥夜泊》)

师:劝解张继这份愁眠的是——

生:(齐答)钟声。

师:抚慰张继这份心情的是——

生:(齐答)钟声。

师:温暖张继这颗心灵的,还是——

生:(齐答)钟声。

师:孩子们,在张继之前,没有人这样写过钟声;在张继之后,尽管有很多人写过钟声,但是,没有一个人写得像张继这样扣人心弦,感人肺腑。这,正是《枫桥夜泊》这首诗能够流传千古的秘密所在。让我们再次满怀深情地走进这首千古绝唱,《枫桥夜泊》——

生:(齐读《枫桥夜泊》)

五、合:钟声悠悠情满天

师:于是,从张继之后,从《枫桥夜泊》之后,除了“明月千里寄相思”,在中国诗人的心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愁绪的美好景物,那就是——钟声!这钟声穿越时空、穿越历史,在一代又一代的诗人笔下悠悠回荡。

(大屏幕出示)

七年不到枫桥寺,

客枕依然半夜钟。

——【宋】陆游《宿枫桥》

师:听,四百多年过去了,这夜半钟声在陆游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师:(大屏幕出示)

几度经过忆张继,

月落乌啼又钟声。

——【明】高启《泊枫桥》

师:听,八百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高启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师:(大屏幕出示)

十年旧约江南梦,

独听寒山半夜钟。

——【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师:听,一千多年过去了,这空灵的钟声在王士祯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师:(大屏幕出示)

留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陈小奇《涛声依旧》

师:听,一千两百多年过去了,这温暖的钟声在陈小奇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师:孩子们,这就是经典!(板书:经典)这就是文化!(板书:文化)

今天,你读了《枫桥夜泊》,你的心里有了一种感触、一种感受、甚至一种感动。所以,我想,假如你以后有机会去苏州,你一定会去看一座桥,哪座桥?

生:枫桥。

师:来到枫桥,你一定会想到一个人,谁?

生:张继。

师:想到张继,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充满深情地背诵一首诗,那就是——

生:(齐答)《枫桥夜泊》。

师:来,我们一起边走边吟——

生:(集体背诵《枫桥夜泊》)

师:从此,你对张继不再陌生,尽管你和张继相隔千年;从此,你对枫桥夜泊、你对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再陌生,尽管你和枫桥相隔百里、千里、甚至万里。孩子们,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热烈的掌声)

最后板书:

经典! 文化!

Ⅲ 古诗文教学实录

古诗文是我们语文必需学习的知识点,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对古诗文展开教学呢?以下是我精心准备的古诗文教学实录,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学习目标】 通过品味诗歌语言领会诗人所运用的手法及抒发的感情。

【预习导学】

一、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唐朝著名诗人。

二、背景

三、学生自学古诗,注意重点字词的意思

1.北郭:这里指城墙以北.2.白水:明净的水.

3.为别:分别4.孤蓬:又名飞蓬,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这里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

5.征:远行.6.浮云:漂浮的云.7.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8.落日:比喻朋友象下山的太阳一样挽留不住.9.自兹:从此

10.萧萧:马的叫声.11.班马:离群的马.

四、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

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课堂研讨】

一、导入课文: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的苦痛是每个人都曾经历的感情,发之于心而言之于外,就成了送别诗。古代交通很不发达,相知的朋友一旦分手,有可能终身不会再重逢,(唐)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因而离别在古人那里变得郑重而饱含深情,友谊也因此显得弥足珍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它就是李白的《送友人》。看一看同样是送别诗,李白是不是也和大多数人一样悲伤和凄婉。

二、教师出示目标,学生齐读目标

知识目标:诵读、体会诗歌语气并会背诵诗歌,了解李白的创作风格。

能力目标:品味诗歌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

情感目标:感受诗人通过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朋友的深挚感情。

三、师:我们以前在回忆诗歌学习时是分几个过程学习的?

生:1.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和诗歌的写作背景。

2.弄懂诗词的字面意思。

3.仔细品味全诗。(包括重点字的使用方法,以及意象意境的分析)

4.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和联想,深入体会诗的意境

老师: 谁来点评一下这首诗的语气?

