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古诗词
1、《孟母三迁》
两汉:刘向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2、《墨子怒耕柱子》
先秦:墨子及弟子撰
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以骥与牛驾,子将谁策?”耕柱子曰:“将策骥也。”墨子曰:“何故策骥也?”耕柱子曰 :“骥足以策。” 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
3、《陈万年教子》
两汉:班固撰
陈万年乃朝中重臣也,尝病,召子咸教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4、《陈谏议教子》
宋代:朱熹、李幼武撰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5、《田子方教育子击》
宋代:司马光
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去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去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
Ⅱ 关于教育的古诗
少壮复不努力,老大徒伤制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劝人珍惜光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一寸光阴一寸金,存金难买存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告戒人要诚信 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战国思想家 2.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屈原,战国诗人 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周,战国哲学家 5.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汉朝经学家 6.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韩婴,汉朝诗论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畅泉,晋朝隐士 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宋朝哲学家 9.多虚不如少实。
Ⅲ 关于教育的诗句古诗词
有关于教育方面的诗句
1、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行路难>>
2、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3、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寄兴二首>>
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9、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10、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11、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13、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14、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16、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7、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18、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Ⅳ 讲教育品行言传身教的古诗词
《新竹》中,郑燮通过竹子的生长过程,阐述了教育的重要性。新竹虽高,但离不开老竹的支持。这象征着年轻一代的成长需要前辈的扶持。诗中的“十丈龙孙绕凤池”则预示着下一代将更加茁壮成长。
《春夜喜雨》描绘了春雨悄无声息地滋润万物的情景,杜甫借此表达了对及时雨的喜爱。雨虽无声,却能滋养大地,让花儿绽放。诗中“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则描绘了夜色中的自然景象,反衬出雨夜的独特美丽。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是白居易对教育的赞美。诗中“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表达了人们对令公桃李满天下赞誉。桃李满天下,意味着教育成果丰硕,无需再种花,这正是教育理想之境。
《蜂》中的罗隐则以蜜蜂为喻,描述了辛勤工作的精神。“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蜜蜂无论在平地还是山尖都能找到最美丽的风景,这象征着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春夜喜雨》再次出现在这里,杜甫的诗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赞美了及时雨对万物生长的重要性,也隐喻了教育如春雨般润物无声,默默滋养着下一代。
这些古诗词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刻的教育哲理。它们提醒我们,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格的培养。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通过言传身教,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在教育的道路上,前辈如同老竹,年轻一代如新竹,需要依靠前辈的支持与扶持。教师则是“好雨”,默默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引导他们向善向美。通过言传身教,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培养出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人才。
Ⅳ 与教育有关的古诗词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