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教育的对象
发布时间: 2025-04-24 10:24:22
㈠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表现在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承受者,学校教育的成果表现在学生身上,这是由学校的使命和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所决定的。
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
1、基于合作的学习。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推动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对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反思,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很少有合作互助的机会,合作的意识和动机显得十分淡薄。
绝大多数学生在通常情况下,表现出一种学习的“个人主义”。这种学习方式使他们缺乏合作的愿望和冲动,不愿与他人一道分享学习成果。久而久之,造成了学生之间的相互隔离、嫉妒、疏远和对立。
2、基于问题的学习。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主要表现为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出题学生解答。这种问答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怀疑、好奇、挑战的精神在逐步丧失。
新课程改革将把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作为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来研究,努力营造多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掌握和确立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
热点内容