学生1:老师,我觉得这首诗虽然是送别诗却毫无哀伤之意。

学生2:我也有此感觉,所以读的时候应明快达观一些吧。

老师: 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2:描写的景物空阔辽远,“萧萧班马鸣”中的“鸣”显出一种豪气,而“萧萧”豪迈中蕴涵着凄凉。

老师:你能给大家作个示范吗?(此生读诗)。

老师(面向大家):读得如何?———全班掌声响起。

老师:大家的眼睛很明亮,对你表示赞许。———下面咱们齐读一遍,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情来,开始。

学生自由读

老师:看来大家感受比较深刻,读得很好。大家是怎样理解诗人情感的?

语言是传情达意的工具,作者也是运用一系列事物来表达其最深挚的情感,能否从其他的地方举一些有关这些事物的例子?

学生1:“青山依旧在” 中的“青山”。学生2“青山独归远” 中的“青山”。

学生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中的“青山”

老师:好在哪里?

学生1:白水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春天写活了,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

老师:说得好!还有吗?学生2:“抽刀断水水更流”中的“水”

老师:有道理,认识很深刻。学生3:老师我能举一个关于“落日”的例子

学生7:名词有“青山”、“白水”、“孤蓬”、“浮云”、“落日”、“斑马”、“游子”。学生8:动词有“横”、“绕”、“征”、“挥手”。

老师:这些词都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大家交流一下。(2分钟)

学生9:青山和白水,比较明丽,然而孤蓬、浮云、斑马给人飘泊不定之感,与游子相照应,但是我却不明白,既然这样,为什么还写那色彩明丽的山水呢?

老师:大家说呢?(学生疑惑)。

老师(引导):李白是什么性格的人呢?

学生9:他是浪漫主义诗人,是比较乐观的人。

老师:那麽,这首诗送别诗,有没有哀伤之意呢?

学生9:没有。这正表现了李白的豁达与乐观

老师:所以这首诗虽为送别诗却感而不伤这就是源于李白的达观的高贵品格。

老师:那些动词呢?大家认为哪些更好?

学生:“横”、“绕”

老师:好在哪里?——(学生疑惑)。

老师(引导):首先要看这两个动词前后分别连接的是什么词。比如说“横”,前后连结的是名词,综合考虑,然后再跟“绕”的运用对比。

学生10:“白水绕东城”, 水是动的,那应该是“绕”把水的动态写出来了吧。

老师:说得很好,“横”呢?

学生8:“横”描绘出了山的静态。

老师: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学生11:老师,这样看来,“一”和“万里”也应综合考虑了。也就是说在此一别就是万里,有一种惜别之情,而“斑马”又增强了这种感情。

老师:对。大家的发言很精彩。着首诗在同学们的积极探讨下越来越清晰了,所以我们通过品味诗歌语言,就能够了解诗人,就能与他们进行时空对话。其实这里所说的名词就是诗歌中所说的意象,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意象语言,那么,什么是意象呢?大家已经体会到,它首先是客观物象,其次还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其实还有一类语言叫做情感语言,如“鸿雁不堪愁里听”、“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愁”、“悲”还有常出现的独“断人肠”等,就直接蕴寄作者的情感。而其他的词,如动词、形容词、数词等,我们就称他为特定词语。鉴赏诗歌时,我们都应该认真品味。

语言是传情达意的工具,作者也是运用他们最精练的语言来表达其最深挚的情感,能否从其他的地方举一些语言运用精练的例子?

学生3:“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

老师:好在哪里?

学生3: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春天写活了,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

老师:说得好!还有吗?

学生4:“僧推月下门”中的“推”与“敲”的故事。若用“推”就是说门是僧人自己关的,表现出他的孤寂;若用“敲”则说明还有其他人但是却能产生以声衬静的效果。

老师:有道理,认识很深刻。

学生5:老师我能举一个非诗歌的例子吗?

老师:当然可以。

学生5:《风雪山神庙》中“那雪下得正紧”中的“紧”字,写出了风的紧雪的急,还烘托出当时那种紧张的`气氛。

老师(微笑):看来你是一个细心而善于思考的人啊!(面向大家)其实他们刚才所说的是动词和形容词,究竟还有没有其他

老师(引导):李白是什么性格的人呢?

学生9:他是浪漫主义诗人,是比较乐观的人。

老师:那麽,这首诗送别诗,有没有哀伤之意呢?

学生9:没有。这正表现了李白的豁达与乐观

老师:所以这首诗虽为送别诗却感而不伤这就是源于李白的达观的高贵品格。

老师:那些动词呢?大家认为哪些更好?

学生:“横”、“绕”

老师:好在哪里?——(学生疑惑)。

老师(引导):首先要看这两个动词前后分别连接的是什么词。比如说“横”,前后连结的是名词,综合考虑,然后再跟“绕”的运用对比。

学生10:“白水绕东城”, 水是动的,那应该是“绕”把水的动态写出来了吧。

老师:说得很好,“横”呢?

学生8:“横”描绘出了山的静态。

老师: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学生11:老师,这样看来,“一”和“万里”也应综合考虑了。也就是说在此一别就是万里,有一种惜别之情,而“斑马”又增强了这种感情。

老师:对。大家的发言很精彩。着首诗在同学们的积极探讨下越来越清晰了,所以我们通过品味诗歌语言,就能够了解诗人,就能与他们进行时空对话。其实这里所说的名词就是诗歌中所说的意象,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意象语言,那么,什么是意象呢?大家已经体会到,它首先是客观物象,其次还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其实还有一类语言叫做情感语言,如“鸿雁不堪愁里听”、“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愁”、“悲”还有常出现的独“断人肠”等,就直接蕴寄作者的情感。而其他的词,如动词、形容词、数词等,我们就称他为特定词语。鉴赏诗歌时,我们都应该认真品味。

总结: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台湾女诗人白灵说:将心情跟自然的景象放在一块,让自己跟外在的事物之间有一个互动的关系的时候,诗就在那里!

四、李白除了这首送别诗,我们还学习过李白的哪些送别诗

《渡荆门送别 》《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和对他们的美好祝愿。这些诗中都表现的是一种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的感情基调,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诗风

五、回顾学过的李白的诗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秋浦歌》《独坐敬亭山》《古朗月行》《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六、李白诗风特点: 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是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当堂检测】

一、填空题

1.诗中的“郭”意思是指 外城

2.“白水”的意思是 明净的水

3.“为别”意思是 送别

4.“孤蓬”是指 此诗中比喻远行的朋友。

5.“萧萧”的意思是 马的嘶叫声。

6. “浮云”在此指 飘动的云.

7.本诗的作者是 唐 (朝代) 李白 (人名)。

8.“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它的表达作用是 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对朋友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和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

二、选择题

1.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C

A.“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中“横”字写出了青山的静,“绕”字写出了白水的动。

B. “孤蓬万里征”中诗人用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远行的友人。

C. “挥手自兹去”写的是既然离别已成定局,那就用潇洒一挥手来对待吧。

D. “萧萧班马鸣”一句是借马的鸣声来寄托诗人和友人的离别之情。

(C选项中的“那就用潇洒一挥手来对待吧”有错误,应该是“依然不舍得离别。”)

2.对这首诗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D

A.“送”字统领了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的“孤蓬”比喻诗人眼中离别的友人。

C.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既点出告别的地点,又饱含着绵绵的离情。

D.这首诗将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块,其感情基调是哀伤情调。

(D选项“其感情基调是哀伤情调”改成“其感情基调是浓浓的依恋不舍之情”。)

3.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及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点明了诗的主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限伤感之情。

C. “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D.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关切之情。

(B选项“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限伤感之情。”改成“抒发了诗人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和依恋不舍之情”。)

2009(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0—21题。(4分)

湖 上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20.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2分)

“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互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

21.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

【答案】写出了游人愉快的心情。

热点内容
潜水艇美术教案 发布:2024-12-23 14:15:19 浏览:458
有一部韩国电影师生恋 发布:2024-12-23 13:40:37 浏览:252
goodtime舞蹈教学 发布:2024-12-23 13:09:20 浏览:939
女老师和校长 发布:2024-12-23 12:14:57 浏览:750
厦门师德考核办法 发布:2024-12-23 12:04:23 浏览:248
一年级拼音教学设计 发布:2024-12-23 10:56:24 浏览:960
新师德与教师教育心得 发布:2024-12-22 21:58:52 浏览:981
化学表面处理 发布:2024-12-22 21:51:56 浏览:428
生物考前指导 发布:2024-12-22 20:58:00 浏览:786
初一生物卷子 发布:2024-12-22 19:59:11 浏览: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